<span class='title_c'>螺旋藻肥料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在可持续发展农业中的应用
引言
可持续发展农业中海藻肥料的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其中螺旋藻作为一种重要的海藻***,在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人们可以深入了解海藻肥料对农作物的影响,为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并推动农业的环境友好性和经济可行性。
海藻肥在可持续发展农业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需要生产更多食物来满足需求。由于自然***是有限的,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变得至关重要,可持续发展农业旨在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和自然***,以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需求。
这意味着人们需要***取措施来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同时确保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方式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重大损害。
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可以包括使用有机肥料、合理使用农药和灌溉水,推广节水技术以及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通过可持续农业实践,人们可以实现同时满足当前,和未来食品需求的目标,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食物生产是人类生命延续所需的最基本要求之一,越来越重要的是在农业中使用具有生物和有机来源的自然***作为化学品的替代品,以保持良好产量和可持续性,藻类可以通过促进健康饮食并减少环境破坏,来帮助改变世界的食物系统。
辣椒是富含有益健康化合物的有价值的食物来源,如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辣椒素以及铁、钙、镁、钠、磷、铜和锌等矿物质,辣椒果实中主要产生的辣椒素是一种杂环香草醛化合物。
辣椒的主要成分给予了它苦味,具有非常积极的健康作用;它可以***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具有镇痛作用和抗肿瘤性能,作为传统药物的一部分,辣椒被用于治疗咳嗽、风湿病、喉咙痛和胃肠疾病。
由于其强大的抗氧化性,水果中的类胡萝卜素、辣椒素和黄酮类等植物化学物质具有抗癌和抗微生物的正面效应,辣椒具有多种品种,具有广泛的颜色、大小、形状和化学组成范围,是农业产业的宝贵原料来源,并适合以不同形式食用。
此次研究使用的植物材料是适合于秋季、春季、温室和露天种植的“SehzadeF1”辣椒品种,对番茄斑点萎凋***具有耐受性,果实平滑且呈绿色,在这里,使用了一种商业液体海藻材料,名为BlueFresh,该材料由褐藻提取得到。
在整个研究期间,保持了辣椒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此次研究的区域位于北纬36°57'、东经30°57'之间,海拔约19米,研究区的土壤性质经农业实验室进行分析,根据土壤分析结果,确定研究区的土壤结构为粘壤土。
拥有4-5片叶子的幼苗被种植在温室中,每个重复实验设有三个重复样本,每个样本中有15棵植株,植株之间的间距***为40cm,行间距***为70cm,而行间距***为110cm,此次研究总共进行了七次处理,三种不同剂量的海藻肥,三种不同剂量的螺旋藻肥以及对照组。
溶液是通过加入0.5%Tween20作为表面活性剂来制备的,使用手持喷雾器将其作为叶面喷雾涂抹到植株上,总共进行了三次处理,直到植株完全湿润,处理之间间隔21天。辣椒的收获分别在2021年4月27日,5月5日,5月18日,5月27日和6月4日进行。
在实验中,通过滴灌系统每个田地每公亩施加54kg硝酸钾、55kg硫酸镁、22kg一铵磷、35kg硝酸钙、32kg一磷酸二钾、3.5kg硝酸铵、4kg铁和4kg微量元素,分别使用200g/L氟吡呋喃200g/L、特布考唑和125g/L、氟吡呋喃375g/L吡咪唑草酮控制***病和链霉菌病。
使用含有20%乙酰胺虫脒、100g/L吡虫啉30g/L倍氟虫脂、50g/L壬基噻虫酮、18g/L阿维菌素、120g/L斯宾多拉姆和45g/L氯曲安宜18g/L阿维菌素活性成分的杀虫剂控制***虱、蓟马和红蜘蛛等害虫。
每株辣椒的产量是通过将田地中获得的总果重除以植株的数量来确定的,从田地中收获的水果数量除以植株的数量,以确定平均水果数量,在各个重复实验样本中,将田地内的总果重除以该重复样本中的总水果数量,并确定平均水果重量。
对于果长,从每个重复样本中选择20个水果,并使用尺子测量从果梗末端到果实顶部的距离,以厘米为单位。对于果宽和果肉厚度,使用卡钳测量从每个重复样本中选择的20个水果的中点处的尺寸,并确定以毫米为单位的平均值。
从每个重复样本中随机选取五株植物,使用卡钳测量距离土壤约5cm处的茎粗,并确定平均值,以毫米为单位,***用CR400型Minolta色彩仪测定颜色数值,在靠近果梗的辣椒果实表面上测量L*、-a*和b*,并使用方程式计算色度值和色调角值。
使用ChlorophyllSPAD502Plus叶绿素仪测定了四个植株,测试四个不同部位选择的辣椒叶片的叶绿素值,并以SPAD值给出了所得结果,从辣椒样品中取出10毫升果汁,用0.1NNaOH溶液滴定至pH8.1,可滴定酸度以%的柠檬酸表示。
二氧化草酸法测定了辣椒果实中的维生素C含量,使用2,6-二氯苯酚蓝溶液,对滴定过程的数据进行评估,并以mg/100g的单位表示结果,将样品在80%乙醇中均质化以提取糖类,在-20°C的条件下孵育过夜后,以2000×g的相对离心力离心样品5分钟。
上清液用酚硫酸法计算总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的含量,总可溶性糖的含量使用葡萄糖作为标准物质,浓度为40、80、120和200μg/ml进行测定。得到的数据以mg/g表示。
螺旋藻应用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为了确定辣椒果实的总酚含量,进行了提取过程,将5克辣椒样品在10毫升95%乙醇中均质化。将样品放入沸水浴中煮沸10分钟,以8000rpm离心,将经过滤纸过滤的样品加入10毫升80%乙醇,并再次放入沸水浴中煮沸10分钟。
完成此过程后,向所有样品中加入100毫升80%乙醇,利用Folin-Ciocalteu试剂在760nm波长下,在分光光度计中测定按照协议进行的步骤得到的样品读数,结果以mg/100g的单位给出。
将均质样品用丙酮,正己烷混合物进行提取。在663、645、505和453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读取样品的结果,并以ug/g的单位计算和表示,从该研究得到的数据,经过公司的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通过检验确定显著性均数之间的差异,并用不同字母表示。
根据施用方法,确定辣椒产量值在2199.4和2940.3克/株之间变化,控制组的产量最低,而2000ppm螺旋藻、4000ppm螺旋藻和6000ppm螺旋藻的产量最高,螺旋藻的叶面施用可以增加作物产量。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螺旋藻,产生的活性化合物类似于植物激素有关,并可能与其参与支持产量的信号通路有关,还报告称,微藻中含有多种有益的化合物,如维生素、氨基酸和外泌多糖,可能在促进产量方面发挥了作用。
与化学肥料相比,螺旋藻具有类似的效果,这是螺旋藻中含有的氮、磷和钾相对较少,但钙、铁、锰和锌的含量较高,讨论了这些营养元素的作用,铁是几种必需酶的结构组分,锰是氮同化的酶激活剂,是叶绿素的必需元素。
锌参与了生长物质、酶系统和根尖合成,钙在维护细胞壁的弹性和扩展方面非常重要,可以防止生长点变得僵硬和脆弱,叶面螺旋藻施用比对照处理提供了更高的产量,这是螺旋藻含有大量的宏观和微量元素,帮助植物通过叶片直接提供必需的元素。
螺旋藻处理可以增加叶片中的蛋白质、糖、总游离氨基酸和叶绿素含量,从而促进产量的增加,螺旋藻是一种支持可持续增加产量的生物肥料,向辣椒叶面施用螺旋藻增加了产量,由于一些促进生长的物质、高游离氨基酸以及宏量和微量元素的作用。
所有这些报告解释了的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2000ppm螺旋藻组的产量增加了33.67%、4000ppm螺旋藻组的产量增加了31.89%、6000ppm螺旋藻组的产量增加了30.76%的原因。
不同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报告称,螺旋藻处理显著增加了辣椒、芝麻菜、朝鲜蓟、红甜菜、生菜和豌豆的产量值,螺旋藻处理还报告在茄子中产量增加了约75%,菠菜中增加了42.34%,秋葵中增加了21.4%,生菜中增加了52.19%和12.5%。
施用对果实数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对照组具有最低的果实数量值,而2000ppm螺旋藻组具有最高的果实数量值。
