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白宫豁然公布345亿美元军援台湾中国大陆愤怒回应
中国大陆终于爆发了震撼世界的交底!面对拜登的蛮横无理,中国毅然采取不惜一战的措施,震撼世界!拜登不顾中方警告,竟然大肆军援台湾,这简直是对火山口吹风啊!中国大陆的交底立场强硬,台岛也是直接叫苦不迭,情势紧张至极!
7月28日,白宫竟然违背承诺,大张旗鼓地向台湾地区提供价值3.45亿美元的所谓“军事援助”,简直是对中国大陆的公然挑衅!而这批装备竟然包括单兵便携式防空系统、装备等,简直让人毛骨悚然!明明中方已经多次警告美国,但拜登竟然不放在眼里,如此无视中方的严正立场,简直令人气愤!
中国大陆的沉默绝非软弱,而是为了酝酿更大的一击!12小时的沉默只是中国大陆的冰山一角,而接下来的一击必将让拜登后悔莫及!7月29日,发言人陈斌华如雷贯耳的表态,将民进当局的所作所为称为把台湾变成“火药桶”和“弹药库”,简直是发人深省!台湾年轻人只能成为炮灰,而出卖祖国只是绝路!中方坚定意志,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不可摧!
中国更是火力全开,向台湾发出了不惜一战的强烈喊话!对于美国对台售行为,中国展现了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军事实力,简直是让台湾的最后防线摇摇欲坠!我国军机和军舰在台海周边活动,令台湾岛内民众惊魂未定,岛内军事专家更是认为,最后防线岌岌可危,而中国的实际行动已经构成新的既成事实,形势扭转不可逆转!
中国大陆的实际行动宣告着霸气归来,不惜一战,保家卫国的决心可见一斑!中国大陆将台湾问题列入“红线”,不容丝毫挑衅!中方的强硬立场和意志亮明无疑,让美国和反统一势力”暗自颤抖!这才是对台海和平的真正维护,中国大陆的霸气将横扫一切挑战!
中国大陆的立场坚定,不惜一战,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面对外部挑衅,中国大陆将捍卫国家尊严和主权,不容丝毫动摇。通过坚定的行动,中国大陆宣告着对台海问题的坚定立场,以维护和平稳定的决心引领世界。
你们有什么看法呢?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回应美国《国防授权法》,解放军台岛周边演训,3张训练照展决心
美国总统拜登12月24日签署了《2023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最引人关注的是其针对台湾的各类军援,如授权未来5年提供台湾100亿美元军援,并要求加速处理台湾军购请求,法案呼吁美台联合军演、邀台参与2024年环太军演等。
这样的作为已然踩到中国大陆底线。对此,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全国人大、国台办等四部委同时发声表态反对,指法案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2月24日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台湾,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中方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坚定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谭克非回应称,该法案肆意干涉中国内政,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美方无权说三道四。谭克非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一如既往严阵以待,坚决捍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谭克非呼吁,中方敦促美方摒弃零和博弈的执念,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切实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与中方一道贯彻好、落实好两国元首共识。只有这样,中美两军关系才有可能重回正轨。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发言人尤文泽表示,美方无权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更不得借此干涉中国内政。任何搞“以台制华”、支持纵容“台独”分裂势力的图谋只会进一步加剧台海紧张局势,进一步冲击中美关系政治基础。
国台办则批,美方一些人在台湾问题上变本加厉采取错误言行,并为“台独”递刀子、送枪炮,鼓动对抗,把台海推向战争边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12月25日上午在2022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表示,中方坚决抵抗美国的错误对中国政策,面对美方执意把中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大肆围堵打压挑衅,使中美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中方采取坚决行动,反制强权霸凌,同时开诚布公沟通,指明正确方向。
王毅还表示,事实一再说明中美之间脱不了钩,在新形势下,中美共同利益反而更多,寻求合作是必需而不是选择,敦促美方信守承诺,停止对中国遏制打压,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双方沟通合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12月25日稍晚,解放军东部战区宣布,于25日在台湾周边进行诸军兵种联合战备警巡和联合火力打击演练,并在微博展示3张演训照片,包括轰炸机接令升空、作战舰艇向目标海域高速机动,以及“空中眺望台湾中央山脉”。
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称,“在台湾周边海空域组织军演,这是针对当前美台升级勾连挑衅的坚决回应”,战区部队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是继今年8月佩洛西窜台让解放军启动围台军演后,解放军再一次明确表态“针对美台关系”的军事演训,不过,此次并未如8月框出确切范围,军演内容的叙述也较简略。8月那次军演持续一周,且采预告方式高调进行,此次则是军演当日释出讯息。
目前尚不知解放军的军演会维持多长时间,但可见的是,中美关系或再度转趋紧绷。
明年1月将接任美国众议院议长的麦卡锡,抗中立场较佩洛西更加激进,使台海未来局势更加难料。麦卡锡11月曾说,当上议长后将率团访台,他也曾批评拜登政府对中国问题的处理态度太软弱。
中美关系何去何从,目前并不明朗。
布林肯预定将于明年1月初访问中国。王毅12月23日应约与布林肯通话时说,中美双方一系列接触,总的看是有益的。但必须指出,美方不能一边要对话,一边搞遏制;一边谈合作,一边捅刀子。这不是合理竞争,而是无理打压;不是管控分歧,而是激化矛盾,实际上还是搞单边霸凌的老套路。这在中国过去就行不通,今后更行不通。
王毅强调,中方将继续坚决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美方必须重视中方正当关切,停止遏制打压中国发展,尤其不能以“切香肠”方式不断挑战中方的红线。
