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白茅根小时候常挖来吃那时不知道它能治疗10种病
白茅根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多生长于路旁、山坡、草地上。分布几遍全国。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中医认为,甘,寒。归肺、胃、膀胱经。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现代研究表明,白茅根有利尿作用、止血作用、抗菌作用、有镇静、解热镇痛等作用。
白茅根具体治疗作用介绍如下:
1.治吐血不止:
用白茅根一把,加水煎汤服用。
2.治血热鼻衄:
用白茅根汁液100ml,喝下去。
3.治鼻衄不止:
将茅根研为细末,送温水送服。
4.治小便热淋:
用白茅根一把,加水煎汤服用。
5.治血尿:
原料:白茅根5g、车前草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凉血利尿。
用途:血尿。
6.治乳糜尿:
鲜茅根半斤。加水2000毫升煎成约1200毫升,加糖适量。每日分三次内服,或代茶饮,连服五至十五天为一疗程。
7.治疗急性肾炎
鲜白茅根50克,玉米须50克。将白茅根、玉米须洗净后用水煎汁,或单味白茅根60克煎水。代茶饮,每日3次~5次,适用于颜面浮肿、恶寒发热,小便不利。
有较好效果,可以缩短病程。据数十例的观察,服药后通常在1~5天内小便即显着增多,每日可达1500~3000毫升左右。随之水肿即渐消失,高血压及尿检变化亦渐好转而趋正常。
8.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用白茅根(干品)100克,水煎,每日两次分服。
9.白茅根茶
原料:白茅根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凉血,止血利尿;抗菌。
用途:血淋、尿赤灼痛;肺热咳喘、吐血;水肿;黄疸。
10.茅根银花茶:
取鲜白茅根40克,金银花20克。锅内加水1000毫升,放入两药煮沸,去渣,加冰糖20克调味即可。可清热解毒、清咽利喉,适用于******冒、急慢性扁桃腺炎等。
11.茅根丹皮茶:
取鲜白茅根30克,牡丹皮10克,藕节15克,加水500毫升,煎沸后去渣饮用。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可预防和治疗因上火所致的鼻出血。
12.茅根荸荠茶:
将荸荠50克洗净切碎,取鲜白茅根50克,一同放入500毫升开水中,煮20分钟,去渣,加白糖适量即成。每日一剂,分两次饮用。可清热化痰、生津止渴、潜阳利尿,对上火引起的头晕、咳嗽、口渴、尿黄有良效。
13.茅根甘蔗胡萝卜茶:
取鲜白茅根50克,甘蔗500克(切段),胡萝卜一根(去皮,切小块)。将1000毫升水煮沸后,放入上述3种材料,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1~2小时,去渣即可饮用。每次饮200毫升,每日饮2~3次。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泻火润肺。
14.金针白茅饮
主要原料:于黄花菜100克,白茅根50克。
制作方法:将黄花菜、白茅根加水200克,煎服。
效用说明:对衄血、咳血有一定疗效。
15.茅膝地茶
原料:白茅根5g、牛膝3g、生地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白茅根、牛膝、生地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通经。
用途:血热经闭。
16.茅根茶
白茅根以鲜者为佳,去须根、洗净、剪碎,将白茅根加水300毫升,煮沸10分钟,加入绿茶浸泡片刻即可。
材料绿茶10克,白茅根30克-鲜品用60克-。
做法方中白茅根以鲜者为佳,去须根、洗净、剪碎,将白茅根加水300毫升,煮沸10分钟,加入绿茶浸泡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热利尿,凉血止血,解毒退黄。
适用肾病水肿、尿血及黄疸症。
17.土苓茅根茶
原料:土茯苓3g、白茅根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用途:慢性肾炎蛋白尿。
18.桑菊薄竹饮
【配方】
桑叶10g,菊花10g,苦竹叶30g,白茅根30g,薄荷6g。
【制法】
上项原料洗净,放入茶壶内,用沸水冲泡温浸30分钟。
【效用】
代茶频饮,可治疗外感或内热所致的目赤,头痛,发热,喉痛等症。
19.防治胆结石
白茅根汤
材料:需准备玉米须30克、白茅根30克、红枣8个。
做法:先把这些材料放入锅子里,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小火煎煮40分钟左右,等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有助于利水泄热,平肝利胆,补益中气
20.如神茶
原料:白茅根5g、桑白皮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泻肺热。
用途:肺热咳喘。
获得更多养生治疗知识请点击以下链接:
白茅在野外随处可见,你知道白茅有哪些药用价值吗?