与对照处理中的植株相比,螺旋藻处理的辣椒植株,对果实数量的值有积极影响,增加了25.4%。不同的研究人员使用比研究中更高剂量的螺旋藻,发现它在番茄中引起了果实数量的约43%增加,在茄子中则增加了约178%。
不同的研究人员解释了,螺旋藻对花期的积极影响而导致果实数量增加,螺旋藻处理增加了46%的花芽数量,在对番茄的研究中发现,螺旋藻处理导致了较早的开花,并防止了约46%的花芽掉落和96%的花掉落,黄瓜中的螺旋藻处理增加了19-35%的果实形成。
研究结果显示,施用对平均果实重量有显著影响,辣椒果实的平均重量在不同施用处理之间变化在23.00至26.50g之间,最低数值出现在2000ppm海藻处理中,而最高的平均果实重量值来自于4000ppm螺旋藻处理。
与对照处理相比,螺旋藻处理使平均果实重量增加了10.83%,增加了8.03%,增加了6.65%,支持这些结果的是,螺旋藻应用在甜瓜、柿子、朝鲜蓟和秋葵中增加了平均果实重量,研究结果显示,螺旋藻含有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赤霉素等激素。
人们认为螺旋藻的应用对果实重量有积极影响,细胞分裂素可以***细胞分裂,促进花、果实和***的形成,生长素可以***细胞分裂和化学活性,赤霉素在果实形成和发育中起着作用并增加开花。
对于辣椒果实的施用处理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施用处理的不同,辣椒果实的宽度值在21.37至23.52mm之间变化,2000ppm海藻和对照施用处理具有最低的果实宽度值,最高的果实宽度值在4000ppm螺旋藻施用处理中获得。
螺旋藻中含有多胺等分子,这些分子对促进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多胺能够影响植物细胞的分裂、分化、DNA***、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存活等关键过程,在与对照处理相比较的实验中,应用螺旋藻肥料显著增加了辣椒果实的宽度值,此外,施用处理对辣椒果实长度也具备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影响。
根据施用处理,果实长度的值在19.63至21.55厘米之间变化,6000ppm螺旋藻施用处理具有最高的果实长度值,而对照和2000ppm海藻施用处理具有最低的果实长度值,螺旋藻对生长参数起***作用。
可能是由于植物生长促进物质如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氨基酸和维生素等的存在。解释了这种情况,螺旋藻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许多酶活性、叶片生长和光合容量来对生长特性产生积极影响。
在研究中,2000ppm海藻和对照处理分别获得了最高的茎直径值,为19.08mm和18.94mm,而2000ppm螺旋藻、4000ppm海藻、6000ppm螺旋藻和4000ppm螺旋藻处理得到的最低值,在茄子上的研究中报告称,海藻处理可以增加植物茎直径。
在对茄子植株的研究中,与对照处理相比,螺旋藻处理对茎直径的影响不显著,螺旋藻处理的茎直径值较其他处理较低,施用处理对辣椒的果肉厚度影响不显著,根据施用处理,果肉厚度的值在2.35至2.92mm之间变化。
施用处理对叶绿素浓度的影响是显著的,叶绿素SPAD值根据施用处理的不同在70.89至78.***之间变化,尽管对照处理获得了最低的叶绿素SPAD值,但在2000ppm螺旋藻处理中,确定了最高的叶绿素SPAD值。
应用对辣椒的总酚含量影响显著,根据应用的不同,总酚含量在27.23至34.91mg/100g之间变化,最高的总酚含量分别在4000ppm海藻,和对照组应用中确定,而最低的总酚含量则来自2000ppm螺旋藻的应用。
在火箭花上的研究,当海藻被应用于植物时,总酚含量分别增加了9.5%、14.4%、48.79%和141%,当海藻液体提取物应用于50%和100%浓度的草莓时,总酚含量增加了42%至92%。使用类似的海藻液体提取物,浓度为10%时,火箭花中的最大酚含量得以获得。
海藻应用对葡萄藤中的酚类化合物,产生的影响因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应用对辣椒的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是显著的,根据应用的不同,β-胡萝卜素的值在2.68至3.90μg/g之间变化。
最低的β-胡萝卜素值出现在2000ppm螺旋藻应用,而最高值出现在对照组和4000ppm海藻的应用中,海藻对番茄的影响,并发现海藻增加了β-胡萝卜素的含量,应用对总糖含量的影响在表5中被确定为显著的。
应用中最低的值出现在6000ppm海藻和2000ppm螺旋藻应用中,而最高的总糖含量则来自2000ppm海藻、对照组和6000ppm螺旋藻的应用中,在不同研究中,发现海藻的应用增加了西瓜和芹菜中的总糖含量。
应用不同浓度的螺旋藻,对朝鲜蓟植株进行了为期两个季节的研究,与对照植株相比,在两个季节中,螺旋藻应用增加了总糖含量,这些报告支持的发现。海藻和螺旋藻的应用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海藻和螺旋藻的应用导致辣椒的还原糖值在7.43至8.76mg/g之间变化,尽管海藻和螺旋藻的应用对还原糖值的影响被认为是不显著的,但观察到2000ppm海藻、4000ppm海藻和4000ppm螺旋藻的应用相比控制组增加了还原糖值。
处理对维生素C值的影响是显著的,根据应用的不同,辣椒的维生素C值在86.47至96.13mg/100g之间变化,最低的维生素C值出现在对照组、6000ppm海藻和2000ppm海藻的应用中,最高的维生素C值出现在4000ppm海藻的应用中。
研究结果显示,使用4000ppm海藻肥料的辣椒与对照组相比,其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11.17%,类似的结果也在莴苣、菠菜和番茄等作物中观察到,施用海藻肥料显著提高了它们的维生素C含量,然在色值方面,经统计分析发现,海藻肥料的应用并未对颜色产生显著影响。
4000ppm海藻的L*值最低,而2000ppm螺旋藻的L*值最高,在的研究中,观察到-a*值在-20.14至-20.79之间变化,b*值在33.48至34.48之间变化。在应用中,最低的C*值出现在6000ppm螺旋藻的应用中,而最高的C*值出现在2000ppm海藻的应用中。
结语
综上所述,海藻肥料特别是螺旋藻在可持续发展农业中对辣椒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通过适当的使用和合理的施肥剂量,海藻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营养含量,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和抗逆性,从而增加辣椒的产量。
海藻肥料还能提升辣椒的营养价值、口感和外观品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因此,海藻肥料的应用在可持续农业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为实现环境友好型、高效益的农业生产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1.AbdEl-Aleem,W.H.,Hamed,E.S.,&Toaima,W.I.M.-2021-.EffectofbluegreenalgaeextractonthreedifferentcurlyparsleyvarietiesunderSinaiconditions.BulgarianJournalofAgriculturalScience,27-5-,887–16.[WebofScience-R-],[GoogleScholar]2.Abdel-Mawgoud,A.M.R.,Tantaway,A.S.,Hafez,M.M.,&Habib,H.A.-2010-.Seaweedextractimprovesgrowth,yieldandqualityofdifferentwatermelonhybrids.ResearchJournalofAgricultureandBiologicalSciences,6-2-,161–168.[GoogleScholar]3.Abdel-Raouf,N.,Al-Homaidan,A.A.,&Ibraheem,I.B.M.-2012-.Agriculturalimportanceofalgae.AfricanJournalofBiotechnology,11-54-,11648–11658.***s://doi.org/10.58***/AJB11.3983[Crossref],[GoogleScholar]4.Abo-Basha,D.M.,Afify,R.R.,&Abdel-Kader,H.H.-2019-.Responseofspinach-SpinaciaoleraseaL.-toalgaeextractunderdifferentnitrogenrates.MiddleEastJournal,8-1-,47–55.[GoogleScholar]5.Abu,N.J.,Bujang,J.S.,Zakaria,M.H.,Zulkifly,S.,&Ali,S.-2022-.UseofUlvareticulataasagrowthsupplementfortomato-Solanumlycopersicum-.PLoSOne,17-6-,1–19.***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70604[Crossref],[WebofScience-R-],[GoogleScholar]
螺旋藻养过程中藻丝发黄是什么原因查明
家 庭 养 殖 螺 旋 藻 技 术
一、概述
