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印度禁令引发全球大米价格大幅上涨后俄罗斯阿联酋收紧大米出口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黄培昭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柳玉鹏】当地时间29日,俄罗斯宣布将继续限制本国大米及碎米出口。此前一天,阿联酋也宣布暂停大米出口。这两个国家均解释称,全球大米价格在印度禁令后大幅上涨,他们担心这将加剧本国通胀、影响国内粮食安全,故而也***取了禁止大米出口的措施。7月20日,印度***宣布,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将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即日生效。印度的大米出口量占全世界大米出口总量的40%以上,它对140多个国家出口,包括阿联酋、沙特、孟加拉国、喀麦隆、尼泊尔等。
全球粮食再响警报,印度或限制大米出口(图源:视觉中国)
连日来,菲律宾、新加坡等多个国家表示,已经或将就大米问题与印度接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敦促印度取消大米出口限制。
俄罗斯延长大米出口临时禁令
“俄罗斯决定将把对大米和稻米出口实施的临时禁令延至2023年12月31日。”当地时间29日,俄罗斯***在宣布这一禁令时表示,做出这一决定是为了维护国内市场的稳定。俄罗斯***在社交媒体“电报”上称,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不受这项禁令影响,对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出口也不受影响。此外,以人道主义援助为目的的大米出口仍然可以进行,从俄罗斯领土过境的大米出口也不受禁令限制。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30日援引俄罗斯农业市场独立专家亚历山大·科尔布特的话称,俄***的这一禁令已实施了一年,去年4月份,俄罗斯大米主要产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费多罗夫斯基水电站发生事故,稻田遭到破坏,导致稻米歉收。为了保障国内市场供应,俄罗斯从2022年7月1日开始临时禁止出口大米,有效期至同年12月31日,后又延长至今年6月30日。俄农业部今年6月提议将这一禁令有效期延至年底,避免国内市场出现短缺,如果短缺,大米零售价将上涨约10%—30%。
大米网络图
就在俄罗斯宣布延长大米出口禁令的前一天,阿联酋经济部宣布,将暂停大米的出口和再出口4个月。阿联酋经济部声明称,该决定涵盖所有品种的大米,包括糙米、全部或部分碾磨的大米和碎米等,也禁止7月20日以后从印度进口至阿联酋的大米出口和再出口。阿联酋当地媒体报道称,此举旨在确保当地市场有充足的大米供应,在粮食安全上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过,阿联酋也没有将大米出口的门全部关死。《***消息报》报道说,那些希望出口或再出口大米的公司可以向阿联酋经济部提交申请,获得出口许可证。
新德里推倒“多米诺骨牌”?
据称是由于大雨摧毁了稻田,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20日收紧大米出口,以确保“国内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充足的供应”。英国《经济学人》报道称,去年印度大米出口量达2220万吨,其中约有一半是非印度香米。这种非香米在孟加拉国、尼泊尔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贫困地区尤其受欢迎。大米贸易商表示,供应减少将推高这些国家的价格。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7月初发布的大米价格指数显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全球大米价格徘徊在11年来的高点附近。《经济学人》称,印度的出口禁令可能会蔓延,进一步扰乱市场。
美联社30日报道称,印度禁止大米出口引发了旅居美国的印度侨民对主食供应的担忧,一些人冲到超市恐慌性抢购大米囤货。除了普通消费者以外,印度的大米出口禁令也引发了一些大米进口国的担忧。28日,新加坡食品局表示他们正与印度当局商量,寻求印度大米出口禁令的豁免。路透社29日报道称,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表示,因为担心厄尔尼诺干旱天气影响收成,该国必须增加大米库存,并寻求与印度达成供应协议。
***截图
俄粮食联盟***阿尔卡季·兹洛切夫斯基则称,世界大米价格上涨不会影响到俄罗斯,预计今年俄罗斯的大米产量将达到110万吨,足以满足国内的需求,但为了防止俄罗斯国内大米价格随世界大米价格上涨,俄罗斯***延长了稻米出口禁令。俄联邦***财政金融大学专家阿列克谢·祖贝茨称,尽管大米不是最受俄罗斯人欢迎的主食,但大米价格上涨会引发整体通胀。
“中东经济”网站分析称,阿联酋的大米禁令与印度禁令导致大米涨价有关。报道称,印度限制大米出口将严重影响下游国家,阿联酋应声而倒在情理之中。阿联酋是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可能还有更多的国家***取类似的措施,禁止大米出口以保护本国粮食安全。
印度排在中国大米进口国第五位
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的泰国和越南正“享受”印度大米出口禁令带来的高价。媒体报道称,泰国碎米率为5%的大米价格升至每吨605至610美元。“越南每日快讯”报道称,在全球最大的供应国印度实施出口禁令后,越南最大的稻米产区湄公河三角洲的农民正在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稻米。同塔省一位农民告诉“越南每日快讯”,一周前,他以每公斤6400—6500越南盾(约合1.93—1.96元人民币)的价格卖出了一些大米,但到了24日,价格升至6700—7000越南盾。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消费国,也是一个重要的大米进口国。2023年6月,按进口量多少排序,中国从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印度以及巴基斯坦分别进口了8.39万吨、2.59万吨、2.10万吨、2.09万吨、1.37万吨以及0.17万吨大米。越南是中国大米最大的进口国,印度排在第五位。
有分析认为,印度的大米出口禁令对中国影响有限。首先,中国大米进口来源比较多元化,即使部分国家出现“断链”的情况,中国也可以从其他国家购入。其次,中国粮食储备充足,可以满足国内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而且,中国进口的大米主要是碎米,碎米多用作饲料,并不是主要食物。
印度大米禁令,影响到底有多大?