序言: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经常可以见到白茅的身影。我国许多地方也都有白茅,在野外随处可见。虽然白茅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可是白茅的根却有许多的药用价值,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白茅根都有哪些药用功效?
一、白茅根可以止血
白茅根的味道比较甜,可以帮助凉血止血。对于一些由于风、热、造成的身体发热的情况,可以服用白茅根。白茅根有止血的功效,它能够帮助抑制痢疾杆菌,抗菌的效果也非常好。如果有急性肾炎的朋友可以服用白茅根,那么5天之内自己的小便就会增多,水肿的现象也就随之消失了。对于一些高血压患者来说,也会趋于正常。服用白茅根还可以有效地减轻肝脾肿大,在45天之后就会降到正常的状态。白茅根可以有效的缓解高血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二、清肺热的功效
白茅根适合肺热咳嗽,胃热恶心呕吐的患者,因为它有清肺热的功效。在麻疹期间也可以服用白茅根当做饮料。中药中的白茅根可以有效的治疗尿道炎,膀胱炎等一些泌尿系统的疾病。但是对于一些体虚的患者是不能够使用白茅根的,这样容易导致患者的体质越来越虚弱。因为白茅根性寒,所以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能长时间使用。三、白茅根的日常用法
白茅根有如此多的功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量的服用一些白茅根。我们可以将白茅根用来煮粥,先煮出白茅根的汁,然后和大米一起煮就可以了,这种粥可以治疗小便不利。也可以用来冲泡。把新鲜的藕片,白茅根,一起榨成汁,再加入蜂蜜。每天服用两次,可以帮助减轻流鼻血的症状。一味白茅根,能治6种病
春生芽,布地如针,如茅。其根色白,故谓之白茅根。
白茅根是白茅的草根,白茅这种植物在乡间野外非常多见,随处都能见到一丛丛稻子一样的细毛草,叶子像长矛,还长着一根毛茸茸的白穗。
白茅的草根你把它挖出来以后,洗干净,会发现它是一小节一小节连在一起的,连接处有明显的突起,放在嘴里一嚼,甘甜而多汁,像甘蔗一样,非常可口。
这白茅根不仅是小时候常吃的零嘴,也是中医里的大药,是能挑大梁的一味药。它的作用,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6个方面。
1、退烧
发烧是身体感受外邪之后,正邪对抗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人体的气机是循环无息的,当外邪进入人体后,阻滞了气机的正常运行,郁积而化热。
简单来说,人之所以会发烧,是因为身体里的气机不能很好的流通了。
白茅根是横行的,它不是直着往土壤里扎,因为是横着生长的,所以有很好的疏通之性,能把人体的气机从内到外,从上到下都理顺了,也能利尿,可以把热邪引到膀胱,然后通过小便排出去。
另外,白茅根嚼起来甘甜而多汁,甘能补,能养阴生津。发烧就好像体表被炎炎烈日灼烤一样,白茅根养阴生津,相当于在体内下了一场雨,顿时热退暑消,神清气爽。
感冒发烧以后,取新鲜的白茅根50-100克煮水来喝,在发热初起时,喝上一两次,烧就退下去了。
2、支气管炎
中医认为,炎症是一团痰火,你看炎字是不是两个火叠加在一起?所以支气管炎就是痰火堵在肺部,降不下去,肺部壮热难耐,人就会咳喘,咳吐脓痰。
白茅根这味药,你把它切开以后,会发现它上面有细细的孔,和肺的气管、支气管很像,所以它是非常入肺的一味药,可以清肺热,而且白茅根本身又带有一定的祛痰止咳的作用,两者一结合,它就显得非常重要。
取白茅根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这个方子适合什么样的人呢?就是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咳嗽、咳黄痰、咽干咽痛、舌苔发黄的那一部分人。
如果你是因为常年抽烟而导致气管出现问题,也可以用白茅根泡茶来喝。
3、止血
出血有两种,一种是深红,一种是淡红,淡红是脾虚,深红是有热。只要是热邪导致出血,不管是牙龈出血,鼻出血,还是咳血,白茅根都有效,都能治。
