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七夕会美食 | 爱“粉”说
人道是“南粉北面”,南方人爱吃米粉,就和北方人爱吃面食是一样的。
在我所生活的小城,走进任意一家早餐铺子或是小吃店,都能看见米粉的身影。米粉的种类繁多,可小城人最喜欢的是一种细粉,其次是晶莹剔透的薯粉。米粉的吃法多样,可蒸可煮,可汤可炒。
我从小吃着米粉长大,对于吃米粉还有些上瘾。每到一处,我总想着在街边的小吃店里,吃上一碗当地特色的米粉。大部分小店里的米粉,都是已经压制多时的现成米粉,但我见过讲究的食客,吃粉也要赶个新鲜。他们通常喜欢吃现压的粉条,直接入沸水煮几分钟,捞起出锅后浇上一勺猪骨汤,最后淋上一小勺香辣的卤水,撒上葱花,简单却香溢四射,鲜美无比。
我在赣北地区吃过炒粉,那边的炒粉使用的是当地所产的粗米粉,粉条细嫩而且久炒不碎,吃起来爽滑劲道,令人回味无穷。在某些地方,人们喜欢在煮米粉时配上牛杂,人们管这叫“牛杂粉”,酥烂鲜香的牛杂与清香的米粉融为一体,别有一番风味。也有些地方爱配牛肉或羊肉,这样的粉则称之为牛肉粉、羊肉粉。
在广州,我吃过干炒牛河。所谓“牛河”,就是牛肉配河粉。干炒无需加水,亦不用勾芡,讲究的是一个“快”字。将嫩牛肉炒至半熟起锅备用,另起油锅炒干蔬菜后下河粉及调料快炒,最后加入牛肉炒匀出锅。干炒的河粉香味浓郁,可谓重口,但不变的是河粉那韧滑而细腻的口感。
炒河粉看似简单,要做好却并不容易,甚至有人说,简单的炒河粉是检验一个粤菜师傅水准的试金石,师傅技术好不好,炒一盘河粉便知。炒河粉翻炒要迅速、调味与火候也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最重要的是,炒出来的河粉要“镬气”十足,才能堪称“完美”。
这两年,我又爱上了吃螺蛳粉。我曾在街头吃过正宗的螺蛳粉,螺蛳粉的灵魂是酸笋,粉的酸臭味正由此而来。不过酸笋香而不腐,闻着虽臭,但吃起来极香,也让螺蛳粉的味道更耐人回味。当螺蛳粉上桌时,碗里的配料令我眼花缭乱,除了酸笋、花生、腐竹外,还有鸡爪、卤蛋、卤豆腐等。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勺螺蛳肉。
闻到螺蛳粉的香时我已垂涎欲滴,吃一口米粉,软韧爽口,奇特鲜美的螺蛳汤已经渗透进了每一根粉条当中,清而不淡、辣而不火、香而不腻,那碗螺蛳粉真令人欲罢不能。可以说,吃螺蛳粉简直就是嗅觉、视觉、味觉上的多重冲击,怎一个“爽”字了得!
此外,我还吃过重庆的酸辣粉,味道浓郁,大概就像重庆人的性格那般火辣,吃起来不住冒汗,感觉酣畅淋漓、欲罢不能。我还喜欢云南的过桥米线、湖南的牛肉粉、铅山烫粉、遵义羊肉粉……每个地区,都有着独具特色的米粉。每个地方米粉的风味,似乎也都与当地人们的性格有关。我爱米粉,无论其做法如何,都改变不了我的热爱。每天早上,煮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加上一勺卤水,再撒上一把葱花,美好的一天便开始了。(邱俊霖)
七夕节传统美食介绍
导语:大家都已习惯在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那七夕节会吃什么特色美食呢?色泽金黄、香脆甜蜜的巧果便是七夕的应节食品。在中国情人节当天,来点巧果、巧芽面,还能给爱情添点特别调味。吃罢,若感口干舌燥,不妨能喝几口王老吉,有助于预防上火。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夕节传统美食介绍,欢迎大家参考!