王毅说,新年新气象。零和思维只会导致两个大国相互消耗、迎头碰撞。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何去何从,事在人为。
有关于台湾的资料(经济情况、与大陆互相帮助的事例)
海岛型经济与发达的交通
从60年代起,本省就注重发展工业。现已形成以加工外销为主体的海岛型工商业经济,但对时常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冲击。主要有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制糖、电子等轻工业和机械、钢铁、造船、炼油、化工、等工业部门。现有高雄、台中、楠梓等加工出口区。其中高雄是本省最大的工业区。台湾岛陆上交通发达。铁路总长1229千米,还有许多窄轨铁路和糖业公司专用铁路。公路线主要有环岛公路、横贯公路和南北高速公路。西部平原集中了90%的运输线,有北起基隆、南至高雄的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海上和空中航线可达世界各大洲
台湾经济发展情况
来源:中国台湾网
1949年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当时台湾人口剧增,物价飞涨,工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而军事性开支却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币制、外汇贸易管制,优先发展电力、肥料及纺织工业等。50年代台湾农业发展迅速,增长率年均达4.7%。此外,从1950年下半年起,美国开始对台湾实行经济援助,注入大量资金,帮助台湾恢复经济。到1952年,台湾经济基本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
二、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0年)
当时台湾经济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劳动力过剩,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均逆差严重,外汇极度短缺,民众因收入低而无力消费进口工业品。台湾当局以稳定中求发展为指导思想,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达71.5%,成为创汇主力。台湾当局又通过肥料换谷、强制收购等不等价交换的方式,获取利润,把它转移到工业部门。在工业方面,重心放在资金需求量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建厂周期短的民生工业上,以岛内生产替代进口,以适应岛内的消费水准,并节省外汇开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形成了糖、茶、菠萝及香茅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水泥、玻璃、木制品、造纸、化肥、纺织、食油、面粉、塑胶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自行车、缝纫机和家用电器等进口替代工业。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年)
由于台湾市场狭小,当时进口替代工业的产品市场已趋饱和,若继续发展将导致经济后劲乏力。台湾抓住当时国际分工变化的机遇,利用低廉工资的国际比较利益,大力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并陆续修正或制定旨在促进出口的政策与措施,如进行外汇贸易的改革、实施“奖励投资条例”、鼓励民间储蓄、对外销厂商实行税收和融资的优惠、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仓库等。这个时期外资对台湾工业化和出口扩张起了重要作用,民间企业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产业,成为经济成长的主力。台湾企业从日本进口生产资料,向美国出口工业品,形成了生产上依赖日本、市场上依赖美国的三角贸易关系。台湾工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从1963-1973年,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8.3%,其中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20.1%,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60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贸易额中工业制品的比重由1960年的32.3%增至1973年的84.6%。至此,台湾工业建立起了一个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以轻纺、家电等加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支柱,由此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转型时期(1986年至今)
自80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工资也大幅上涨,劳动力短缺,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逐渐丧失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导致民间投资意愿低落,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为此,台湾当局于1986年提出了实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内容,确定以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及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经过近10年的经济转型,台湾经济在自由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升级也初现成效,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目前已达61.5%,其中信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其产值已名列世界前茅。台湾对外出口市场的重心也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对美国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年的23.7%,对亚洲的出口比重则由198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信息、机械、电机和运输工具产品已占总出口的50%以上。对外投资大幅度增长,开始成为净资本输出地区,累计至1995年,对外投资约300亿美元。在这一时期,台湾与祖国大陆及香港的经济联系也日趋密切。