比如,流鼻血。通常来讲,孩子流鼻血的时候要多一些,因为小孩子阳气旺盛,身体里火热比较多,火性炎上,就是说,火是往上走的,过去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烧柴火的灶,你丢一捆干柴进去,熊熊火焰立马往上冒出来。这个火循着经络往上走,走到头面部,一定会从孔窍找出口,于是就流鼻血了。
咳血,牙龈出血,也是同样的道理。
白茅根30克煮水,煮好以后的水是淡黄透明的,而且甘甜可口,这个味道小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4、水肿
在张锡纯的行医生涯中,有这样一则医案,说有一妇人,四十多岁,发热以后,那个小便排不出来,水液积在身体里慢慢就成了水肿。
张锡纯就用了半斤白茅根,水煎以后,让妇人代茶频饮,连喝了五天,上面的火热消退了,下面的小便也通利了,水肿自然就消了。
5、酒糟鼻
鼻头鼻翼发红,俗称酒糟鼻。一般来讲,喜欢喝酒的人容易有酒糟鼻,因为酒为大热之物,而鼻子由脾胃所主,所以鼻翼发红的人常常是胃中有热,气血上逆。
桃仁茅根粥对于酒糟鼻效果不错,炒桃仁10克,白茅根15克水煎取汁,兑入粳米粥内,调入白糖即可。
白茅根清胃热,把胃中的热邪透发出去,桃仁化瘀血,把上逆的气血散开,鼻子就恢复如初了。
6、呕吐
呕吐是因为胃气不降。胃以降为贵,胃气降不下去,吃进去的食物都堵在胸中,没法掉到肠胃,一个不小心,就往上泛。
取白茅根30克煮水喝,医书上说,白茅根能清热降气。胃气降下去,呕吐就止住了。
白茅根药性平和,清热,但不伤脾胃;滋润,但不粘滞。
所以它是很安全,又很便宜的一味药。
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
白茅根煎剂在试管内对福氏及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志贺氏及舒氏痢疾杆菌却无作用。
对心肌86Rb摄取量的影响
白茅根水醇综合提取物胙腔注射可使小鼠心肌对86Rb的摄取量增加。
药毒理学
家兔灌服煎剂25g/kg,36小时后活动受抑制,运动迟缓,呼吸增快,但很快恢复。静脉注射10-15g/kg,则出现呼吸增快,运动受抑制。1小时后逐渐恢复,剂量增加至25g/kg,6小时后死亡。
有助于肝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由于白茅根有消炎,对于乙肝患者来说白茅根能消除炎症,有助于减轻肝脏损害,因此可以作为乙肝用药。
白茅根对肝脏特别好。因为白茅根具有清肝解毒的作用。这些作用都是肝特别需要的。经常吃对肝特别的好。
消除黄疸
本草纲目有记载,白茅根能消黄疸、解酒毒,这也在现代医学研究中证明了,因此对于黄疸患者在服用了白茅根之后,黄疸指数平均20.15天全转正常,未见副作用。
其他作用
白茅根所含的薏苡素对骨骼肌的收缩及代谢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镇静、解热镇痛、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水肿、黄疸等作用。
白茅根临床应用
治疗急性肾炎
有较好效果,可以缩短病程。据数十例的观察,服药后通常在1~5天内小便即显著增多,每日可达1500~3000毫升左右。随之水肿即渐消失,高血压及尿检变化亦渐好转而趋正常。据部分病例统计,水肿消失时间平均约4~5天或1周左右;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在5~20天,平均7~9天;尿检变化平均消失时间,自11天至26.4天不等。用于慢性肾炎亦有利尿消肿及一定的降压作用。但对肝脏病引起的腹水及心力衰竭所致的水肿,则无利尿消肿作用或作用不显著。因此有人推测,白茅根的作用主要在于缓解肾小球血管痉挛,从而使肾血流量及肾滤过率增加而产生利尿效果;同时肾缺血改善,肾素产生减少,使血压恢复正常。故对急性肾炎疗效良好,慢性肾炎疗效较差,而对肝病性及心病性的水肿几不奏效。服药期间除个别有轻微头晕或恶心外,未见不良反应。用法:一般以白茅根(干品)半斤,洗净切碎,水煎,每日2~3次分服。连服1~2周或至痊愈。亦有配合大蓟、小蓟、生地或麻黄组成复方治疗。服药同时,须注意卧床休息,限制水、盐的摄入,保暖。必要时可适当加用其它药物控制并发症及感染病灶等。
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用白茅根(干品)2两,水煎,每日两次分服。治疗28例,结果临床治愈(45天内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21例,好转(临床症状好转,45天内各项肝功能的数值下降超过半数,或45天后完全恢复正常)7例。治疗后,主要症状大多在10天内消失,肝脾肿大在20天左右消失;谷丙转氨酶经45天后有80%的患者降至正常,黄疸指数平均20.15天全转正常。未见副作用。