螺旋藻是一种最古老的光合自养型微型藻,属低等植物,因其体在显微镜下呈螺旋状而得名。这种古老的海洋生物,喜高温(25℃—36℃)、高碱(ph9-11)的生长环境,许多生物、细菌在这种环境中难以生存,而螺旋藻却能生长繁殖。特别是它不仅营养最丰富、最全面、最均衡,是地球上名副其实的营养冠军,而且高光效,适应性强,生长周期极短,繁殖极快,产量特高,人工养殖效益特佳,前景无比广阔。
螺旋藻是一种碱性的营养保健食品,可以使人体的酸性体质变为健康的弱碱性体质,易被人体吸收。更重要的是,螺旋藻含有十分丰富的各种人体必须需的营养成分,而且,组织相当均衡,有些成份还是人体从其它食品中很难获得的。另外,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科学家和医学权威经科学经验和许多临床病例反复证明,螺旋藻确实对多种疾病有预防及***治疗的作用。螺旋藻作为纯天然的营养保健食品,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冠以“人类21世纪最佳保健品”。
螺旋藻好,食用新鲜的螺旋藻更好!本技术独树一帜,创造性地研究出了螺旋藻家庭养殖技术,它具有经济实惠、口感好、品质纯正、操作方便、清洁卫生等特点。家养螺旋藻集体闲***、防病治病和营养保健于一体;自养自用;清洁、安全、无污染。
二、家庭养殖螺旋藻的方式、方法
1、养殖容器:主要用具以搪瓷脸盆、塑料盆、缸钵等容器,生态养鱼缸最好。铝盆及铝制品的容器不能用。备用用具有量杯,0℃-50℃红液温度计,酸碱度ph7-14的试纸,粗尼龙滤布(80-100目)、细尼龙滤布(180-240目),捞藻用滤勺,水勺等。
2、养殖条件:首先是环境要求清洁卫生,不可与猪、牛、羊舍,鸡窝等在一起。第二,养殖盆要放置于光(阳光或散射光)充足的地方,如阳台或屋面平台、庭院等地,水泥池可建于向阳的闲地或水田,矿区开***后的废弃地以及盐碱地方均可,日光温室或大棚是养殖螺旋藻最好的场地。第三,水质条件。必须使用清洁水,地表浅层水或深井、自来水ph值在7,矿化度1克/升(含消毒剂的自来水不能用,无洁净水的地方可以用纯净水)。将培养基溶解到已计量好的洁净(饮用水)水中,就成为营养液,即可放入藻种,开始养殖。
3、 螺旋藻扩种繁殖方法:
1)当您接到螺旋藻***后,首先把清洗干净能容纳30升水左右的养殖容器准备好,放在房间内阳光较充足安全的地方。清洁的饮用水10升,食用小苏打(碳酸氢钠)一小袋(250克),尿素一公斤。
2)把您接到的营养液药品用一袋倒入准备好的10升水中,搅拌溶解完全后,再加入170克碳酸氢钠和0.2克尿素,溶解静置一小时左右,澄清后取上清液倒入养殖容器内,营养液配制完成。
3)把螺旋藻***放入养殖容器内的营养液中,用水勺搅拌使藻种均匀的在营养液中分布开。约经过5-7天的生长繁殖营养液中的螺旋藻浓度迅速增加,有最初的淡绿色变为墨绿色,繁殖就算成功了。
注意:新繁殖的螺旋藻***,由于刚经过邮寄或运输中的密闭过程和在营养液中的密度不高,对强光特别敏感。所以,要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扩种一开始的几天要进行遮光管理,等螺旋藻适应后就不怕强光照射了。绝对不能使用含有消毒剂的自来水和有毒或被污染的地表水。
观察螺旋藻光照是不是太强:螺旋藻***要是均匀的浮在营养液上面一层,表明温、光合适。如果,螺旋藻活体沉入底层,表明光照过强,要***取避光措施。
4、 家庭养殖技术
1)螺旋藻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生长。培养液的酸碱度(称ph值)控制在8.5-11.5之间。放入藻种后培养液呈浅绿色。螺旋藻生长液温度应在20℃-38℃为最佳生长温度,其极限生长温度为40℃-15℃。实践已证明螺旋藻生物是不会被冻死的,它的生存能力极强。
2)螺旋藻养殖的日常管理:搅拌是螺旋藻增产的有效方法之一,每天不定时的用水勺搅拌养殖螺旋藻的营养液,可明显提高螺旋藻的产量。
3)ph值的调整和营养的补充:按容积计算每10升养殖螺旋藻的营养液体每隔一天加入碳酸氢钠5克,尿素0.3克。将上述两种药品用适量的水(水的用量以两天内营养液的自然消耗量)溶解后加入螺旋藻营养液中。给您的营养液药品每月添加一次,每次一袋。
4)每星期应清洗养殖容器一次并弃掉营养液中澄出的沉淀物。
5)***收:当养殖盆(池)内培养液的颜色有浅绿色到墨绿色,液面有一层厚厚的象墨绿色油漆层时,即可***收。***收可用180-240目的尼龙纱布缚在漏勺上过滤,可以用表面收集过滤法或全液过滤法。过滤时螺旋藻被留在过滤布上,称为浓藻液,经脱水后的螺旋藻称藻泥。
6)保存加工及食用:***收藻泥后放进240目的尼龙纱布中,用清洁的饮用水反复冲洗干净,测ph值为7,滤干水份后放进冷藏箱中,0℃-5℃保存。或喷雾干燥、烘箱烘干、日光晾晒、加工成各种食品,也可直接食用。
新鲜螺旋藻呈美丽的墨绿色或蓝绿色,没有任何异味,饮用非常简便易行。饮用后,螺旋藻很快被人体吸收,身体在几分钟内就会感到能量。螺旋藻可以与牛奶、果汁、蜂蜜、粥或汤配制成各种饮品直接饮用,还可以加入主食如馒头、米饭中,既可以提供营养,又可以增添一份绿色的情趣;还可以作为作料添加到凉菜、热菜中;有特殊口味的人,还可以将新鲜螺旋藻加入辣椒酱、甜味酱、酱油等调料中食用。还可以作为美容面膜使用,有去皱美白的功效让您“只有青春没有痘”。
请问各位谁能给我一个从螺旋藻中提取sod的办法啊~~~跪求
生物化工技术汇编
鸡蛋提取溶菌酶新工艺溶菌酶是一切生物新陈代谢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物质,主要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近年来溶菌酶(固体)货源十分紧张,价格不断上涨,现在推出适合于家庭生产的用鸡蛋或蛋壳提取溶菌酶新工艺,工艺简单,无需机电,设备(大桶、盆等)投资200元,场地15平方米左右,2人三天生产1公斤产品,每100公斤鸡蛋可提取溶菌酶1.6公斤左右,收购价2800元左右(1公斤鸡蛋可提取价值36元左右的溶菌酶)。全套技术费420元,包括详细技术资料和VCD光盘(提供各地收购单位的详址供参考)。
动物血提取SOD“SOD”是歧化酶的英文缩写,是猪、牛、羊血液中提取的贵重生化物,是一种紧俏的生化制药原料,适用于医药、保健、化妆品方面,价格昂贵,国家大量收购。本技术***用一步法,快速分离,低温热变、超滤新技术,不仅简化了工艺过程,而且产品质量和收取率都比老工艺有较大的提高,其制取SOD单位产量都比老方法大大增加。一、生产条件:有充住足的原料来源(猪、牛血),设备(冷藏柜、搅拌机),生产场地10-20平方米。二、每公斤血可提取0.8-1克的SOD,三、四个小时即可提取完毕,较传统方法提高了产量及加快了生产速度。利用动物血提取“SOD”可增值几十倍,利润可观,是广大工人、待业青年、再就业人员的创业之路。全套技术资料费420元,均含VCD光盘,并提供全国收购单位详址供参考。
米糠提取植酸植酸是以米糠、稻壳、玉米、麸皮任意一种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国内外市场一直畅销不衰,我单位拥有多年生产优质植酸的先进工艺和丰富操作经验,产品得率为其它工艺的两倍。每吨植酸综合成本约为3万元(包括原料、劳工、水电等一切开支),市场价11万元/吨以上;2000年上半年国际市场售价已涨到12.8-13.5万元/吨。建一小型植酸生产厂,可日产20公斤,年产7吨植酸,利润极为可观。办厂条件:按日处理400公斤米糠计算,可得20公斤植酸,需工人3名,厂地30m2,流动资金5—8千元,有照明电路、生活用水即可。设备简单,原料各地易购,生产无三废,对环境无污染,下脚料可作高蛋白饲料。技术简明易懂,小学文化l—2天便可完全学会全套技术,包教包会,5—10天可建厂投产。全套技术函授费420元含VCD操作光盘,免费提供全国各地收购单位详址供参考。
米糠提取植酸钙植酸钙是以米糠,麦皮提取的一种物质,化学用于工业医药,食品,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加工植酸钙需厂房80平方米,塑料桶,沙布等各地都有的材料,不需要电,是—项投资少,易上马,见效快,收益大的好门路,利用米糠麦皮为原料每100公斤原料只要原料费8元,加工后的原料还可以卖出或养猪.组织6--8人生产,日利300元以上,年可获利十万元。技术资料费:360元。
猪毛加工胱氨酸技术胱氨酸广泛用于医药,保健、美容、美体、健身、食品、饲料等行业,我公司提供的是一种变废为宝的胱氨酸生产技术,投资条件允许,还可以生产味精,精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等十几种国际市场很畅销的产品。理发店、美容院剪下的人发渣,屠宰场刮下的大量猪、牛、羊毛,广大城乡比比皆是的鸡、鸭毛,将这些废物加工生产胱氨酸等系列产品,每13公斤毛发可生产1公斤胱氨酸,价值200多元。全套胱氨酸生产工艺技术函授费280元含生产操作实况VCD光盘,免费提供全国各地收购单位详址供参考。胱氨酸技术已通过检测机关质量检测合格.另提供猪毛提取氨基酸技术,函授300元。
猪血提取血红素技术一升血液可提取血红素10-15克,同时可产400克左右的蛋白,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技术费238元。另有胆红素提取技术函授300元;猪血提取唾液酸技术函授:280元。
新工艺生产硫酸软骨素工艺特点 1、***用新工艺生产软骨素,占地只需20平方米,工人两名。2、无噪音、无季节限制、不用电、周期短。3、出率高,每100公斤软骨可提取软骨素28-40公斤。 4、加工工艺所用原料,各地市场均可买到,我公司也可包供。成本利润核算 按现市场价格以猪鼻骨为例,1、单价:猪鼻骨(干)100元/公斤、煤220元/吨,日工资18元(2人)、化学原料5元/公斤。2、成本(每次投料50kg)5080元。 3、日利润:按出率25%、软骨素收购价600元/公斤计算,50×25%×600元-5080元=2420元。技术资料费:338元。提供各地收购单位的详址供参考.
