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海胆是海底荒漠化“元凶”日媒它大量繁殖海藻林被大片破坏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当人们提及“荒漠化”时,往往会联想到陆地上的大漠和戈壁,但事实上“荒漠化”也会发生在海底。据日本《朝日新闻》12日报道,海藻林减少导致的海底荒漠化正成为困扰日本的难题,而它的成因竟与一些意想不到的动物息息相关。
报道称,一种观点认为,被称为“海藻克星”的海胆是海底荒漠化加剧的“元凶”。海胆虽是一种高级食材,但它大量繁殖的后果是海藻数量大幅减少,海藻林被大片破坏,从而造成海底荒漠化。
另一种与海底荒漠化间接有关的动物是海獭。海獭主要以海胆为食,由于进食量大,海獭经常遭到渔民的驱赶和捕杀,而海獭数量的减少又会令失去天敌的海胆泛滥成灾,它们加速啃食海藻根部,破坏海底生态。海獭的栖息地通常都生长着茂密的巨藻,海獭通过捕食海胆为巨藻提供保护。巨藻能吸收海洋中的二氧化碳,降低海洋酸化。研究显示,有海獭生活的区域,海藻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要远远高于没有海獭的区域。(李晓)
海藻森林的天敌是哪些生物
海藻森林的天敌是:海胆、蟹、鲍鱼。
它们大量摄食褐藻,对海藻森林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蟹、鲍鱼和其他软体动物也会破坏海藻森林。海胆是嗜吃海藻的无脊椎动物,而且吃光海藻后,它们会进入休眠状态,等待新的海藻长出来。
海藻森林主要由海带目的大型褐藻所构成。巨大海藻森林分布于北美太平洋沿岸海域,在涌升流丰富营养盐的滋润下,巨藻可长于60米以上,叶片基部的气囊,使海藻能向海面上延伸,形成巨大海底森林景观。
海藻森林的用处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海藻“森林”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由巨藻和其他大型藻类组成的海洋丛林具有快速生长能力,具有高效的碳封存能力。作为海洋“清道夫”的海藻,在充满二氧化碳的酸性环境中更加顽强。
能改善威胁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酸化、脱氧以及其他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洋问题。海藻不仅能中和环境中的酸化和脱氧反应,吸收多余营养并为至少77个国家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还能够被加工成生物燃料。有研究表明,在牲畜饲料中添加海藻,最多可减少70%由牛和其他牲畜打嗝而产生的甲烷(全球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海藻还可取代石油基肥料,作为农业土壤的添加剂。
以上内容参考:搜狗——海藻森林的天敌是哪些生物
哪种动物是海藻的天敌
海藻森林最大的天敌是海胆。
海胆是一种以海草为食的无脊椎动物,吃完了海草,就会陷入沉睡,直到新的海草生长。
海胆(Echinoidea)是棘皮动物门下的一个纲,是一类生活在海洋浅水区的无脊椎动物。主要特征为体呈球形、盘形或心脏形,无腕。内骨骼互相愈合,形成一个坚固的壳,多数种类口内具复杂的咀嚼器,称亚里士多德提灯(Aristotle’slantern),其上具齿,可咀嚼食物。
消化管长管状,盘曲于体内,以藻类、水螅、蠕虫为食。多雌雄异体,个体发育中经海胆幼虫(长腕),后变态成幼海胆,经1-2年才达性成熟。可分为规则海胆亚纲和不规则海胆亚纲两个亚纲,22目。生种900多种,分隶于225个属。中国已知约100种,化石种约7000种。
海胆是什么东西?海胆是动物还是植物?
海胆一般人都没怎么吃过,纵使吃过但是搞不清楚海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那么,海胆是什么东西?海胆是动物还是植物?
海胆是什么东西
海胆是一种无脊椎动物,有八九百种。在遥远的过去(古生代和中生代),它们有很多种类,发现的海胆化石就多达5000种。海胆有一层精致的硬壳,壳上布满了许多刺样的东西,叫棘。这些棘是能动的,它的功能是保持壳的清洁、运动及挖掘沙泥等。但是海胆不能很快的移动自己。除了棘,海胆还有一些管足从壳上的孔内伸出来。这些管足的功能并不一样,如摄取食物、感觉外界情况等。海胆的壳其实是由3000块小骨板形成的。
不同种类的海胆大小差别悬殊,小的仅5毫米,大的则达30厘米。海胆的形状有球形、心形和饼形。它们生活在世界各海洋中,其中以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域的种类最多。从浅水区到7000米的深水中都有。它们都在水底或泥沙里栖息。不同的海胆吃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吃海藻和其他小动物,有的则吃沉积在海底的脏东西。这主要取决于它们所在的环境,因为它们移动起来很不容易。海胆分雌雄,但外形上很难看得出来。它们的生殖过程很有趣,喜欢聚在一起,当一个海胆产卵或放出***时,其他的海胆便会受传染似的一起放出卵或***。
海胆是动物还是植物
海胆(sea-urchin),又称海肚脐、刺海螺,大连人称刺锅子,属棘皮动物门、海胆纲、海八珍之一,为暖海底栖种类,生活在潮间带以下的岩石中和珊瑚礁底,白天潜伏于海底,夜间出来活动,依靠管足和棘在海底爬行,以腹足类和其他棘皮动物及各种海藻为饵。雌雄异体,繁殖期6-8月,体外受精,受精卵从细胞分裂,胚胎发育到幼海胆,需30天左右,要经过3次变态。
我国沿习见的有4种:
马粪海胆:体呈半球形,直径3-5 gm,呈棕灰色,体表密生短棘,分布在辽、鲁、浙、闽。
细雕刻肋海胆:体呈高圆锥状,直径4cm,大棘扁平,在黄褐色的底子上带有紫红色的横斑,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
北方刻肋海胆:壳较低矮,大棘浅灰黑色,无紫红色斑纹,仅基部黑褐色,分布在辽、鲁、浙。
大连紫海胆:又称光棘球海胆,体呈半球形,直径8-13cm,重可达100-250g,紫褐色或紫黑色,棘大小不等,大棘粗壮,长可达3cm,分布在黄、渤海,大连盛产,价昴,每只50-70元。
营养分析
海胆黄含有的蛋白质由17种氨基酸组成,不但品质好,而且量大。每百克海胆黄含蛋白质20克,此量几乎为鸡肉、瘦猪肉、鱼类和蛋类食品蛋白质含量的两倍。脂肪含量是7.2克,其中主要是对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糖含量是14.9克。矿物质钙、磷的含量极为丰富,分别是475与456毫克,比牛奶高得多。除此之外,海胆黄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 A、维生素 D与其他多种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