饮食宜忌 宜:急性肾炎,急性肾盂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感染者宜食;咯血,鼻出血,小便出血者宜食;高血压病人宜食;急性发热***人烦热口渴者宜食;急性传染性黄疸肝炎者宜食;小儿麻疹者宜食。忌:茅根性寒,故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忌食。
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干白茅根250g(1剂量), 加水500ml, 缓火煎一沸, 移置炉边静置10分钟, 弃渣, 温热内服。每日1剂, 分2~3次服。连服至水肿消失, 尿蛋白、红细胞、管型阴转为止。治疗11例, 痊愈9例, 好转2例;平均每例服42剂, 少者服32剂, 多者服59剂。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
白茅根配伍应用及中药验方
(一)白茅根的配伍应用
配生地
清热凉血,化瘀透邪。用于热邪入营,身热不退,发斑发疹,血热妄行之吐衄。白茅根甘寒入血分,凉血透邪,善能化瘀利水;生地入血分,清热凉血滋阴生津。两者合用,凉而不滞,透邪外出,对热入营血诸证用之最宜。
配鲜芦根
清热生津,利水。用于感冒发热、口渴、呕吐、肺热咳嗽、麻疹不透、风水热淋,白茅根入血分,清热生津,凉血利水,味甘而不腻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鲜芦根入气分,清热生津,清润不腻,无恋邪之虑。两药合用,气血双清,对气血热炽阴津不足者,最为适用。
配藕节
凉血止血,用于风热犯肺,肺络受损,咳嗽,咯血或热移小肠尿血。白茅根清肺胃之热,散热除风,凉血止血,尤善治尿血,性寒而不伤胃,利水而不伤津,能清血中伏热而止血,藕节鲜用凉血止血,干用收涩止血兼化瘀之效,故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炒炭用止血力更强,两药合用,凉血止血力增强,可治风热犯肺,肺络受伤之咳血,或热移小肠之尿血。
配石膏
茅根甘寒,功能清热生津,善于透发脏腑郁热,并有凉血利水之功,石膏辛甘大寒,善清肺胃之热,能除烦止渴,并可解肌达表,使邪外透。二药相须相辅,有较好的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之功,且具有清热不伤阴,益阴不腻胃不留邪之优点。临床宜用于温病发热缠绵,日久不退,或温病后期,余热未清心烦口渴,小便短赤等热邪未尽,阴伤津亏之证。此外,对于夏季伤暑,腠理大开而汗出口渴、烦躁溲黄者,也可酌情用之。
配赤小豆
白茅根甘寒凉润,能清血分之热,有利水通淋、导热下行之功,且清而不过、利而不猛。赤小豆甘酸性平,善于下行,能利水道,使水湿清泄而消肿,并能清热解毒。二药同用,还有一定的凉血通淋之功。本药之药力和缓,在治疗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淋闭尿血证中可起***作用,现多用于浮肿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配车前子
白茅根甘寒,为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品。车前子甘寒滑利,性善降泄既能利水道、消水肿,又能别清浊、导湿热。《本草正义》:“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于燥,又不粘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又能通淋闭而治溲血下血”。白茅根与车前子合用,能起协同作用,有较好的利水通淋、凉血止血之效。故凡水湿内停所致的小便不利、下肢水肿等证均可选用,尤宜用于湿热内停或水热互结所导致的尿少、尿痛及尿血的治疗。
配芦根