致富新路,癞蛤蟆取衣投资几百元便可加工,不用设备,无任何风险,10平方米的空间,可圈养200只,一只蟾蜍每年可人工脱皮3-4次,每次用药不到2角钱,脱后的干蟾衣,每张价值80-200元,每人一年能扑蟾蜍1000只,加工干蟾衣,年收入20-50万元,在不影响癞蛤蟆正常生长的情况下脱皮。全套技术380元包括技术资料和光盘,资料内容包括蟾蜍的捕捉,养殖技术,如何圈养,脱皮取衣全部过程及脱皮剂的配制、配方、加工成药的全部内容。并提供各地干蟾衣收购地址供参考。
肌醇生产学名环己六醇,分子量180,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225~227℃。肌醇主要用于医药工业和制造高级化妆品。在医药上具有与生物素、微生素B等相类似的作用,目前多用于治疗肝硬化症、脂肪肝、肝炎、血管硬化、胆固醇过高等症,此外还具有防止脱发、增强肝脏功能、降低血液中胆甾醇含量等作用,可以制成烟酸肌醇脂、脉通等药物,也是制造综合维生素的原料,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和防止老化的医疗作用。近年来,又用它为原料制造出一系列高级化妆品。在发酵和食品工业中,肌醇还用于各种菌种的培养和促进酵母的生长等。生产肌醇所用原料为米糠,加工简单,利润高,化工原料易购,产品易销。技术资料费:338元,免费提供各地收购单位地址。
废酒糟提取甘油技术我国酒厂达数十万家,其废酒糟除少量喂养家禽和农用肥料外,其余并未得到很好利用,既污染环境,又造成极大浪费。从废酒糟中提取甘油(丙三醇)技术,产品经国家商检部门检测,各项指标达到规定标准(纯度达96.8%)。生产本品可繁可简,若建三人小厂,仅需投资2000元,厂房50平方米,日可处理1000kg酒糟(获利800元)。因本品是医疗、印刷、皮革、烟草等行业不可缺少的化干原料,而我国甘油需求三分之二是依赖进口,价格亦不断上涨。因此,市场销售无需顾虑。全套技术资料费338元。
血液提取凝血酶目前国内主要从动物血浆及人血浆中制备凝血酶,再经激活物激活而成为凝血酶。它可催化血纤维蛋白原中血纤维肽A和B的断裂,转变成不溶性血纤维蛋白凝块。凝血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常以干粉或溶液局部涂于伤口及手术处,控制毛细血管血液渗出,多用于骨出血、扁桃腺摘除和拔牙时出血等。有时也可口服,用于胃和十二指肠出血。凝血酶局部止血效果好,且无副作用。目前凝血酶的应用范围正日渐扩大,由单纯的局部外敷发展到外科手术、耳鼻喉、口腔、妇产、泌尿及消化道等部位出血的止血,亦可作为多种外用止血药物的重要原料,其止血效果优于“对氨基苯甲酸”、“止血环酸”、“止血敏”等通过注射后须经血管收缩而起止血作用的药物。凝血酶是白色无定形粉末,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目前凝血酶市场价高达25000-30000元/公斤,且市场十分短缺。现转让凝血酶加工生产技术,全套资料收费338元。按资料操作就可生产出合格产品。
磷酸酯酶生产技术磷酸酯酶临床试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心血管系统疾病、胶原性硬皮病、小儿顽固性牛皮癣、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白血球减少症及矽肺的***治疗,对于促进或调节人体的正常代谢及以上疾病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磷酸酯酶是从植物大麦芽须根中制得的一种多酶混合物,又称麦芽根须制剂,具有促进食欲,增强体质,改善机体代谢,提高受损害肝细胞的再生能力等功能。市场十分畅销,加工简单,市场价高达4000元/公斤。全套生产技术收费338元。
新法提取肝素钠用猪肠羊肠提取肝素钠生产设备投资只需400元,场地18-20平方米,工人1-2人,提取1Kg(以100单位/毫克为标准)肝素钠粗品,约需加工1800-3000根猪小肠,每根小肠可创值约8.9-10.2元,获纯利约3.4-3.5元。日加工30-50根,一般年利润达6万元左右。技术资料费360元含VCD光盘,并提供各地收购单位的详址供参考。
紫草种籽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方法属于生物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紫草种籽SOD及其用提取紫草种籽油后的残渣为原料,用生物工程装置提取紫草种籽SOD的方法,迄今为止紫草种籽是植物中SOD含量最高、质量最好、最有提取价值的唯一原料,含量为20万U/公斤种籽,是用任何动物血提取的SOD所不能比拟的,创下了国内外唯一的用植物提取SOD的记录,不仅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在科学研究上也是一个重大突破,它将在人类的延年益寿、防衰抗皱、抗紫外线辐射、清除人体内氧自由基保证身体健康上做出巨大的贡献。技术资料费380元。
超氧化物歧化酶耐高温、不失活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提取的固体粉末状超氧化物歧化酶中加入2—8%固体状保护剂,该方法是将它们按上述比例混匀后再进行冻干处理。该技术保证了添加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产品,如化妆品、口服液、啤酒、牛奶等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力的稳定性,并扩充了产品开发和应用范围,相对保证了含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产品在高温工艺中及常温储存下不易变质。技术资料费380元。
从鸡雏胴体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取雏鸡胴体将其绞碎、浸泡、过滤、离心,将上清液在一定时间和温度控制下,加入丙酮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本发明用鸡场孵化鸡雏淘汰的蛋用公雏鸡胴体为原料,变废为宝产生高附加值,雏鸡与人无共患病,避免造成如牛、羊、猪血来源的污染,其工艺简单、产率高、活性好、利润高,并可提取一系列副产物,如表皮生长因子、精细蛋白、氨基酸等,为大批量生产超氧化物歧化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技术资料费380元。
重组人源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其特点是先进行工程菌扩增,收集菌体,然后将菌体裂解,加热处理后离心取可溶部分,经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本发明具有工艺流程简便、SOD半衰期长、质量稳定、单位成本低等特点,产品不仅可用于化妆品、保健品等民用领域,更适用于医疗领域。技术资料费380元。
重组人源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其特点是先进行工程菌发酵,发酵后收集菌体,然后将菌体裂解,分离包含体,***用巯基乙醇尿素变性剂进行抽提,经加热处理后用硫酸铜复性,并经DE-52离子交换层析纯化。本发明具有工艺流程简便、SOD产量高、单位成本低等特点,产品适用于医疗领域。技术资料费380元。
从植物材料中提取超氧物歧化酶的方法包括:a.称取植物材料,加入K#-[2]HPO#-[4]溶液,捣碎匀浆,并压榨过滤;b.滤液中加入乙醇∶氯仿混合溶液,搅拌均匀,离心20分钟;c.取上清液加入K#-[2]HPO#-[4],搅匀,再加入丙酮,离心20分钟;d.取上清液,加入丙酮,离心20分钟;e.弃上清液,沉淀溶于磷酸缓冲液(pH7.5)中,并透析;f.透析液进行胶过滤,收集活性部分。该方法流程简单明了,生产出的产品具有高比活、高纯度、高稳定性。技术资料费380元。
用植物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植物的根、茎、叶、***、果实任选其一,经消毒后,净水浸泡,粉碎成浆体,再用0.5—10倍的保护液提取,然后过滤、除渣,得SOD粗品,将SOD粗品进行精制得营养原液,将粗品与酒液调配得保健液。本发明的优点是:从植物的根茎叶及***、果实中提取SOD,原料广泛,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安全可靠,适合大批量生产,扩大了使用范围。技术资料费380元。
从玉米籽粒制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学领域中酶的制取方法,涉及从玉米中制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方法为:浸泡玉米;粉碎;上清液超滤浓缩;浓缩液反复浓缩;浓缩液离心除去沉淀物得上清液;上清液超滤脱盐得超氧化物歧化酶。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可向医药、食品、日用化妆品等行业提供价格低廉、安全可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产品。技术资料费380元。
由植物沙棘提取分离超氧物歧化酶(SOD)的工艺方法是***用多级离心分离,超滤膜浓缩及凝胶过滤法进行。在该工艺中有机处理溶剂为氯仿-乙醇混合溶剂,加入铵盐使SOD从原液中分离。同时为提高收率***用先进超滤膜分离技术进行浓缩并***用凝胶过滤进行精制。该工艺提取率高,设备投资少,有机溶剂使用量少。此外该技术也适于从其它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SOD,不但为SOD制备开辟新途径,也为高效综合利用天然植物SOD提供一种实用可行技术。技术资料费380元。
大豆超氧化物歧化酶生产方法是以大豆(豆类)为原料生产大豆超氧化物歧化酶(大豆SOD),其生产方法是将大豆依次经过:制作膨胀大豆、制取豆浆、调值处理、离心处理得上清液、加热过滤、超滤浓缩、干燥等工序。该方法有原料廉价充足、方法简便、成本较低、适于工厂化大量生产的特点。技术资料费380元。
从海藻中提取铁超氧化物歧化酶(Fe-SOD)的方法由于该方法是从天然材料中提取铁超氧化物歧化酶,海藻原料充足,不存在紧缺现象,同时材料成本相对于提取产品来说也是十分低廉。得到的产品比活相当高,活力损失相对较小,可以满足一般的医药需求,并且符合当代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不存在转基因生产导致的基因污染问题。工艺中***用了 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CM-Sepharose Fast Flow两种层析材料,其特点是流速快、可大量分离样品,同时可反复再生利用,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技术资料费380元。
