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招商证券食品饮料中报总结白酒预计延续分化趋势 食品板块触底回暖可期
智通财经***获悉,招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白酒板块,23Q2经营延续高增长,环比略有提速,区域龙头业绩超预期,酒企信心十足,渠道仍在扩张。食品板块,整体需求弱复苏,餐饮低基数下增速较快,细分品类/赛道仍有亮点。一年维度,白酒预计仍将延续分化趋势,品牌力强的企业旺季走量压力不大,消化库存后安全边际更高,这样的品牌看一年15%-30%回报率,吸引力十足。食品板块,是时候在下跌中找一些估值安全边际非常充分,四季度到明年有反转预期的公司,布局绝对收益。
招商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白酒板块:经营有所分化,区域名酒业绩亮眼。
2023年Q2白酒行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7.4%/19.7%,Q2现金回款同比8.2%,低于收入增长,高端酒和地产龙头酒表现更加稳健,二季度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仍保持高增长。分板块来看,高端白酒经营韧性十足,茅台老窖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五粮液淡季主动调整。次高端表现分化,整体产品结构升级停滞,汾酒低基数下业绩高增。区域名酒VS21年收入利润表现最优-两年维度收入/利润cagr18.6%/18.9%-,整体环比提速,古井迎驾业绩超预期。不同省份经济活跃度和大众消费恢复程度不同,区域酒企分化明显,徽酒增长中枢25-30%,营收和利润增长亮眼,苏酒增长中枢20%左右,河北、新疆、湖南等区域酒企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速放缓,增速同比基本持平--5%~5%-,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对地产酒动销影响逐步抬升。从合同负债和回款来看,酒企收款政策整体趋于宽松,汾酒、口子窖回款亮眼,预收款仍有余力,五粮液、舍得合同负债环比下降,但同比去年快速增长,目标完成确定性强。酒企渠道仍在扩张,对中秋国庆旺季信心十足。
食品板块:中报加速计提,触底回暖可期。
二季度整体需求回落,餐饮及供应链板块景气度一般,好在去年基数较低,相关企业表观增速依然突出,日辰、宝立、颐海等公司餐饮端业务Q2分别同比78%/50%/34%。啤酒高端消费场景恢复,利好价格表现。家庭端乳制品、零食、卤味等二季度延续弱复苏趋势,部分具备居家囤货属性的品类受场景多元及高基数影响承压较大。但板块中依然有表现亮眼的细分品类,保健品受益疫后健康需求,景气度延续,零食量贩行业继续快速开店,带动甘源、盐津等小零食二季度高增长,功能饮料、电解质水、无糖茶等细分饮料品类也保持着高景气,消费群体持续渗透。大宗成本普遍回落,多数企业上半年成本压力明显减缓,部分油脂、包材成本占比高的企业成本红利更明显,但也有少数原材料如鸭副、葵花籽价格在持续上涨。弱复苏环境下企业稳健经营,调整自身,比如海天对外持续降低经销商库存,伊利、飞鹤面对小品牌甩货以稳住价盘为第一要务,洽洽部分区域也在6月份主动放弃任务、消化坚果库存。中报虽然有不少食品股低于预期,但能感受到部分公司在弱势环境下加速计提实现业绩触底。
乳制品:液奶需求复苏,结构差异明显。
液态奶有所恢复,但是结构差异仍存,白奶明显好于酸奶,高端白奶好于基础白奶。伊利液态奶增速环比改善,Q2金典双位数增长需求承压,蒙牛上半年特仑苏双数增长,基础白奶中高个位数增长,带动大白奶跃居品类第一。奶粉未通过新国标的小品牌甩货去库存,短期行业竞争加剧,伊利飞鹤以控货控价盘为第一要务。利润上蒙牛受益结构升级,利润率提升超预期,伊利重心在优化销售费用效率,广告投放有所下降,毛销差改善。
调味品:基调龙头调整为主,复调B端增速较快。
Q2整体需求承压,基础调味品餐饮需求有复苏,龙头海天也在顺势调整,主动控货降低库存,实际动销好于报表增长,中炬包袱较轻,保持稳健增长,内部董事会换届也已经落地。恒顺、榨菜受需求及基数影响,同比下滑。Q2大豆、油脂价格同比下行,成本压力继续缓解。复调B端企业日辰、宝立餐饮渠道低基数下增速较快,C端企业天味、颐海在淡季收缩费用,稳健运营,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啤酒:消费场景恢复带动结构提升,成本环比改善。
23H1啤酒行业规上企业产量同比增长约7%,中高档餐饮、***等结构较好的消费场景恢复带动行业结构提升,次高档以上价位带基本实现15%增长,吨价增长在中个位数左右。青岛啤酒中高档以上产品销量同比15%,经典、纯生等公司聚焦推广的单品在场景恢复下分别15.5%/20%。华润次高档以上产品销量同比26.4%,其中喜力销量实现接近60%的亮眼增长。重庆啤酒虽然1664、乌苏H1销量面临一定压力,但在嘉士伯、风花雪月、乐堡、重庆等产品增长驱动下,H1主流产品也实现了11.8%的增长,行业升级趋势延续。成本端看,Q2包材价格下行继续对冲大麦涨幅,主要啤酒企业吨成本涨幅收窄,盈利水平持续改善。