二者皆为甘寒凉润之品,均能入肺胃之经而具清热之功。茅根偏清伏热、凉血止血,又能益胃止渴、清热利水,且味甘而不腻膈,性寒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为治疗因热所致上、下诸失血之良药。芦根中空多液,偏清气分之热。既善养阴清肺、宁嗽止咳,又能清胃生津、止渴止呕。二药同用相须相辅,清热生津功强。其清热不伤阳,生津不恋邪,性平缓而不粘腻,故为甘寒清热较理想药对之一。临床广泛应用于多种热证,诸如温病高热烦渴、肺热阴亏、咳嗽咽干、胃热津伤、气逆呕哕,以及下焦伏热、热淋尿血等。二者鲜品入药,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二)白茅根的中药验方
(1)治吐血不止: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方》)
(2)治血热鼻衄:白茅根汁一台。饮之。(《妇人良方》)
(3)治鼻衄不止:茅根为末,米泔水服二钱。《圣惠方》)
(4)治喘:茅根一握(生用旋***),桑白皮等分。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圣惠方》如神汤)
(5)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哕者:茅根、葛根(各切)半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温饮之,啘止则停。(《小品方》茅根汤)
(6)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气:芦根、茅根各二两。细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之,得下,良。(《千金方》)
(7)治小便热淋:白茅根四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适冷暖饮之,日三服。(《肘后方》)
(8)治小便出血:茅根一把。切,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温频服。(《圣惠方》)
(9)治劳伤溺血:茅根、干姜等分。入蜜一匙,水二钟,煎一钟,日一服。(《纲目》)
(10)治血尿:白茅根,车前子各一两,白糖五钱。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1)治乳糜尿:鲜茅根半斤。加水2000毫升煎成约1200毫升,加糖适量。每日分三次内服,或代茶饮,连服五至十五天为一疗程。(《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12)治肾炎:白茅根一两,一枝黄花一两,葫芦壳五钱,白酒药一钱。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忌盐。(《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13)治阳虚不能化阴,小便不利,或有湿热壅滞,以致小便不利,积成水肿:白茅根一斤。掘取鲜者,去净皮与节间小根,细切,将茅根用水四大碗,煮一沸,移其锅置 炉旁,候十数分钟,视其茅根若不沉水底,再煮一沸,移其锅置炉旁,须臾视其根皆沉水底,其汤即成,去渣温服,多半杯,日服五、六次,夜服两、三次,使药力 相继,周十二时,小便自利。(《医学衷中参西录》白茅根汤)
(14)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水三升,煮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补缺肘后方》)
(15)治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黄汗:生茅根一把。细切,以猪肉一斤,合作羹,尽啜食之。(《补缺肘后方》)
(16)治血热经枯而闭:茅根、牛膝、生地黄,童便。煎服。(《本草经疏》)
(17)解曼陀罗中毒:白茅根一两,甘蔗一斤。捣烂,榨汁,用一个椰子水煎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18)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19)反胃,食肉即吐。用茅根、芦根各二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一次服下。
(20)肺热气喘。用生茅根一把,口咬细,加水二碗,煮成一碗,饭后温服。三服病愈。此方名如神汤。
(21)体虚水肿(小便不利,但饮水很多)。用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加水三升煮干。去茅食品。水随小便排出。