从紫草***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将紫草***废渣、水、氯化铜、氯化锌、氯化钙按比例混合并浸泡24~32小时;提取上清液;热变上清液;用大超滤器过滤上清液得滤液1;在滤液1中加入酶保活剂后用小超滤器过滤;用赛氏过滤器加压过滤,冻干过滤液。其关键是在提取步骤中,加入了触酶活剂及保酶活剂,并且选择了合适的上清液热变温度,使其提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酶活性为3750单位/毫克,酶比活性1950 单位/毫克蛋白。技术资料费380元。
基因重组人源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首先进行工程菌发酵扩增,热激诱导,收集菌体。经缓冲液抽提、再经离子交换、分子筛柱层析分离纯化。本发明具有工艺流程简单、SOD半衰期长、产量高、单位成本低等优点,本产品可广泛应用在化妆品、保健食品、医疗等领域。技术资料费380元。
大规模生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新工艺***用冻结的动物血液凝块,磨浆融冻使红血球破裂溶血,在铜盐保护下加热除去变性血红蛋白,粗提液经膜分离除盐和小分子杂蛋白。二次加热除去大部分杂蛋白,冻干,得SOD。比活≥4,000u/mg pro.。技术资料费380元。
从螺旋藻中提取含铁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藻体经超声波破碎、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23柱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提取含铁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工艺简便,Fe—DOS纯化到均一程度,并具有较高的比活。Fe—SOD应用于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和食品等许多领域。技术资料费380元。
人工培植牛黄牛黄是配制很多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但自然来源十分稀少,所以要配制大量的中成药,靠天然牛黄,也就是牛的胆结石,远远满足不了生产中成药的需求。据2004年4月1日《北京晨报》报道:国家禁止42种中成药以人工牛黄替代天然牛黄,但可以将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牛黄使用。因此,人工培植牛黄货紧价扬,目前每千克10万元左右。现对外转让人工培植牛黄及体外培育牛黄技术,提供详细配方及加工工艺和VCD教学光盘,共收费320元。
油酸的制备油酸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化工原料,普遍存在于动植物油(或下脚料)中。可用于制取油墨,复写纸及圆珠笔油,合成尼龙,制造农药乳化剂,纺织助剂,矿物浮选的捕收剂,在塑料生产中作为润滑剂和脱膜剂,在纺织工业中作为印染助剂和溶剂等。在我国肉类及油籽加工生产中,由大量的猪皮油,骨油或食用茶籽油,猪有的下脚料(油脚)。这些原料不仅来源广,含油酸丰富(50%-75%),而且价廉,易得,加以开发利用,不仅具有变废为宝的效果,而且能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套技术资料收费338元。
猪血及血粉制备食用蛋白猪血中除含有凝血酶和血红素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含量丰富,营养价值很高。用猪血制备的食用蛋白,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 技术资料费380元。
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及凝乳蛋白酶都是存在于动物胰脏中的一种蛋白水解酶。胰蛋白酶是一种肽链内断酶,对精胺酸和赖氨酸肽链具有选择性水解作用,可把天然蛋白,变性蛋白,纤维蛋白和粘蛋白等蛋白质水结为多肽或氨基酸,由于血清含有非特异性胰蛋白酶抑制剂,使胰蛋白酶不会消化正常组织。胰凝乳蛋白酶即糜蛋白酶,是一种肽链内断酶,选择在酪胺酸和苯丙氨酸羧肽链处作用,比胰蛋白酶的能力强,毒性低,副作用小,对眼球睫状韧带有选择性松懈作用,在白内障摘除手术中使用,可减少发生囊膜破裂,创伤性虹膜炎及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技术资料费400元。
胰脏提胰酶胰酶是由猪,牛,羊等动物胰脏中提取到的一种混合酶制剂。主要成分为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这种混合酶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制药行业及化工部门。由胰脏提取的粗胰酶粉加到洗衣粉中,即成为加酶洗衣粉,可增强洗衣粉的去污效力;将胰酶固定在擦手纸巾上可擦净手上油污,既方便,又适用,深受用户好评;在生物制药中常用胰酶水解分离某些产品,这种方法的作用条件温和,分离效果极佳;在医药上,把胰酶剂制成药用粉,可用来治疗由于胰腺功能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疾病,目前市售的多酶片就是由它制备的。多酶片在肠液中消化淀粉,蛋白质及脂肪,用于治疗缺乏胰液的消化不足,食欲不振及肝,胰腺疾患引起的消化障碍。技术资料费400元。
蜗牛酶蜗牛酶是从蜗牛的嗦囊和消化道中制备的混合酶,它含有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蛋白酶等20多种酶。蜗牛酶是很有价值的一种酶。它可以用于酵母细胞壁的破碎,因此广泛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的研究;它可做饲料添加剂,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他可用作果汁澄清,橘子脱囊衣,果酱制作等。技术资料费400元。
胆酸胆汁酸盐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肠内油脂乳化,提高脂酶的催化效率。此外,胆酸还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在中药的配制中,胆酸是人工牛黄的主要成分。据报道,人工牛黄的临床效用主要为胆酸。技术资料费380元。
利用猪血生产蛋白胨蛋白胨是一种外观呈淡***的粉剂,具有肉香的特殊气息。它作为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原料,在抗生素,医药工业,发酵工业,生化制品及微生物学科研等领域中的用量均很大;在国际市场上,蛋白胨也属于货紧价昂的短线品种之一。我国生产蛋白胨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其生产原理是根据蛋白质在强酸,强碱,高温或利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作水解剂的催化作用下,使其分子中的长肽链打开,从而生成不同长度的肽键的蛋白质分子的“碎片”。蛋白胨主要以猪肉,鱼粉,肉骨作为生产的原料,因而生产成本较高。实践证明,运用胰蛋白酶来分解动物血液(例如:猪血,牛血,羊血,,马血等)中所富含的胶原性蛋白质生产蛋白胨的方法,具有工艺简便,操作容易掌握,设备可土可洋,生产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适合中小型生产规模。技术资料费400元。
猪血提取无蛋白血清无蛋白血清是国内外医学临床上紧俏的生物化学药品。目前,日本,瑞士,英国,德国等国是从牛血清中提取无蛋白血清,其成品价格昂贵。利用猪血为原料提取无蛋白血清,具有原料价廉易得,操作技术容易掌握,设备可土可洋,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技术资料费380元。
苹果酸高产突变株曲霉及利用该菌株生产L-苹果酸的方法涉及工业微生物及其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曲霉N1-14′CCTCCM94103能够直接发酵糖质原料产生L-苹果酸,该产酸菌株在20m#+[3]罐上,发酵糖质原料100—120小时,产酸75—85g/l,产酸速率0.65—0.71g/l.h,对糖转化率65—6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套包括发酵过程和L-苹果酸提取过程的可行的工业化工艺流程,其工艺流程合理,简化,产品中L-苹果酸含量 ≥99×100#+[-2],其突出特点是富马酸含量极低,小于0.2×10#+[-2] 。技术资料费380元。
固定化细胞生产L-苹果酸为一种用固定化细胞以反丁烯二酸为原料生产L-苹果酸的方法。将发酵得到的微生物细胞用多孔珍珠岩粉吸附,再用聚乙烯醇包埋,低温固化。本方法可减少细胞的漏失,固定化细胞的延胡索酸酶回收率90%以上,产物对底物的转化率80%以上,固定化细胞的机械强度好,弹性好。技术资料费380元。
富马酸、苹果酸联合生产工艺工艺步骤:取脱色后的顺丁烯二酸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冷却至常温、离心过滤、取出富马酸结晶、用水洗涤、干燥,得富马酸产品。母液过离子柱,加温浓缩,冷却至常温,结晶析出、离心过滤,取出苹果酸结晶,再干燥,得苹果酸产品,优点:无催化剂反应,富马酸的收率为40 —56%,苹果酸的收率为20—50%,二次母液回用,可降低生产成本。技术资料费380元。
新型酶法生产L-苹果酸工艺方法是将富马酸盐加入装有延胡素酸酶的生物反应结晶器中,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酶反应,分离耦合,直接获得L-苹果酸盐的结晶,然后进行分离,纯化,制备出L-苹果酸成品。该工艺方法实现一步法将富马酸盐完全转化为L-苹果酸,酶转化效率高,时间短,单位酶转化生成产物的浓度高,并可使生产成本降低,生产能力提高。技术资料费380元。
固定化***短杆菌新技术生产L-苹果酸是在卡拉胶中加入明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加水、加温后溶解形成复合有机电解质溶液在38℃~42℃时混入菌泥,充分搅拌,进行机械成形或手工成型,在0.3M的Kcl溶液中固化,用胆汁酸与富马酸钠的溶液活化,将固定化细胞装入酶柱中,通以富马酸盐。此固定化过程降低了卡拉胶的凝固点,从而减少了酶失活,提高了固定化细胞的酶活。技术资料费380元。
固定化细胞生产L-苹果酸新工艺提供一种当***用卡拉胶作为固定化细胞材料时,为提高延胡索酸酶活性而改用铵盐,以大大提高底物浓度,增加单位转化液中苹果酸产量的固定化细胞生产L-苹果酸新工艺,其特征是用1.2M~2.0M的富马酸铵溶液作底物,将其通过含延胡索酸酶的固定化细胞中,用于生产与制备L-苹果酸。本发明新工艺比传统工艺生产L-苹果酸产率提高1倍以上。技术资料费380元。
用酶工程技术制备苹果酸的方法是关于用固定化细胞酶工程技术制备L-苹果酸的方法,将富马酸钠通过酶促转化、转晶、酸化、浓缩、干燥等方法,得到一种质量稳定,纯度高,与天然L-苹果酸特性相同的L-苹果酸,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化工等领域。技术资料费380元。