台湾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得益于大量的美国经济援助以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从1950年至1965年给台湾的经济援助共计15亿美元。15年间,“美援平均约占台湾投资毛额的34%,而弥补了台湾商品及劳务入超的91%”。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援助不仅限于资金或物资,还包括军事援助、低利贷款、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和人才支援等。美援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台湾学者认为,如果没有美援,“台湾经济至少要比现在落后20-10年”。此外,战后西方国家在60-70年代的经济繁荣,给台湾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2)从祖国大陆带去的财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国民党统治集团败退台湾时,从上海运送黄金80万两以及大量银元、美钞到台湾,由孔、宋家族将20亿美金转移至美国花旗、大众等银行,并带去了大批各类财经人才。这些资金和人才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国民党统治集团还将大量的机器设备运到台湾。
(3)台湾民众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台湾民众勤奋节俭、吃苦耐劳,对台湾在提高储蓄率以集聚资本,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民在工业化过程中做出了牺牲,中小企业者成为出口贸易的主角。
(4)台湾当局制定了稳定中求发展等经济政策。如在发展策略上先发展农业及劳动密集型工业,再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工业;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然后发展出口导向工业,较好地结合了台湾的实际情况,并有效地利用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契机。
(5)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对台湾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近10多年来,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已具一定规模,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腹地。台湾每年从两岸贸易中获得巨额顺差,保证了其贸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岛的投资能力。大批台湾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大陆,缓解了其在本岛发展的困难,并且有利于台湾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特别是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祖国大陆在台湾出口份额中的比重上升,减轻了台湾外贸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对台湾经济的稳定也有重要作用。
台湾经济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但内需市场狭小,自然资源较少,科技基础薄弱,并受此制约,形成了“浅碟子经济”的特点。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海外市场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1980年,台湾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95.6%,其中对出口贸易依存度也达47.89%;1995年的依存度虽有所下降,但仍高达81.65%,其中对出口贸易依存度还有42.36%。近几年来虽然台湾产业升级取得一定成效,但关键技术仍然对外依赖性较高,如集成电路芯片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其电路设计这一关键技术仍主要依靠发达国家。所以,台湾产业升级虽有进展,但整体工业技术并无突破性发展,工业技术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的基本格局仍未改变。台湾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较大。近几年台湾经济能维持适度增长,新市场开拓、贸易创造效果大于技术创造效果。
长期以来,台湾财政状况不佳,税基萎缩,赋税收入年增长率从1992年的19.7%一路下滑到1996年的-2.8%。同时,各级公库和“国库”支出增长很快,分别从1993年的3.0%和0.1%增至1996年的9.6%和7.6%。在支出结构中,军备开支占了财政预算的很大比重,如1996年的财政预算中,“国防支出”(未含外购军备的特别预算)占了22.1%;若再把行政开支计入,整个财政开支中非生产性开支的比重很大。财政收支增长不平衡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1992年度财政赤字为2946.92亿元新台币,到1995年增至4889.20亿元。财政状况趋于恶化,使台湾当局在基础建设上的财政能力有限,重大公共设施建设进度一拖再拖,导致台湾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为解决财源不足的问题,台湾当局采取了发行公债的办法,公债发行额增长很快,占岁出的比重从1990年的18.0%增至1996年的52.4%,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9%增至8.2%。公债比重过大加重通货膨胀压力,导致财政赤字陷入不断增大的恶性循环。
台湾经济发展还受岛内政争激烈和两岸关系不稳定的影响。近几年来,台湾政党之争异常激烈和频繁,大大影响了有关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也成为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黑金政治”猖獗,使许多重大项目的工程进度和质量受到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台湾当局推行分裂政策,造成两岸关系的不稳定,影响了台湾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在台湾的投资意愿。
综上所述,台湾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均是政治、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虽然台湾当局采取了某些相应措施,其中某些措施不乏助益,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中国台湾省的经济实力究竟怎么样?