(22)五种黄病(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身体微胖,汗出如黄汁)。用生茅根一把,切细,和猪肉一斤同煨汤吃。
(23)小便热淋。用白茅根四升,加水一斗五升,煮成五升,温服。一天服一次。
(24)劳伤尿血。用茅根、干姜等分,加蜜一匙,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一天服一次。
(25)鼻血不止。用茅根研细,每服二钱,淘米水送下。
(26)吐血不止。用白茅根一把,水煎服。
(27)竹木入肉。用白茅根烧过研末,调猪油涂伤处。
白茅根的食用方法
(一)白茅根的常见吃法
白茅根瘦肉汤
材料: 猪肉(瘦)250克,白茅根60克,盐3克
制作过程
(1)将白茅根洗净,切段;
(2)猪瘦肉洗净,切块;
(3)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时,调味即可。
小帖士
(1)清热生津、利湿退黄;
(2)急性黄疸型肝炎属淡热者,症见面目俱黄,色泽鲜明,小便不利,色如浓茶饮食减少,亦可用于泌尿系感染而属湿热***者;
(3)白茅根如用鲜品,效力更佳;
(4)鲜品的用量以90-120克为宜;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本汤
胡萝卜竹蔗茅根瘦肉汤
制作材料:胡萝卜250克,甘蔗150克,白茅根120克,猪肉(瘦)120克:盐3克
制作过程:
(1)胡萝卜去皮、蒂,切厚件,用水洗净。
(2)竹蔗(甘蔗)去皮,斩段,劈开。
(3)茅根,瘦猪肉用水洗干净。
(4)将以上全部材料,放入已经煲滚了的水中。
(5)用中火煲3小时。
(6)以少许细盐调味,即可以饮用了。
小帖士
(1)胡萝卜解毒,透疹,竹蔗又可以清热,润燥,茅根清热,凉血,利尿,加上营养丰富的瘦猪肉,此汤具有清热利尿,润燥解毒的作用。
(2)出水痘的小孩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也可用此汤给小孩子饮用作食疗。
白茅根竹蔗煲猪骨
主料:(鲜)白茅根30克、竹蔗100克、猪骨100克(1人份)
做法:白茅根洗净,浸泡;竹蔗洗净,切段;猪骨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200毫升(为5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加入适量食盐即可。
点评:作为凉血类中药的白茅根,虽性寒凉,但味甚甘,可清热凉血,生津止渴。而竹蔗是甘蔗的一个品种,其性寒味甘,常为广东民间调味降火之食材。中医认为它有清热润肺、健肝养脾、生津解毒的功效。总体来说,这款药膳不伤干燥,又不粘腻,清润鲜甜,并能清热消滞生津,是比较适合夏季保健的靓汤。
适用人群:在暑热天,出汗较多、口干口渴、唇干咽燥、心胸烦热、尿短尿黄的人群最适合饮用这款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白茅根和竹蔗都比较寒凉,因此,脾胃虚寒,小便多者应慎服。
白茅根甘蔗甜饮
原料:白茅根1两,甘蔗250克。做法:将甘蔗洗净切片,白茅根洗净放入锅中。锅中加水以盖过药材为宜,浸泡10分钟后大火煮沸,改小火煮20分钟,去渣取汁。药膳功效:本品清热生津、消暑止渴,特别适于经常口渴的人,暑热引起虚火上升,流鼻血或尿少,色深黄等患者饮用。但脾胃虚寒、拉肚子者忌饮。
鲜白茅根猪肝汤
[材料]鲜白茅根100克、猪肝150克、生姜3片。
[烹制]鲜白茅根浸泡,洗净;猪肝漂洗净,切为薄片,用生粉、生油、生抽各1小汤匙拌腌均匀片刻。在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和鲜白茅根,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0分钟,弃鲜白茅根,并把药液放入铁镬内,下姜片,再滚沸后下猪肝,滚至刚熟,调入适量食盐、少许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另外此汤还可作为肝癌患者的***治疗汤品。
功效:鲜白茅根猪肝汤鲜美清香可口,有清热、养肝、疏泄之功,且男女老少皆宜。
白茅根雪梨猪肺汤