蚕蛹复合氨基酸的提取分离技术蚕蛹是缫丝副产物,生产1吨生丝可得1吨干蚕蛹。我国蚕蛹产量占全世界第60%左右,大约有蚕蛹130000吨,一个县级缫丝厂就有干蚕蛹200—1000吨,。近几年我国养蚕和缫丝进一步发展,产量更大。因此,综合利用蚕蛹变废为宝,制备生化产品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除少量供人食用之外,绝大多数都有用作了家畜饲料,蚕蛹的特异臭味使家畜不喜欢吃其掺混的饲料,且长期食用后肉色会呈***,也带有特别臭味,肉质下降,蚕蛹中高脂肪量又使掺混的饲料比脱脂饲料吸收率大大降低,还容易使饲料发霉变质。难以保存。蚕蛹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含量均很高,100克鲜蚕蛹中含有赖氨酸2.77mg、苏氨酸2.34mg、亮氨酸3.51mg、异亮氨酸3.09mg、蛋氨酸880mg、苯丙氨酸2.73mg、缬氨酸3.22mg,蚕蛹中这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含量大约是猪肉的2倍,鸡蛋的4倍,牛奶的10倍,相互比例适当, 符合FAO/WHO标准,是量大面广的高营养蛋白源。蚕蛹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是日化、医药、食用的理想油脂。从蚕蛹中提取复合氨基酸的方法有酸水解和酶水解法。在酸水解工艺中,存在过滤困难,操作繁索的问题,酸水解法所得产品收率低,产品有异臭等,为此我们对酸水解工艺进行了改进,***用中和沉淀除杂质、浓缩结晶制备复合氨基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也可以将干蚕蛹用有机溶剂萃取出蚕蛹油,分离蚕蛹油和蚕蛹蛋白,再分离出精蛋***和粗蛋***,粗粉作饲料蛋白源,精粉经深加工制成雷米邦A、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和食用油、医用油。精粉经脱色后脱臭后,还可作为多种人体食用高营养食品添加剂。蚕蛹复合氨基酸的提取分离技术;技术资料费380元,赠送合成雷米邦、合成蚕蛹油烷醇酰胺、蚕涌油制作液体肥皂、精蛋***、酶解生产复合氨基酸液技术。
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的制备血粉的水解液和提取胱胺酸的母液中,都有精氨酸和组氨酸。其中赖氨酸和组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精氨酸为半必需氨基酸,它们在临床及医药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赖氨酸可用以治疗营养缺乏症、发育不全及氨平衡失调症,同时还是重要的食品及饲料强化剂,特别适合于儿童食品的制造,精氨酸与脱氧胆酸制成复合制剂(明诺芬),是主治梅毒、***性黄疸等疾病的有效药物,组
贵州地质***环境在发展农业经济中的潜在价值
杨胜元 毕坤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贵阳,550004)
摘要 本文试图从开发地质***环境与发展农业经济的角度,阐述地质***环境在发展农村经济取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在此基础上预测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重大潜在经济价值,为农业地质工作服务于“三农”增加信心,为农业部门与地质部门配合放心,共同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关键词 潜在价值 农业经济 地质***环境 贵州
前言
地质***环境应该包括地质***和环境地质两部分。地质***是指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和岩石、矿产、水等基础物质。环境地质是研究水、土、光、热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气象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等的内在联系。在农业地质的研究过程中,在传统农业以土壤为基础的生产模式基础上,第一认识岩石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场所,尤其是优质农产品对地质环境的选择性和依赖性很强,得出了开发地质环境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结论。第二开发普通硅酸盐岩岩石,整体提取多元素、低剂量离子型液体矿肥,定名为金五谷叶面肥。开发过程中进行了4年的农田种值对比研究试验,验证了该肥料确实能够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从而取得了普通岩石***开发利用和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的双重突破。所以认为,开发地质***环境有很大的潜力,开发结果将为人类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开发农业地质***环境与发展农业经济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经过20多年农业地质工作者正在艰苦的探索和实践,证明完全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水平。由于地质与农业结合是一个新鲜事物,本身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科学体系,社会地位还没有稳固确立,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农业地质的推广应用步履艰难,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还须做很多工作。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让领导用农业地质研究成果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开发社会***,用农业地质的科技成果,提高人们对开发地质***环境的重要性,把农业地质工作推向深入。
1 贵州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特征
1.1 岩石地层特征
经过几十亿年的沧海桑田,贵州17.6万km2的国土面积上,沉积了前震旦系经过区域变质的硅酸盐岩,厚度达20000m,震旦系至白垩系沉积的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厚度达10000m左右,还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火成硅酸盐岩,未成岩的松散堆积层厚度0至20m左右。
1.2 岩石分布特征
(1)分布面积。前震旦系区域变质的硅酸盐岩,分布面积约30000km2。震旦系至白垩系沉积的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分布面积140000km2,其中碳酸盐岩约11万km2,占国土面积的61.9%。火成硅酸盐分布面积大约6000km2,玄武岩分布面积最广泛。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分布面积最广,主要覆盖在各时代地层出露的斜坡和低凹部位,分布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80%,松散堆积层的松散性质决定了人类开垦的力度,贵州5600多万亩耕地主要开发在最年青的地质体上。
(2)岩石地层由老到新从东向西分布。黔东南及梵净山集中分布了6亿年前的变质岩,向西往黔南、黔中、黔东北、黔北、黔西北到赤水,基本格局依照震旦—寒武系到侏罗—白垩系的分布规律。
(3)在黔南、黔中、黔东北、黔北、黔西北地区,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基本上呈条带状互层分布。
(4)玄武岩集中分布于黔西北的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中地区有少量的分布。
(5)碳酸盐岩分布占61.9%,形成了贵州以喀斯特农业生态为主的特征。
(6)贵州是一个没有大面积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成片分布的山区省分,岩石出露地表最多又是贵州省的一大特征。
1.3 岩石类型及风化特征
(1)岩石类型:分为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两大类。进一步细分见表1。
表1 岩石类型及矿物成分统计表
续表
(2)风化特征:两大类岩石的风化产物有很大的差别,形成不同的土层环境。硅酸盐岩抵抗风化的力量弱,硅酸盐岩风化后,有时岩石和土的界限难于区分,岩石就是土,土就是岩石。风化结果为以硅铝含量为主的砂土、亚砂土、含砾砂土,在裸岩地区形成土层的速度比较快,一般没有进行统计。碳酸盐岩以溶蚀作用为主,风化过程中钙镁大量流失,残留下来的物质以黏土为主。碳酸盐岩风化后,岩石和土的界限十分清楚,土层形成的速度大约1万年堆积1cm左右。
2 贵州农业生态环境特征
生态环境包括水、土、光、热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气象环境、地球化学环境等,它们的作用集中反映在地壳表层的界面上。根据2000年贵州农业***状况报告,通报了“贵州各县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因素的分析比较”,用①地面平均坡度,②10℃气温的热量条件,③光照条件,④水分条件,⑤平坝、丘陵和平地,⑥石漠化面积比例,⑦森林植被,⑧水土流失,共8项量化指标,以县为单位将贵州划分为:12个自然条件最好的“金三角”县;19个自然条件较好的县;46个自然条件中等的县;9个自然条件较差的县。这是环境地质综合因素作用的例证,对讨论贵州农业生态特征提供了参考资料,但遗憾的是缺乏地质的重要因素,应该加上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将更加完善。
2.1 比较优势
(1)生物***优势。贵州有500多种食用植物、1800种饲料植物、40多种农作物、100多种蔬菜、127种果树、500多种菌类、3700多种药材、六大优势林木生长。
(2)地方特色农产品。优质水稻和蛋白玉米、“双低”优质油菜、马铃薯、苦荞、名优茶、优质辣椒、反季节蔬菜、名特优水果、香料产品、中草药、富硒农产品、经济林木等。
(3)贵州气候水热同期,属于丰收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4℃~18℃,在10℃的有铲积温3500~5500℃,无霜期260~330天,年平均降雨量1100~1300mm,属于雨量较丰富的地区。