台湾省在90年代时经济还是遥遥领先于内地任何省份,但随着台湾历任省长一茬不如一茬,也把台湾经济带向了万劫不复。
其实说一个简单例子就清楚了,台湾现如今的工资水平只比90年代亚洲四小龙鼎盛时期略高一点,如果叠加CPI增幅,那么台湾现在的收入水平只相当于90年代末期的80%左右。
以岛内最发达的台北来说,平均税后工资大概7000多,退休金4000左右,跟内地一线城市水平基本相当。但是全省来说,人均工资只有5000千多,退休金3500左右。这也就跟内地新一线城市水平差不多。
这个数字放在90年代确实相当的牛,毕竟内地当时平均工资不到500块,人家是我们的十倍有余。但是现在我们的东部城市收入水平已经几乎跟台湾省持平,台湾依然在原地踏步。
再说下台湾的GDP,台湾在十几年前GDP还能稳居全国第一,但是现如今GDP排名只能对标湖北这个水平。而且台湾的GDP统计方式比较奇葩,海外纯台资的产值也会计入岛内,因此就现在这个数值还是掺了水的。
不过好在台湾的经济当年是以 科技 立足,撑起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半壁江山,故而在如今这个 科技 时代还是显得有些分量,毕竟技术还是有的。所以目前的台湾也就是从产业和人均GDP等数据看起来还算高大上,但其实岛内民众的生活质量早已经被东部沿海省份甩在了身后,尤其跟一线城市差距已经可以用十分巨大来形容。
首曲一指。
客观地评价台湾的经济实力就要抛开政治对立的毛病,否则就是不同形式的政治宣传,并无实际意义。
台湾的经济和整个大陆相比当然是小菜一碟,和某一个省相比当然是稳操胜券!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战斗力!台湾的人口、地盘少得可怜,人家的飞机、车辆、船舶、火炮、机床、电子等行业都玩得相当可以,特别是电子产品全球第一,而且是高端水平,只有航天等投资巨大的行业涉及较少,大陆的任何一个省份都做不到这一点;只是因为台湾的内销市场太小,它的技术赢利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也就是说台湾的经济质量是很高的,经济数量是一般的。如果平等竞争,大陆的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强省统统不是对手,绝大多数研究者只考虑经济数量、忽视经济质量必然得出相反的错误结论!