休闲食品:零食量贩维持高景气,卤味单店恢复低于预期。
零食量贩店凭借高性价比在各线城市快速扩张,当前行至半程,龙头依然在省内加密、省外跑马圈地。上游零食品牌积极拥抱渠道变化,甘源、盐津多品类、散称模式更契合零食量贩店,该渠道销售额逐月提升,带动Q2增长超预期,大单品模式的洽洽也陆续与多个系统合作十几款SKU。但由于去年瓜子受益囤货基数较高,今年虽有新产品新渠道贡献,Q2仅实现持平,坚果同比增长20%-30%。Q2卤味连锁单店延续恢复趋势,但速度低于预期,绝味老店恢复到19年同期的95%-96%,但新店有所拖累。周黑鸭交通枢纽门店恢复最快,超过21年同期水平,但商圈、社区店相比21年还有缺口。从开店方向上看,今年两家卤味龙头策略上都优先选择高势能网点加密。
速冻食品:大B复苏强于小B,C端高基数下需求承压。
速冻食品Q2整体B端恢复好于C端,其中连锁类大B体现出更强的恢复韧性,立高商超渠道和餐饮渠道需求快速复苏,流通饼房-小B-渠道增长略有压力,山姆渠道成熟单品麻薯恢复40%增长叠加新品放量,Q2实现20%以上增长。安井主业维持稳健增长,Q2速冻鱼糜/肉制品/面米制品增速分别同比为13.6%/16.8%/4.2%,B端占比更高的火锅料恢复好于C端商超渠道为主的米面制品,菜肴制品延续较高增长。千味央厨Q2大B端快速恢复,其中受益于需求恢复以及公司烘焙类主食类产品上新,百胜中国订单收入同比70%以上,H2直营渠道高增有望延续。
投资建议:中报加速计提、政策提振情绪、资金面底部反转,坚定看多。一年维度该行对优秀个股信心满满。对于短期参与行业贝塔型反转,直接锚定三季报。一年维度,白酒预计仍将延续分化趋势,品牌力强的企业旺季走量压力不大,消化库存后安全边际更高,这样的品牌看一年15%-30%回报率,吸引力十足。食品板块,是时候在下跌中找一些估值安全边际非常充分,四季度到明年有反转预期的公司,布局绝对收益。
风险提示:经济环境扰动,需求不及预期,成本上涨,竞争加剧
「读财报」食品饮料业绩预告:速冻食品增速亮眼 白酒企业领跑
***加载中...
截至2021年1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已完成2020年度业绩预告披露工作。根据申万食品饮料行业分类,113家食品饮料公司***计57家公司公布业绩预告。统计显示,57家公司中,有17家公司业绩预增,9家公司业绩略增,9家扭亏为盈,10家预减,4家略减,2家续亏,5家由盈转亏,1家不确定。
从业绩预告类型来看,正面35家,占比61.40%;负面21家,占比36.84%;中性1家,占比1.75%。具体情况如下:
图1:食品饮料板块2020年业绩预告类型统计
整体来看,57家发布2020年全年业绩预告的食品饮料公司中,净利润为正的共计50家,占比达到87.72%。35家公司业绩预告为正面,占比达到61.40%。
前述57家公司预告的2020年净利润中值为441.59亿元,同比增长44.83%,食品饮料板块整体稳健增长。
按业绩预告的净利润增速下限来看,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的共计24家。其中,取得100%以上增速的共计16家,实现业绩翻倍。
图2:食品饮料板块2020年业绩预告正面公司类型分布
从业绩预告为正面的公司分布来看,食品综合、白酒及乳品领域家数居前。其中,食品综合类共计13家,白酒类有7家,乳品类为4家。
2020年,受***肺炎疫情影响,速冻食品需求量上升。食品综合板块中,以海欣食品、惠发食品、三全食品等为代表的速冻食品类企业增速亮眼。其中,海欣食品预计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96.51%至1288.91%,预期增速位列板块第一。
此外,肉制品类企业预期增速亦增长明显,白酒类企业整体增速较为稳健。
从预告净利润下限来看,6家公司预告净利润下限超过10亿元,27家公司预告净利润下限超1亿元。其中,五粮液、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预告净利润下限位列前三。预告净利润排名前十的公司中,6家为白酒类企业。
图3:食品饮料板块预告净利润下限前十公司
公告显示,五粮液预计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4%;泸州老窖预计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5.70亿元至60.34亿元,同比增长20%至30%;山西汾酒预计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9.50亿元至32.40亿元,同比增长41.56%至55.47%。今世缘、迎驾贡酒及水井坊作为白酒类企业,同样位列榜单前十。
图4:食品饮料板块预告净利润亏损公司