(4)农业用矿产煤、硫铁矿、磷矿、白云石、石灰石、含钾岩石、海绿石、富硒岩石、石英砂岩等***相当丰富。
(5)贵州已开垦的耕地面积5600万亩左右,人平均占有约1.5亩。有以下优势:分布于亚热带,气候温和,水热条件好;山区立体生态环境多种多样;成土母质种类多,土壤类型多;化肥、农药施用量少。
2.2 比较劣势
(1)森林覆盖率低,为国土面积的20.86%。水土流失严重,为国土面积的43.6%。
(2)土地***总量不少,但是耕地质量差,有86%的耕地土层厚度小于lm,其中40%的耕地耕土层不足15cm。中低产田地占耕地面积的78.6%。25°坡度以上的耕地占全省耕地的20%。不土流失导致耕地每年以11.4万亩的速度减少,加上人口膨胀,2000年人口总数3500万,274万人未达温饱,返贫率达20%。
(3)“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农村380万人饮水困难,50%的田和30%的土得到保灌和半保灌,大部分田地靠天吃饭。
(4)全省喀斯特面积为61.9%,喀斯特地貌的客观存在,石漠化为国土面积的12.8%,使贵州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加重了对气候***的依赖性。并有石质荒漠化土地2083.2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9%。
(5)全省平均坡度值17.78°,6。以下占13.5%,6°~15。占26.85%,15°以上占59.65%。全省平均海拔1110m,500m以下占4.75%,500~1500m之间占78.96%,1500m以上占16.47%。全省山丘面积比重大(92.5%),山间平地仅占7.5%,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和大型山间盆地支撑的省分。
(6)气候***水平分布不均匀,造成多样性的变化;日照少,阳光***不足;倒春寒,伏旱,洪涝、冰雹、秋风、绵绵雨等灾害时有发生。
3 地质灾害与农业生产关系
3.1 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灾种
(1)地质灾害的类型。地质灾害是由地质体发生形变和位移,而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灾害之一,是破坏***和危害环境最大的灾害,属于环境地质的范畴。地质灾害按照成因分类,可分为自然动力作用形成的自然动力型,人为动力作用形成的人工动力型,两种因素兼而有之称为复合型。按照地质灾害形成后的运动速度,分为突发型和累进型。
(2)灾种。自然动力型是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区域分布较广泛。人工动力型主要发在城市、交通建设,地下水抽取区。复合型是党见的地质灾害。根据调查贵州有20个的灾种,广义的灾种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山麓堆积、侵蚀、风化、塌陷、地裂、矿产***损失、瓦斯爆炸、废石堆积、病害水库、地面沉降、地面沉陷、水土流失、岩溶塌陷、岩溶水涝等。狭义的地质灾害仅指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地裂、矿坑突水、地面沉陷。
突发型地质灾害以个体和群体出现,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属之,有我发生历时短、爆发力强、成灾快、转化性及诱发性。如1988年和1995年晴隆重大厂及开阳磷矿崩塌、滑坡、泥石流。累进型地质灾害是一种慢性地质体形变,为物理、化学、机械和生物的变异迁移作用,缓慢累积而成的灾害,面积大、范围广、危害逐步加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对农业危害最大。如贵州西部和南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及石漠化,导致生态环境脆弱。
3.2 地质灾害与农业生产关系
根据贵州地质灾害灾种及灾害分布的调查结果,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财产安全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在地质灾害类型中已阐述了狭义地质灾害的破坏性,下面按地质灾害属性和灾害类型,介绍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1)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气象灾害作用于地质体而产生岩石和土壤流失的灾害,其特点是面积大、时间长、直观性弱,必须长期监测或遥感信息分析计算,才能提供比较可靠的数据。贵州国土面积17.6万km2,水土流失面积6.1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5%。全省土壤侵蚀量达28556万t,每年从土壤中流失的氮一项高达25万t。贵州西部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威宁县国土面积6925km2,水土流失面积4236km2,占国土面积67.3%。赫章县国土面积3249km2,水土流失面积2156.5km2,占国土面积66%,***县国土面积2528km2,水土流失1109km2,占国土面积的43.88%,流沙量469万t。六枝国土面积1792km2,水土流失1043km2,占国土面积的58.2%,流沙量318万t,每年每亩耕地流沙量2.8t,水36t,氮素0.87kg,磷0.55kg,有机质7.6kg。年土壤侵蚀模数为4307t/km2,平均每年流失53万t泥沙、156.73万t氮、1万~4万t磷,4135.2万t有机质,全省每年耕地减少1.33万ha(19.55万亩),毕节地区耕地流失面积85.33万ha(1279.95万亩)。(以上数据出自贵州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和贵州省农业***区划办公室编的《***开发与生态建设》2001年)
以上看出,在贵州特定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下,水土流失灾害相当严重,导致耕地减少,土层减薄,肥料流失,江、河、湖泊泥沙堆积,水体污染富营养化加快。
(2)泥石流:它的发生也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常发生在雨季地质体边坡不稳的地区。1989年初查,全省泥石流50处,规模1万~100万m3,毁田1.5万亩,毁房数百间,伤亡150余人。1994年贵州醅地质灾害详查,泥石泫290处,毁房1000余间,搬迁200余户,破坏耕地6000亩,公路、桥梁、铁路多处受损,伤亡3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人民币。
(3)岩溶洪涝:1989年全省岩溶洪涝统计,大于500亩有44处,总淹面积7万亩以上,1994年贵州西部调查为552处,水淹面积数千亩。
(4)滑坡:1989年全省统计滑坡285处,1994年贵州西部有滑坡2036处,毁房万余间,毁地约15万亩。
(5)其他地质灾害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其危害程度相对较轻。
3.3 地质灾害分区
(1)根据地质背景、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及灾害分布和发育强度,将全省地质灾害分为6个区11个亚区(略)。
(2)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程度分为:Ⅰ毕节、六盘水、盘县为频发区;Ⅱ安顺、贵阳、都匀为易发区;Ⅲ黔东、黔北、黔西南部分为弱发区。
4 地质***环境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岩石(包括最年轻的地质体—土壤)是农业地质***的主体。
(2)农作物受地质环境控制有成片分布的规律性。
(3)矿物元素在农作物中的核心作用。
(4)潜在地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5)矿物元素是地质与农业结合的切入点。
5 农业生态地质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和模式
5.1 功能
(1)在优生地质环境评价的基础上,选择不同农作物的优良品种,因地制宜在优生地质环境地区扩大种植面积;
(2)指导什么优质品种种植在什么地区,什么地区种植什么优质农产品;
(3)引进的优质品种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优生地质环境种植;
(4)对品质退化的优质品种***取补救措施,改善其质量;
(5)优质品种种植结果,能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性;
(6)经过生物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建立数据库,为名、特、优农产品、保健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开发,提供扎实的基本数据;
(7)查清产品质量、规模、生产水平,为集约化生产和招商引资提供扎实的论证资料;
(8)促进经济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为农业扶贫致富服务;
(9)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种值结构,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
(10)建立生态观光农业,为旅游业连线、连片增添农业风光。
5.2 农业生态地质的农业生产模式
优良品种+优良地质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环境+矿物元素的综合平衡效应+科学的耕作技术=优质农产品
6 利用地质***环境发展农业经济初显貌端
6.1 黔南烤烟地质环境种植试验获得的经济效益
1989年到1991年经过三年的黔南烤烟地质环境种植试验,取得增产增收入的效果(表2),但是没有进行推广。
表2 黔南烤烟地质环境种植试验效果统计表
续表
6.2 优质富硒大米的经济效益
贵州处于我国的富硒地质环境地带,主要的富硒地层有寒武系、石炭系、二系叠,目前富硒优质大米在开阳、丹寨、麻江、湄潭开发成功,以麻江为例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表3)。
表3 麻江县硒锌优质米生产统计表
6.3 优良地质环境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在农业大致研究过程中,统计了贵州部分优质农产品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证实了优质农产品对地质环境的选择性、依赖性、适应性,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普遍高于普通农产品(表4)。