精美巧果动手做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传说每年这一天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相会,因此,当天又被视作中国的情人节。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饮食习惯不同,七夕节的饮食风俗也不尽相同,但都在节日当天吃巧果。巧果主要材料为油、面、糖、蜜,早在宋朝时便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其种类繁多,样式各异,但大致做法万变不离其宗:将白糖熔成的糖浆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用刀切为长方块,折出梭形巧果胚,再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考究者还会使用“巧果卡子”的木制模具做出来各式各样的巧果,如鱼、花生、桃子、篮子、莲蓬、老虎、狮子等等。制作时只需将调好的面拽成小块塞进印模里,小号的用手指肚、大号的用手掌根压实与卡子一般平,然后小卡子抓住一端、大卡子握住把儿,用力将另一端磕向案板便可做出各种形状和印着吉祥图案花纹的“巧果”面团,接着经过烙烤或油炸后便可食用。吃时,若嫌干燥腻味,不妨喝几口王老吉,有助于预防上火。
有些地方还时兴串巧果、晒巧果,将巧果串起拴在小木棍或秸草上,再缀些彩色穗子,挂在墙壁间或者小孩的脖子上,作为装饰品或是零食。当装饰品的,有的家能挂一年,到来年新巧果烙好了,再吃旧的'。
提前七天做巧芽面
七夕又被称为乞巧。传说织女心灵手巧,在天上专门给王母娘娘织七色彩云,众仙女中只有她能担此重任,所以犯了仙界戒律的织女才得以被王母娘娘饶命,还获得了每年跟牛郎相会一天的时间。因而有人说,织女是天上最巧的仙女,吃了巧果的人,都能变得心灵手巧,聪明伶俐。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巧节时间跨度为两天七月初六烙巧果,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选没有虫蛀的绿豆一小碗,洗净,平铺到一个盘子里,用湿纱布盖好遮住阳光,放到炕头上,每天喷几次水使之保持湿润。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过凉水拔透;然后热锅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锅,酱油、醋炝锅,放绿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盐、味精,做成豆芽汤;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
此外,七夕时吃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有些人喜欢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等绘成“花瓜”。
美食“巧”手做
DIY七夕巧果
原料:特制小麦粉25千克、绵白糖5千克、饴糖3千克、芝麻仁4千克、嫩豆腐2千克、食盐0.3千克、植物油12千克。
做法:
1、水调面团调制:在绵白糖、饴糖、豆腐、精盐中加适量水充分搅拌,然后加入小麦粉、芝麻仁继续搅拌成水调面团,静置片刻,使面团处于松弛状态。面团调制时加水量要恰当,面团宜编硬一些,以便压制皮面。
2、成型:将面团等分若干块,静置片刻(5分钟左右)。可手工成型,也可机械成型。手工成型:案板上撒一些扑粉,用擀面杖(专用木棍)先将面团压扁。然后擀薄(约厚1毫米左右),横向整齐摺叠;摺叠宽度8厘米以内,约在4厘米处的中间从左到右直线开切一刀,再切段,每段宽3厘米以内。在每段摺叠连接处打刀眼(即面片中间切两条缝隙),筛去扑粉待油炸。
3、油炸:油锅油温加热到175℃左右,先将生坯筛净扑粉,预防粉受高油温焦化而污染油质,影响制品色泽。再将生坯倒在笊篱中慢慢放入油锅;待浮上油面时,迅速用笊篱拨动生坯,并且不断翻身,待呈金黄色时,立即捞出油锅。
4、冷却、装箱:捞出油锅后,迅速沥去多余的油,摊开冷却,趁微热装入箱内密封。
日式七夕料理
日本人也有过七夕节的习俗,他们喜欢在节日那天吃挂面以及宛如花瓣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的果冻等。
挂面
平安时代的书籍中记载“七夕吃挂面大病不生”,从很久以前开始,皇宫里就有七夕吃挂面的风俗。之后这个风俗在老百姓中流传开来,直至今日。就算是炎热的夏天,挂面也是爽口的美味,对预防食欲不振和夏日厌倦症很有功效。把煮熟的挂面摆放得像流动的河川一样,再点缀上夏季蔬菜和鱼贝类小菜,就成为了一道与七夕晚会绝配的美味佳肴。
果冻
在日本,七夕还含有“耕种的收获节”的意味,据说那天会举办一些庆祝黄瓜、茄子、茗荷等农作物平安结果、感谢上苍恩赐顺利收获的活动。因此,把富含能量的夏季蔬菜与果冻搭配在一起食用,一边感谢丰收一边享用夏季蔬菜再好不过。
索饼
索饼是以前人们在七夕食用的食物。后来演变成了吃挂面的习俗,可以说,挂面的祖先就是索饼。索饼是奈良时代传入日本的,长得很像我们中国的麻花。日本人把小麦和米粉和在一起,拧成绳子一样的细长状,再油炸或烘烤至熟。
七夕会·美食
妥妥的水果七夕也有时令食品,最有名的就是妥妥的水果。浙江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人都会在这里。...
2.除了吃适当的水果,在一些地方,乔奇节的时间跨度是两天,即在7月6日烧适当的水果,在7月7日吃乔亚面条。乔亚棉...
3.荞饭、饺子、乔冰、油饭在北方的很多地方,七夕都要吃荞饭。如山东鄄城和曹西安,吃乔乔。
4.七夕适当果(五子)这一天,少女和妇女会带着新鲜的水果和“五种适当果”去祭拜织女。这里有合适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