印度大米禁令可能会引发全球粮价上涨,印度因为受到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导致水稻产量受损,为了抑制国内不断飙升的米价,所以印度便决定直接禁止大部分的大米出口。
一、印度大米禁令导致全球粮价上涨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大米禁令影响了全球的粮价。而印度本土大米的零售价格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直接上涨了11.5%,一个月之内便上涨了3%。
印度去年的大米出口量达到了2220万吨,占全球总出口量的40-%以上,甚至还超过了一些其他的大米出口国的总量,比如泰国、越南、巴基斯坦还有美国等等。
在这次的禁令中,印度的香米出口并未受到影响,受到影响的反而是印度碎米。因为这两个品种直接占了印度大米出口量的近一半,加上价格比较便宜,主要出口的国家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还有安哥拉等非洲国家。所以对于这些非洲国家来说,印度大米的出口禁令可能会对这些国家的大米价格产生影响。
全球的米价的不断上涨,让很多进口商们担心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干旱天气影响大米的产量,所以正在大量的囤积大米。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相关气候信息,热带太平洋地区七年来首次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这个现象可能会导致东南亚地区出现干旱天气。
虽说这个现象会给印度部分地区带来降雨,不过作为第二大农作物出口国的泰国,则是会受到这个气候现象的影响,可能会引发干旱问题。
二、印度征收关税可能会导致粮食通胀严重
印度禁止了碎米出口之后,便对碾米、去壳糙米、半精米和全精米等品类的大米都征收了20%的关税。也因为这个出口关税,导致全球大米和粮食价格不断攀升。从俄乌争端爆发之后,全球的粮食价格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小麦、玉米还有大豆的价格都创下新高。
印度大米增加关税无疑让人想起2008年的粮食危机,当时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出台了大米禁令之后,导致很多以大米为主食的亚洲国家都纷纷跟风禁止大米出口,导致大米的价格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里便上涨了300%,而今年上半年,大米的价格就已经上涨了很多,所以印度新关税的实施,可能会导致更多国家对粮食出口进行限制,进一步导致粮食通胀严重。
三、印度大米禁令对中国的影响
虽然印度大米的禁令导致全球粮价的上涨,但它对中国的影响很小,因为中国的粮食储备充足,碎米的替代性很强,每年中国都会从印度进口大米,不过中国已经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是安全的。
而中国选择进口印度碎米,其实也是因为中国对大米的进口有配额限制,不过对碎米没有配额限制,毕竟碎米可以放入饲料之中,还可以做成其他的食品。再加上中国也到了秋收的季节,虽然粮食产量受到了夏季的干旱和高温的影响,不过总体产量基本和去年持平。
印度大米出口禁令!***神经!11~12月起:粮价、猪价即将上涨?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2年一转眼已经来到10月中旬,随着秋收的全面开始,新季秋粮也将集中上市。
对于我们种地农民来说,相信大家也非常关心粮价、猪价的走势形式。
在今年谈到粮食价格,大家的感触非常深。
首先是很多地区的粮价已经迎来稳步上涨,这再次为我们说明在今年新季秋粮迎来涨价不成问题。
除了内部的粮食购销形势迎来变化之外,全球粮价在今年也迎来了新变局。
根据老道了解到的相关消息,作为粮食出口大国的印度在近日正式下发了一项禁令。
印度***明确指出将禁止出口用于畜禽养殖业的碎米,并对除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征收20%的关税。
再结合今年初印度禁止小麦出口和地缘冲突日益加剧的情况来看,这一次的印度大米禁令颁布或将再次引发全球粮价上涨。
这个消息足以***神经,对于我们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安全变得更加重要。
所以今天老道要为大家重点谈一谈在今年11~12月份粮价猪价的总体形势,我国粮食价格是否会迎来上涨?猪价在未来又有哪些表现?下面咱们就来具体说一说。
行情分析1:粮价在今年将迎来适度性上涨,但不会失控;
老道说: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这些年针对粮食产业国家的扶持力度也在持续加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虽然在今年全球粮价迎来了大幅上涨,不过对于我国来说,粮食价格依然保持在较为平稳的状态。
尤其是随着秋粮的丰收之后,各地区的粮食储备较为丰沛。
今年中粮、中储粮在粮食购销方面也有所动作,随着新季秋粮的集中上市,玉米、大豆、水稻等主粮收购价也迎来了利好变化。
不过粮食价格虽然在今年有所上涨,但也是在可控区间当中的,大家也不要因为全球粮食形势的变化过度焦虑。
我国地大物博,粮食产量丰足,国家的粮食战略储备也是非常丰沛。
一旦粮价上涨过猛,政策层面的调控力度会推进粮价回归到合理区间。
这也是为何今年粮价只会迎来适度性上涨的主要原因。
行情分析2:猪价在11~12月份或将面临震荡下行;
老道说:除了粮价的走势形势之外,涉及到生猪价格形势进入到今年的四季度同样会迎来新的变化。
首先,生猪价格在10月份已经迎来了持续涨价,在猪价迎来上涨的过程中,养殖户们的生猪饲养收益迎来进一步的扩大。
不过在最近国家发改委以及农业农村部再次发布重要数据指出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合理区间,生猪产能处在绿***间范围。
所以生猪基层不具备持续大涨的基础,这是不争的事实。
由此可见,进入到今年的11~12月份,持续高涨的猪价走势很有可能会趋于平稳,希望广大的养殖户们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随着四季度的正式开始,粮价猪价已经形成全新的格局。
老道相信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调控政策的推进之下,我们农民的种养殖收益还能得到强力保障。
粮价、猪价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存在利好空间,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在这里,老道也恳请所有的农民兄弟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粮价、猪价调控政策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