表4 贵州特色农产品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续表
6.4 开发新型矿物肥料产生的经济效益
经过10年不断创新的研究,用硅酸盐岩的普通岩石开发一种多元素、低剂量的矿物液体叶面肥,起名为金五谷叶面肥。进行了四年农田种植试验,取得了岩石***开发和农产品增加产量的重大突破,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方法。
6.4.1 促进水稻增产的关键作用
金五谷叶面肥能促进水稻幼年期发育生长,特别是促进水稻的分蘖作用,奠定水稻增产的关键(表5)
表5 金五谷叶面肥种植水稻分蘖统计表
6.4.2 水稻种植试验的有效增产效果
表6中列举的水稻增产率为5%~32%,说明该肥料的作用,施肥结果水稻最高产量达到1011kg,提高产量200多kg,农民每亩投入20元,收入增加400元以上,农民得到相当大的实惠。
表6 历年水稻种植试验结果统计表
6.4.3 玉米种植试验的有效增产效果
在开阳、毕节、贵阳玉米种植试验,同样获得增加产量30%左右。2004年请黔东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玉米获得增产,投入与产出比亦为1∶20左右(表7)。
表7 历年玉米种植试验结果统计表
6.4.4 其他农产品的有效增产效果
在种植水稻玉米的同时,进行了油菜、辣椒、苤蓝、苹果、李子、梨子、桃子、杨梅等品种的种植试验,一般都获得增加产量10%~28%的效果(表8)。
表8 其他农产品种植试验结果统计表
注:水果仅根据少量样品称重对比,没有计算亩产量。
以上结果虽然具有典型性,但重复出现的几率比较高,为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7 地质***环境开发的潜在价值
上述地质环境的直接开发利用和地质***的改造利用工作,现在还处于没有吐露锋芒的研究阶段,所做的工作仅是冰山的一角,存在的经济、社会、环境价值潜力十分巨大。目前只能根据研究成果取得的资料进行预测,也就是说应该建立在可靠的科学基础上的预测,预测结果希望能引起***部门的重视,通过推广逐步唤醒农民自觉实施,从种植业的角度真正让农民得到增加收入,为农业县减免农业税后增加财政收入。
7.1 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
7.1.1 开发富硒地质环境生产优质富硒大米和茶叶
贵州遵义、***、息烽、开阳、余庆、施秉、镇远、三穗、麻江、丹寨、台江、江口、铜仁、都匀及西部毕节、六盘水的广大地区,都属于富硒地质环境,利用大米和茶叶对硒元素的亲和力,从岩石和土壤中吸收呈吸附态的硒元素,生产富硒大米和茶叶。贵州水稻种植面积1250万亩,开发200万亩,每亩产稻谷600kg,生产大米420kg,可生产8.4亿kg富硒大米,每公斤6元,产值50.4亿元。在富硒地质环境发展富硒茶叶,也可以提高成倍的经济收入。
7.1.2 开发优良地质环境生产优质农产品
贵州岩石出露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为全国之最,在划分地质环境优劣势的基础上,利用优良地质环境生产优质农产品,进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等品种,种植出来的品质达到优质产品。开发优质大米100万t,4000元/t,产值40亿元,开发优质玉米100万t,2000元/t,产值20亿元,开发优质水果10万t,3000元/t,产值3亿元,开发优质辣椒30万t,7000元/t,产值2.1亿元。开发农业观光旅游20个点,可创产值一亿元,开发名优茶提高产量达到25%,可创产值近亿元,开发优质烤烟,提高产量和质量,生产极品香烟10万条,每条300元计算,创产值3000万元,以上累计约68亿元左右。
7.2 岩石***的开发利用
7.2.1 金五谷叶面肥生产的经济效益
金五谷叶面肥生产的工艺流程已经成熟,经过计算生产100万瓶的利润为200万元。
7.2.2 金五谷叶面肥用于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
(1)农民获得的经济效益,体现金五谷叶面肥的社会效益。若按每亩地平均增加产量20%,以目前贵州稻谷的平均产量500kg计算,增产100kg,可增加收入200元。生产优质农产品再提高农民的收入,为农民增收创造新的增长点。
(2)如果贵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用500万亩的面积推广金五谷叶面肥肥种水稻,在2002年平均亩产427kg的基础上提高15%,每亩可增加产量64kg,年增产稻谷3.2kg,每千克2元,创产值6.4亿元,产生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3)如果在五年内全面推广,可把贵州粮食产量提高到1400万t左右的水平,提前五年实现省委、省***到2015年粮食产量达到1385万t的目标。增长粮食产量296万t,创产值88.8亿元。贵州每年需要外调粮食100万t左右,到时可以不进口粮食达到自给自足。
(4)其他农产品增产的社会效益。以辣椒、油菜为例每年增产可创几亿元的收入。
(5)农产品增产后在流通领域又产生比较大社会效益。
8 结语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年,已发生过几次通货膨胀,基本上都与粮食供应不足有关,2004年出现的物价上涨也与最近几年粮食产量下降有关。因此,都党中央、***院把粮食安全作为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狠抓粮食生产,并且要求科技部门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进行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通过地质与农业相结合产生的科技***,开发地质和环境***一起为农业服务,达到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一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毕坤.论贵州茶叶矿物元素研究.贵州地质,19***.14(1):9~20.
[2]毕坤.论潜***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贵州地质,1995,12(4):334~350.
[3]毕坤.论矿物元素在农作物中的综合平衡效应.贵州地质,1998,15(1):61~67.
[4]毕坤.论贵州茶叶品质与地质环境关系.贵州地质,19***,14(2):105~120.
[5]高尚玉,毕坤.喀斯特农业生态环境钙镁补偿研究.贵州地质,1995,12(1):75~80.
[6]毕坤.黔南烤烟的农业地质种植试验研究.贵州地质,1994,11(1):75~80.
[7]陈蓉,毕坤.贵州地质环境与优质大米关系研究.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3,32(5)98~102.
[8]陈蓉,毕坤.论矿物元素是地质与农业结合的切入点.成都理工学院,2003(5):53~57.
[9]毕坤等.用潜在***提取有效态元素研究.中国农业地质研究新进展.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10]毕坤等.农业生态地质环境与优质农产品.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11]贵州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等.贵州地质环境与优质农产品关系.***开发与生态建设,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0.
[12]贵州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等.***开发与生态建设.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0.
[13]杨浩.农产品地质学及其发展前景.80年代地质地球化学进展,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
[14]李正积.地质与农业.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5]张宗祜.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环境地质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
[16]徐庆毅.二十一世纪生物技术工程新前沿.中国生物工程协会会刊,生物工程进展增刊,1998.
[17]林年丰.医学环境地球化学.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8]张宗祜.关于农业地学今后研究的几点意见.中国农业地质研究新进展,1999:1~4.
[19]邵时雄等.农业生态地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中国农业地质研究新进展,1999:5~21.
[20]陈昌笃.地质生态学的趋势.中国农业地质研究新进展,2001:27~31.
[21]金日光.我国农业地质的微观根本问题——农土缺乏生命动力源(素).中国农业地质研究新进展,2001:22~25.
[22]曾群望等.云南生物地质环境研究.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23]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
[24]刘英俊等.元素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25]岩石矿物分析编写组.岩石矿物分析.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26]王夔.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89.
[27]邹邦基.微量元素与微肥使用.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28]何立等.喷施宝的开发与应用.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
[29]朱裕贞,苏小云,路琼华编.工科无机化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0]张洪渊,万海清.生物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1]高吉喜等.21世纪生态发展战略.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