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广元市史志人才专家王林乐蜀道一条开放的文化的精神向上的路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刘彦君谢杰刘彦谷闫雯雯见习记者马晓玉广元摄影报道
穿秦岭,越巴山,贯古今。蜀道,一条从关中平原穿越秦岭、翻越大巴山到达四川盆地的大动脉。开通于先秦,开辟于汉魏六朝,兴盛于隋唐两宋时期,完善于元明清。
以牧马立国的秦人先祖从这里出发,一路向东,合六国,统华夏;楚汉之争,刘邦麾下大将韩信“明修栈道”,另遣奇兵从这里“暗度陈仓”,一举平定三秦大地,成就大汉王朝之基;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在这里留下出师未捷的千古遗恨。
蜀道,究竟是条什么样的道路?在历史上有哪些作用?
广元市史志人才专家王林乐图据网络
69岁的广元市史志人才专家王林乐,自幼奔走于剑门蜀道之间,与蜀道文化结缘近三十年。整理完案头的剑阁史志材料,王林乐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蜀道从开辟以来,就是一条统一的路,对外开放的路,文化的路,精神向上的路。”
蜀道是一条统一、对外开放的路
“自开通、开辟伊始,蜀道,就穿越山川,跨过河流,给予人们相互交流的便捷。”手持折扇,王林乐在空中虚画出“北四南三”组成的古蜀道。
广义的古蜀道是一个交通体系,巴蜀大地,崇山峻岭雄峙,古人打通道路以通四方。狭义的古蜀道则专指“秦蜀古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翻越秦岭、巴山,途经众多雄关险隘。
在漫长历史时期里,蜀道是中国历代王朝政治中心通往西南地区交通的要道。继而,蜀道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军事通道。
“尤其是金牛道开通后,将粮食主产区关中、汉中、成都三大平原连在一起,形成国家统一的物质基础。”王林乐说,早在秦国,便是依凭蜀道串联起来的优势,积聚力量,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
王林乐介绍,纵观《战国策·秦策》《史记·项羽本纪》《蜀道易》《四川交通史志稿》等史料文献,“依托蜀道,将成都为代表的天府之国与关中地区、汉中地区联通,将古代几个最富饶的地区连接起来,为中国古代盛世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蜀道连接了南北丝绸之路,为古代中华多族群、多区域、多元化文明的形成,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产生及发展巩固繁荣,都有重要价值。”
王林乐以南方丝绸之路为例进一步谈到,由于流通的丝绸制品,很多都是蜀地生产,这让蜀地成为古代中外文化流动的核心地带。南方丝绸之路是不同历史时期四川、云南、***等中国南方地区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通道,包括有名的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等。不管东线、中线、西线,起点都是四川。
“蜀道,不仅是巴蜀的,更是国际的,是历史留下的珍宝。”王林乐感慨,隋代统一中国后,凿成和疏通大运河。这些现在都已经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与金牛蜀道相比较,都江堰、长城、大运河都分别晚了60年、95年、900多年。”
蜀道是一条文化的路
手中折扇一挥,墨香萦绕,王林乐又讲述起一段蜀道文化故事。
“历史上富饶美丽的巴蜀,不仅令帝王将相在中原动荡时经蜀道奔向成都,也吸引着文人墨客由此竞相入蜀。”
“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王林乐介绍,蜀道上第一次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学术***是汉文翁化蜀。
文翁,西汉景帝时蜀郡太守,广立官学,招属县子弟就读,免其徭役,优者录用,蜀地因而文教大盛,闻名于世,史称“文翁化蜀”。“文翁之化”及其显著成效,是中国古代行政史、文化史、教育史上的大事,文翁贤名也在蜀道上传颂。
“当时,文翁在成都修学宫,也就是有名的文翁石室(成都石室中学前身),自此蜀地学风大振。”讲起这些历史,王林乐信手拈来。
从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等“初唐四杰”,到盛唐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晚唐的高适、岑参、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李商隐等相继掀起“天下诗人皆入蜀”的时潮。王林乐讲述,“历代诗人们以锁钥西南的雄关、怪石嶙峋的古道、云环耸翠的皇柏、铁马秋风的战场为比物托兴、宣叙咏叹的主题,留下了海量的精美诗文。”
“此外,蜀道上还留下了蜀道石刻、蜀绣、蜀锦等许多文化遗迹,数量众多,题材丰富,都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王林乐看来,蜀道延续至今,已是一种文化象征。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也承载了无数文化人士的梦想和情感。
“如今,蜀道也成为文旅地标,吸引众多游客探寻蜀道历史,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蜀道是一条精神向上的路
“蜀道文化作为巴蜀文化重要组成,以其敢为人先,也能为人先的精神内在特质,辉耀巴蜀,见证中国人的奋进与执着。”曾在广元市剑阁县委党校任常务副校长的王林乐,常将蜀道归纳为几个精神来寓示党员干部。其中,他最常提到的便是剑门蜀道的攻关精神、翠云廊古柏精神。
“蜀道蕴含的军事思想吸引诸多专家学者研究,而对当下来讲,蜀道的攻关精神就是时代新韵。”王林乐的课堂上,无数次提及要以历代兵家智取剑门关的智慧去克服前进中的种种困难。“如果把剑门关作为前进路上的障碍,我们将面临无数的关卡。但是任何时候:路,总比关多;办法,总比困难多……”
王林乐是都江堰人,6岁时随父辈来到广元。从小喜欢听故事、听川剧的他,半个世纪的时光都在剑阁生活,在剑阁工作,在剑阁做研究。
剑门以险著称,蜀道以幽见长。其中,翠云廊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
“古柏并不难见,一根可以是无名之辈,但剑阁7803株古树,则成就世界奇观。”在王林乐看来,蜀道翠柏扎根贫瘠山区,历尽雷劈火烧、风吹雪压,却依旧倔强挺立、昂首向上,用一股无声的力量引领众人精神向上。
沿着这条向上的路,蜀道的未来,无限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