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汉中多道美食上了央视
探索五千年历史,寻觅十三朝美食
大型人文美食4K纪录片
《千年陕菜》
已于1月22日至29日
(大年初一至初八)
在CCTV2首播
该纪录片***用8K全流程制作
将“品陕菜美味颂千年文化”这一主题
转化为《宴席之道》《老店心传》
《一方招牌》《面食之都》
《千般“馍”样》《凉皮江湖》
《邻家风味》《古韵今风》八集内容
展现古都宫廷珍馐、市井街角小吃
百姓餐桌菜品等多种美食
多线索勾勒陕菜流转千年的味道和
绵长的历史文化
其中
汉中热面皮、原公杂烩汤等
多道汉中地道美食
分散在纪录片里
小伙伴们有没有看到?
没看到纪录片的也不用遗憾
贴心的汉小布
已经帮大家搜罗好了
一起看看
记录片中的汉中美食
1
\汉中热面皮/
hanzhong
汉中面皮,是汉中市的一道特色小吃;相传该菜品的历史始于秦汉时期,做法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儿,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味精、精盐、醋、酱油、蒜泥水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
因当地多热食,也称“热面皮”,亦可置于通风处降温后凉拌(当地称冷面皮或凉面皮)。配菜(底垫子)主要有黄豆芽、土豆丝、黄瓜丝、胡萝卜丝等,口感软糯,香辣。不需即时食用时还可以晾干后油炸食用。也有烩,炒等吃法。
汉中面皮一般***用米浆为原料,偶尔也用面粉直接调浆(当地称“面面皮”),或在米浆、面浆中混入土豆淀粉或红薯淀粉增强韧性,未强调“面面皮”的均为米浆制作。
2
\原公杂烩汤/
hanzhong
城固“原公杂烩”,又称“全家福”“大团圆”,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现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菜味独特制作精细,汤味酸香可口。它是由底垫(放在汤碗下面的食材)、面子(漂在汤碗上面的食材)和汤三部分组成。底垫用料有酥肉、滑肉、丸子以及和炸豆腐、粉丝(粉墩)、木耳等,食材可谓是相当丰富!面子是这道菜的精髓,最为讲究,它由上好的鸡脯肉剁成肉泥,加入鸡蛋清、玉米淀粉,精盐等调料,经过剁,搅拌,蒸烫等工序纯手工制作而成,做出来细腻Q弹、口感丰富。待面子和底垫准备好就可以装碗入笼蒸了,一般最少需蒸三个小时以上,这样蒸好的原公杂烩才入味。汤底是用老母鸡和猪排骨熬煮而成,厨师用矫健的身手迅速翻扣在大汤碗里,然后撒上葱花蒜苗或香菜、菱形蛋皮,清汤一浇,再滴上几滴香油,清香四溢,热气腾腾,不由让人垂涎欲滴。
3
\西乡熬菜/
hanzhong
熬菜在汉中是一道家常菜,有的地方也叫炖菜,是指将几种完全不同的菜放在一起烹饪,熬炖中各种菜相互沾光借味,杂而不乱,多却不琐碎。西乡熬菜是汉中的传统家常菜,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做。因其蔬菜多,不油腻,味道醇厚,四季皆宜,因此深受汉中人民的喜爱。
4
\西乡牛肉干/
hanzhong
西乡牛肉干,是汉中市西乡县特产,也是西乡县传统名贵的***风味食品,于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西乡牛肉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牛肉干呈咖啡色,精肉呈桃红色,切面有光泽。食之芳香可口,咸淡适中,酥而不绵,余味悠长。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87%以上。便于携带,久储不坏,也能补脾益气,益五脏,养精血,强筋骨,素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来源:汉中日报编辑:燕子审核:临风
点击在看,转发周知↓↓
这些过年的美食,都是人间至味!">汉中这些过年的美食,都是人间至味!
高高挂在门前的***和爆竹声里,洒落一地的便是中国年暖暖的幸福。餐桌上盛满醇香的亲情家宴,是家人团聚的温情,也是在外游子忘不了的家乡味。
无论此刻的您是否和家人团聚,春节的仪式感还得有,希望这些美食能给您带来幸福的记忆。
佳节良辰正当“食”,这个春节就随小游感受下汉中人舌尖上的“年味”吧!