共计9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分别为汤臣倍健、西王食品、泉阳泉、金***酒、贝因美、ST麦趣、ST椰岛、ST西发及ST科迪。
图5:食品饮料板块预告扭亏为盈公司
汤臣倍健主营膳食补充剂,在9家公司中扭亏规模最大。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至16.2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56亿元。2019年,因公司对收购Life-Space Group Pty Ltd形成的商誉及无形资产计提了减值,导致2019年公司业绩亏损。报告期内,公司预计2020年不存在商誉减值风险,预计2020年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读财报】是由新华 财经 与面包 财经 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 财经 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食品饮料,关于估值和赛道的探讨
中银国际 研报作者:王君,汤玮亮,王永健
策略:市场分母端逻辑弱化,食品饮料系统拔估值的过程可能会告一段落。7月至今,市场分母端的逻辑开始弱化,高估值行业出现显著分化,中报业绩良好甚至超预期的食品饮料继续走高,而短期内无法释放业绩的行业则出现了明显的回调。向后看,国内利率水平有上行风险,而目前食品饮料行业指数的估值已经来到 历史 新高,因此从策略角度看,食品饮料整个板块的拔估值过程可能会暂时告一段落。
策略:公募与外资对消费的抱团短期内不会瓦解,但是后续可能会弱化。一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和打破刚兑会催化居民资产搬家的过程;二是即使在食品饮料的估值已经超过50X的情况下,相较而言海外资金成本还是更便宜。但是我们也不建议把公募与外资持仓的集中度当成一种“信仰”来对待,客观的说,随着国内外利率水平的抬升,这种趋势弱化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对于外资金而言,资金成本的上升会导致流入节奏放缓,尤其是在食品饮料估值不低的情况下。而国内利率的上行也同样会弱化内资继续抱团消费的必要性,因为类信用债的稳定收益属性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弱化。当然,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海外投资者急着拉升利率水平的现象,但这种预期差是值得重视的。
行业:白酒继续分化,乳制品持续改善,葡萄酒值得关注。1季度餐饮消费与白酒行业收入明显背离,2季度仍有一定差异,显示白酒行业实际渠道库存可能在上升,疫情后平稳增长是常态,集中度继续向名酒集中。食品方面,调味品和休闲食品PE远高于 历史 均值,考虑到疫情结束时间尚不确定,预计食品股未来一段时间还将保持较高的市场热度。乳制品方面,由于产品保质期的原因,现阶段乳制品库存压力反而小于白酒和调味品,2季度、3季度业绩可持续改善,我们判断未来2、3年乳业龙头竞争格局改善趋势不变,2021年有望展现出较高的业绩弹性。近期关注葡萄酒龙头的机会。虽然上半年处于深度调整期,但8月份商务部启动的反倾销调查有利于重塑国内葡萄酒行业竞争环境,若国内葡萄酒行业能把握好这次机会,有望重新逆袭。
问答环节精选:为什么海天的估值能一直攀升?海天业绩持续快速增长、波动较小、主业突出、ROE高,完美符合外资审美标准,流通盘相对较小,因此二级市场给了海天味业较高的估值溢价。自2010年以来,海天味业营业收入每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净利也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利润增速超过营收增速。2014年以来,海天味业单季度营收与归母净利同比增速均为正,其他食品和调味品龙头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问答环节精选:自下而上的看,如何筛选行业内的优秀公司,尤其是那些长跑冠军们?子行业层面。(1)行业处于快速增长期,处于风口之中。(2)成长的天花板高,渠道和区域都有较大的扩张空间。(3)市场集中度低,优秀企业市占率提升空间大。公司层面。(1)潜力,先天***禀赋好,有根据地市场。(2)动力,激励机制完善,管理层锐意进取。(3)能力,战略方向正确,符合行业趋势,营销、产品、渠道、区域思路清晰,执行落地能力强于同行,吹过的牛都能实现。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海外风险***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