如果抛开意识形态和有色眼睛来看待台湾的话,会发现台湾发展得还是很不错的。截止去年底,全岛2360万人口,和上海的2428万差不多。 经济总量方面,上海38155亿元,人均15.7万元;台湾则是4.45万亿元(介于湖北和福建之间),人均17.9万元。 而且台湾相当于6个上海大小,其中包括大量的农村地区和农业人口,人均经济还能做到如此之高,可见台湾的发展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
台湾,偏居一隅,四面环海,受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所制约,只能发展外向型走出去经济,在经济、资源,商品输入上高度依赖于进出口贸易。去年对外贸易高达4.25万亿元,在两岸四地34个一级行政区中,仅次于香港、广东和江苏。
作为单独关税区,台湾2019年从全球赚走3005亿元的贸易顺差。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就是祖国大陆,去年从大陆赚取超过2380亿元,占全部贸易顺差的八成左右。可见两岸经济的紧密程度,以及台湾对于祖国经济上的高度依赖。
但同时由于岛内资源缺乏,不少商品和资源依赖于进口,虽然出口多,但进口同样也多。去年4.2万亿的进出口总额,居然只有3000多个亿的贸易顺差,和内地一个省动辄上万亿的顺差比起来,就有点不够看了。台湾和江苏去年的贸易总额只相差1千亿元,然而江苏去年的贸易顺差是1.1万亿元!由此可见台湾的经济其实缺乏一定的韧性,缺少自给自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换句话说,台湾其实过得挺辛苦的,经济承受的压力非常之大。
至于 社会 发展方面,由于岛内经济腾飞始于70年代初期,历经高速增长后,又加上政治生态不稳定,近些年的经济显出颓势,增速不理想,收入增长缓慢。大陆发达城市不少中高端岗位薪酬已超过了台湾平均水平,但 社会 基层岗位薪酬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如清洁工、保安员、营业员、服务人员等等还是要比北上广深高不少,大致在7000元以上。换句话说,台湾人的收入还是比较平均的, 社会 贫富差距较小。
社会 和市政建设也拿不出钱大搞基建和维修。再者岛内特殊的地理环境,处于地震带上,高层建筑也比较少,基本以低矮小高层为主。整个城市面貌看上去还不如大陆三线城市光鲜。
图为台北市忠孝东路
但台湾仍然是我国最为发达的地区, 社会 整体发展水平极高,城乡差距较小。教育和医疗卫生水平极高,全民普遍接受过中高等以上的教育,保健和福利待遇非常之完善。虽然经济体量远不如广东、江苏以及山东等省份,但人均收入仍普遍高于大陆各省。
大多数人都是以GDP来论英雄,那么我们就直接看数据好了。从公布数据来看,我国台湾2019年的GDP是18.9万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4.22万亿元,在全国省份当中排名第九。目前GDP超过台湾的有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和福建。
台湾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人均GDP超过2.5万美元,在34个省级行政单位当中仅次于澳门和香港。其实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和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当中的其中两个,已经达到富裕发达经济体水平。
90年代巅峰时期的中国台湾,其GDP一度超过大陆的2/5,但这些年随着大陆经济高速增长,到如今,台湾GDP已经不到大陆的1/20。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省份GDP会超过台湾。
从世界范围内看,我国台湾GDP这算约合6114.5亿美元,排名世界第21,经济实力放眼全球都不算弱。
我国台湾目前在某些产业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比如电子精密仪器、集成电路、IT等行业,是世界同领域的翘楚。单就一个台积电,在芯片制造这一领域,台积电拥有最先进的制程技术,其占世界芯片制造市场份额的比重超过50%。
第一:从表面上的GDP数字来看,台湾的经济实力一般,大约与福建和湖北差不多,八九十年代台湾相当于大陆GDP的40%,现在下降了许多,这给了许多人以误导,认为台湾不行了,产生了台湾经济弱不禁风的看法;
第二:其实台湾的经济实力很强,远远不止GDP数据表现出来的那么差。台湾在以下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芯片产业
台湾在芯片上,积累非常深厚,产生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公司,如台积电、台联电、联发科、日月光等等,在芯片产业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知名品牌众多
台湾在许多领域,也形成了许多著名品牌,如:
在食品饮料行业有康师傅、旺旺、统一、85度;
在电子零部件行业有台达、奇美、友达、大立光等;
在消费电子领域有华硕、宏基、宏达等;
在原材料领域有南亚、台波、台塑等;
在 健康 领域有捷安特、乔山等;
3)代工力量首屈一指,台湾在代工领域形成很大一只力量,很多人认为代工只是低端产业,但台湾代工业深耕这么多年,地位没受到过影响,这说明台湾代工业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电子代工方面有富士康、英业达、纬创、仁宝、和硕等;
在消费品代工方面有宝成、丰泰等。
第三,台湾与日本一样,对外投资巨大,在大陆、在东南亚、在欧美都有庞大的投资,可以说在台湾以外再造了一个台湾。所以台湾经济远不止反应在GDP数字上的那一点,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还是很强的。
台湾的土地面积只有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00万,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台湾的块头只能是倒数。但是台湾的经济实力可以名列前茅,就GDP规模而言,它可以排进全国前10。就人均GDP而言,他应该是仅次于澳门和香港,超过大陆任何一个省份。