1、热面皮
每种食物都藏着生活的欢欣,每道风味都含着团圆的幸福。热面皮是汉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名片,具有白、薄、光、嫩、柔、韧等特点。热面皮色泽鲜亮,趁热吃口感软糯,香辣味美,放凉后食之爽口,配以豆芽等辅菜凉拌十分下饭,作为汉中人每日必吃美食,面皮在过年时也常做为一道菜品被端上餐桌。
2、 菜豆腐
菜豆腐制作历史悠久,是汉中人十分喜爱的特色小吃,菜豆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食之酸香清爽,养胃可口。过年吃多了大鱼大肉,来一碗清爽的菜豆腐,开胃又解腻~
3、麻辣鸡
当“年味”越来越浓,人们想念的不仅是阖家团圆时的喜悦,还有记忆中品尝熟悉美食的幸福与满足。麻辣鸡是宁强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色泽鲜艳,麻辣鲜香,肉质细嫩爽滑,作为汉中人新年常吃的一道凉菜,麻辣鸡以其独特的魅力俘虏了众多吃货~
4、腊味
“腊味”是耐人咀嚼的“家味”,也是时间和烟火熏陶的味觉记忆。腊味飘来时,岁月留下的风味也愈来愈醇厚。“腊味飘香,年味渐浓”,进入腊月后,年的气氛就更加浓烈了,这时候一定少不了汉中人过年餐桌上的“主角”——腊味。年底杀的年猪,大刀阔斧的被劈成大块,挂在房梁上,足足从年头吃到年尾,肥肉晶莹剔透,瘦肉朱红艳丽。阳台窗外那一抹腊红,最是人间烟火味。
5、卤味
要说过年的仪式感,少了卤味可不行。浓郁的年味,早就从汉中人的卤肉卤鸡里飘香四溢而来。在儿时的记忆中,过年时,饭桌上大人们推杯换盏,一定少不了香气扑鼻的卤味,长大后,卤味便成了最难解的乡愁。汉中的卤味多以红卤为主,煮好后色彩浓重,香味浓郁,是过年必备下酒下饭神器。
6、八大碗
留坝地处秦岭南麓,面巴蜀而背秦川,是南北人文荟萃之地,创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佳肴,留坝八大碗便是其中翘楚。所谓“八大碗”,源于流水席,重要节日、生诞寿辰、婚丧嫁娶等日子都少不了它,在留坝人的年夜饭中稳稳占据c位。
7、麻辣鲜鱼
汉中麻辣鱼以褒河鲜鱼为代表,广为人知,它以草鱼、鲢鱼、黄辣丁、鲤鱼为主,再配上粉带、豆芽、豆腐、魔芋等新鲜食蔬,佐以调料,烹饪出麻辣鲜香的的麻辣鱼,鱼肉肉质嫩滑、醇香辛辣、香辣不腻、鲜美无比,深受汉中人喜爱。春节吃鱼讨个“年年有余”的好彩头,新的一年一切顺利,生活富足。
8、原公杂烩
原公杂烩是汉中独具特色的一道菜品,由面子、底垫和汤三部分组成,有荤而不腻、清香爽口、咸中有酸、香中有辣、五味俱全、色艳味鲜的特点。为汉中人年节宴会必不可少的硬菜。一碗热腾腾的杂烩汤菜,肉眼可见是丰盛,扑鼻而来是香味,一碗下肚是舒坦,汉中人过年必不可少的美味记得安排上哦。
9、泡姜鸡
在汉中南郑可以品尝到风味独特的泡姜鸡。主要食材来自原生态农家放养的土鸡,配上小土姜、酸萝卜、小米辣,加入三十多味名贵中草药翻炒炖煮烹饪,入口后鸡肉是香中带酸,酸中带辣,辣中又带香,美味在唇齿间流转,惊艳味蕾。过年的餐桌上怎么能少了这样一道硬菜?
10、佛坪三香
舌尖上的眷恋是浓郁的乡愁,儿时最温暖的记忆往往来自老家厨房的灶台。佛坪三香是当地特色菜,在佛坪家喻户晓,历经百年久传不衰,颇负盛名。将肉、蛋、萝卜及多种蔬菜镶嵌,揉捏在一起,口感爽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吃到的每一口都是温暖和满足~
吃的是美食,品的是年味,等的是归人!年味最是故乡浓,那些氤氲在家里的炊烟和香气中,饱含记忆的美食唤起的年味其实从未离开。家乡那些看不够的美景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也都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和心底。正是如此,让我们不论走多远,都会记得回家的路。
一句“过年了”足以胜过万语千言,勾起你记忆里的家乡“年味”,这便是人间至味!
汉中必吃的十大美食
汉中必吃的十大美食有:汉中面皮、菜豆腐、石门麻辣豆瓣鱼、锅贴、浆水面
、宁强麻辣鸡、西乡酸辣子、略阳罐罐茶、红豆腐、宁强核桃馍。
1、汉中面皮:是汉中的一种特别受欢迎的美食之一,做法: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依据个人口味调入佐料。
2、菜豆腐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配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吃起来非常美味。
3、汉中锅贴看起来非常像花卷,做法:锅里放少许油。做时将发好的面擀成薄面片,里面抹上“油、盐、花椒粉”等作料,再卷成长细的卷,把这样“卷子”并排放进大锅里面。
4、汉中的浆水面要用人工擀制,使之叶宽,条长,片薄。将煮熟的面条入碗,调上浆水菜的潲子,浇上辣椒红油,浆水面即成。
5、石门麻辣豆瓣鱼被誉为陕南一绝的石门麻辣豆瓣鱼,见长于活鱼快做,鱼鲜肉嫩入味爽口,红油漫浸柔辣不腻,麻中透香回味悠长。
6、宁强麻辣鸡相传最早出自王婆夫家前辈所雇一成都厨师之手。
7、酸辣子吃起来香辣清脆。生吃越嚼越香,是一道很好的下酒菜。熟吃时,炒肥肉瘦肉、鱼虾。魔芋豆腐、青菜、洋芋等也放进酸辣子,别有风味。
8、罐罐茶是略阳县的传统茶点,有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其中面罐茶后者最具特色,用小罐盛水,放入茶叶,置火上煮熬,边煮边放入面糊加清油,调以茴香、藿香、生姜、食盐、核桃、肉丁、鸡蛋花等调味品及佐料。清早或客来时,以早点搭配饮食,提神暖胃,爽口宜人。
9、汉中人几乎家家都会制作红豆腐,红豆腐色泽鲜艳,内为乳白色,质地松软、细腻,味道醇厚、咸辣适中、清香爽口。在汉中,红豆腐虽然不是餐桌上的主菜,但确是广受大众欢迎的下饭菜。
10、宁强著名风味美食“王家核桃馍”,此馍小如瓷盖,色橙黄,味浓郁,人口香酥,尤难得者为放置累日逾旬色味如初。
相关资料:
以上十种美食不存在排名,仅为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