[功用]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凉血、助消化。用于秋季身体燥热、流鼻血、咳嗽,或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痰稠黄浓、喉痛、声音嘶哑、唇舌干燥、便秘。又适宜肝炎、肝硬化、气管炎及肺炎患者饮用。
[用料]鲜白茅根200克,雪梨2个,猪肺1副,陈皮5克。
[制法]
(1)猪肺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捞起冲洗干净。
(2)雪梨切块,去心和核,白茅根切短。
(3)陈皮用水浸软,与猪肺、雪梨、白茅根一齐煲,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
(二)白茅根清火茶五款
茅根银花茶
取鲜白茅根40克,金银花20克。在锅内加1000毫升冷水,放入两药煮沸,去渣,再加冰糖20克调味即成,日1剂,频饮。本方可清热解毒,疏咽利喉,对******冒、急慢性扁桃腺炎、牙周炎等有良效。
茅根丹皮茶
取鲜白茅根30克,丹皮、防风各10克,放入锅中,加冷水500毫升,煮沸,去渣即成。日1剂,早、晚餐前分开饮用。本方可清热凉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热感冒。
茅根藕节茶
取鲜白茅根30克,藕节15克,放入锅内,加冷水500毫升,煎沸后,去渣,代茶常饮。本方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可防治因上火所致的鼻出血。
茅根荸荠茶
将荸荠50克洗净切碎,取鲜白茅根50克,一同放入500毫升开水中,煮20分钟,去渣,加白糖适量即成。日1剂,分2次饮用。本方可清热化痰,生津止渴,潜阳利尿,对上火引起的头晕、咳嗽、口渴、尿黄有良效。
茅根甘蔗胡萝卜茶
取鲜白茅根50克,甘蔗500克(切段),胡萝卜1根(去皮,切小块)。将1000毫升冷水煮沸后,放入上三种材料,大火再煮20分钟,转小火煲1—2小时,去渣,即可饮用。每饮200毫升,日饮2—3次。本方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泻火润肺,尤宜于青壮年、儿童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白茅根虽可“灭火”,但其性寒伤阳气,不宜久用、大量用。
白茅根的副作用
不良反应
服药期间除个别有轻微头晕或恶心外,未见不良反应。
毒副作用
家兔灌服煎剂25g/kg,36小时后活动受抑制,运动迟缓,呼吸增快,但很快恢复。静脉注射10-15g/kg,则出现呼吸增快,运动受抑制。1小时后逐渐恢复,剂量增加至25g/kg,6小时后死亡。
食用禁忌
忌:
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本草经疏》:因寒发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并不得服。
《本草从新》:吐血因于虚寒者,非所宜也。
宜:
急性肾炎,急性肾盂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感染者宜食;咯血,鼻出血,小便出血者宜食;高血压病人宜食;急性发热***人烦热口渴者宜食;急性传染性黄疸肝炎者宜食;小儿麻疹者宜食。
白茅根做法注意:白茅根忌犯铁器。切制白茅根忌用水浸泡,以免钾盐丢失。
识别真***白茅根
白茅根又称茅根、茅草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在全国几乎都有分布,多生长在路旁、山坡、草地上,每年春、秋***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洗净,晒干后,揉去须根及膜质叶鞘即可入药。其性寒,味甘,入肺、胃、小肠经,常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小便不利、水肿、黄疸等症。
市场上有以同科植物白草的干燥根茎冒充正品白茅根。这种伪品外观上与正品白茅根酷似,都呈细长圆柱形,有时具分枝,表面乳白色至黄白色,有纵沟及微隆起的节痕,体轻,质略脆,不易折断。唯一的区别是断面:真品白茅根断面纤维性,中心黄白色,并有一小孔,其***有一轮小孔,如“车轮”状,外圈与中心极易剥离;而伪品白草断面中央有白色髓,有时中空,皮层较窄,无“车轮”状空隙。仅从这点就可分辨白茅根的真伪。
上一页 全文完(共 22515 字)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