哪个指标可以代表经济实力?大部分人选择的是GDP这个指标。这个指标总体上来说是靠谱的,但也不能完全取决于这一指标。
2019年台湾地区的GDP大概是40,000亿元人民币。放在全国34个省市区来排名的话,是排在第8位的,略高于排名第九的福建。只有2,300万人口的台湾GDP能够排名全国第八已经相当可以了吧。
其实除了GDP这一指标之外,产业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光GDP庞大还不够还必须有几个竞争力强大的产业。比如印度的GDP规模大于韩国,但能说印度的经济实力强于韩国吗?似乎不能。
台湾有几个产业在全球竞争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属于它的电子产业。它的电子产业有多家入围了世界500强,包括鸿海精密、台积电。其中,台积电是台湾在电子产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他是全球半导体行业最牛的代工企业。美国苹果、高通,我国华为的手机芯片都是由台积电代工生产的。
综合以上两个因素,虽然台湾的GDP在全国只能排名第八,但是其综合的经济实力,我认为是可以进入全国前五的。虽然河南、四川、湖北的GDP是要大于台湾的,但是经济实力肯定是不如台湾。大陆地区经济实力能够超过台湾的,我认为只有广东、江苏、浙江这3个省份。山东的经济实力是否超过台湾,存疑。
目前,我们中国台湾省的经济实力属于中国最强的省份之一,但是最近二十年的发展完全依靠之前建立的优势在吃老本。 2019年,台湾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8.9万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4.21万亿元。根据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台湾省排在福建省后面位列全国第九位。从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看,台湾省处于中上水平。1990年,台湾省的地区经济总值相当于中国大陆的四成多。这三十年,两地的发展速度差距之大,超乎想象。
2019年,台湾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达约17.88万人民币,仅次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跟其他省、市、自治区简单比较(按国家统计局2019年末常住人口数据计算):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29万人民币;上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78万人民币;江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41万人民币;福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84万人民币;浙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02万人民币;广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35万人民币。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台湾省在中国国内属于领先水平,但是优势在不断缩小当中。
从经济结构上看,台湾省的优势产业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占据重要位置,如电子和半导体产业。另外,台湾省在高端制造业方面也有比较多的拳头产品。这方面,在中国国内属于领先水平。
目前,大陆的发达城市的普通民众生活水平跟台湾省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差不多,大陆欠发达地区的普通民众生活水平跟台湾省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差距还很大。
我国台湾省的经济实力应该是非常厉害的,就我所知,在以下方面,台湾省都做的不错:台湾掌握ic制造的顶级技术,全球第一。ic设计也是响当当,电子产品代工全球第一,智能装备做得也不错,化工产品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市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之一,台湾省的经济实力究竟如何呢? 台湾有亚洲四小龙之称,面积虽然不大仅有3.6万平方公里,在几十年前台湾省的经济实力还是非常强,于上个世纪90年代跻身发达经济体,在半导体、IT、通讯、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领先全球。不过 ,近年来台湾省在经济发展出现一定问题,出现增长缓慢的情况。
以2019年为例,台湾省的GDP总量为18.9万亿新台币,折合4.21万亿元人民币,GDP增速仅2.73%,已经被福建省反超,处于我国第九,和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份还存在不小差距。
但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GDP总量是不能完全反映。如果从人均GDP方面出发,台湾省的经济石路还是非常强的,达到17.88万元,而上海的人均GDP也仅有15.7万元,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台湾省的经济实力还是很强的。
不仅如此,台湾还拥有像台积电这样的大型企业,在经济发展质量上也比较高,值得一提的是,其实 台湾省2.73%的增速在亚洲四小龙中也是最高的。
亚洲4小龙,都是靠美国拉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