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豆本豆被曝库存积压严重好多经销商不想干了
3月29日,达利食品发布2022年财报,报告期内实现收入199.57亿元,年内净利为29.9亿元。其中,豆本豆豆奶产品表现令人瞩目。
豆本豆自从2021年开始作为豆奶行业排名第一的领军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得益于品类教育成果的逐步释放、产品生态的进一步丰富和渠道网络的不断完善,豆本豆持续引领产业发展,乘健康之风打造植物营养新标杆。2022年,销售收入上升0.9%至人民币22.66亿元。
经销商管理方面,通过合理利润分配引入优质经销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商超、餐饮、学校、便利店等多元化网点覆盖,销售质量不断提升。
一方面,销售良好且节节攀升;另一面,经销商库存高企的呼声此起彼伏。究竟哪一面更真实?
据小编了解,3月杭州、吉林多名经销商爆料称,某品牌库存积压严重,而厂家方面却没有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
杭州一名经销商透露,其自2019年12月起与该厂合作,前期进货款超过100万元。由于此产品积压严重,向终端市场流动缓慢,且保质期只有9个月,不得不从去年9月开始进行低价促销,预估损失达20万-30万元。
另外一名经销商称其有超过7成的货还压在仓库内,仅有2成左右的产品流向消费者。
另据媒体报道,吉林一名经销商也有2000多件货压在仓库里,最终过期。
经销商的苦只有经销商自己知道,好多经销商接了新品非常努力的做市场,市场刚有点起色就被厂家给整死了!压货式营销,压死经销商。
上述情景就是“压货式”营销的真实写照!是我们众多厂家,包括品牌厂家所犯下的严重性错误。压货式营销简单的说:就是以结果论英雄,只关注销量结果,不重过程,简单粗暴式通过转移库存达成考核指标。从营销角度来讲,压货式营销不在营销范畴,而只是一种歪曲的销售行为。就是这种歪曲,湮灭了新生代营销人员觉悟营销真正内涵的积极性;坑了多少优质经销商的钱财;消费者掏同样的钱,却享受不到可靠的产品。
可以见得,压货式营销危害性极大,在营销界造成了恶劣的后果。作为营销界的一员,不忍心看到这一幕幕,有必要给各位提个醒,望走正确的营销道路,避免重蹈覆辙。
一将功成万骨枯!
市场做起来后,谁可以干掉你
1、厂家业务员。为了完成任务,根本不在乎你的死活。不好卖的产品夹带着捎给你,不进货根本行不通。
2、其他经销商。稍微送送礼,拿一个回扣,辛辛苦苦做起来的市场,该收获的时候,经销权就莫名其妙没了。
所以,经销商做不大,赚不到钱,很辛苦。做大了,又要装孙子,任凭摆置。真真不容易,摊上一个好厂家,比TM烧高香都要享福。
各种问题汇聚在一起,在这一道道的绳索之下,经销商的生存空间不断的被收缩,不断的被限制。那种窒息的感觉变得越加的强烈。但是,每一次反抗,面对的都是各方面的反抗。厂家扬言换经销商,不打款进货以前的费用就申请不下来,商超不要你的货,终端退货,不结款。最后经销商只能在“上吊绳”上被越套越紧,无法挣扎,无法解脱。
豆本豆是哪个公司的?
豆本豆是达利食品集团的。
2017年达利食品集团推出了豆本豆,定位为国民营养好豆奶,2019年其战略升级为科技造就好营养。
达利食品集团介绍:
达利食品集团总部位泉州。1989年9月创办了第一家生产厂,开始了励志和自强不息的创业历程,把企业逐步做大。1998年跨出省界,在成都开办第一家分公司,自此达利集团踏实而又坚定地开始向全国迈进,陆续在全国各地投资建厂,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达利食品集团拥有的达利园糕点类、好吃点饼干类、可比克薯片类三大品牌500多个品种产品,已被公认为休闲食品的领导品牌。2007年,集团全面推出和其正凉茶、优先乳蛋白饮料、青梅绿茶八大品类、二十多个品种的饮料产品,2017年推出了豆本豆豆奶饮料。
达利食品集团通过全国6000多个经销商和90000多个销售网点畅销国内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每个角落,终端渠道占有率超过85%,并出口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稳定的营销网络,不仅赢得了市场,带来了效益,更获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和业界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