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蜈蚣草根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蜈蚣草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快速的捕捉蜈蚣?
(1)捕捉时间
捕捉作种用的野生蜈蚣,最好选择在清明至立夏这段时间,因这时雌蜈蚣尚未产卵。捉回后不久,便司交配和尸卵,当年就能增加蜈蚣数量,为次年发展蜈蚣生产打下基础。
(2)捕捉方法
在野生状态下,蜈蚣大多栖息在乱石堆、树根、杂草丛、石块下面等隐蔽处,傍晚时爬出来活动和觅食。根据这个特点选择不同的捕捉方法。
①在蜈蚣经常出入的阴暗潮湿的地方,挖一个坑,里面放些鸡肠、鸡骨和其他杂物等作诱饵,上面覆盖些碎砖、破瓦片和烂草等。过几天后,待到坑内发出一种特殊的腥气,即可在每天早晨掀开覆盖物,将赶来聚餐的蜈蚣一齐捕获。
②在山坡、地坡、坟包、黄土岗岭,不论什么方向,只要是阴蔽潮湿、无积水的地方均可捕捉。清明节前后,在这些地方用小铁锹挖成横沟,进口处高9厘米,口宽12厘米,深15厘米,从口到尽头底部对齐形成一条线(因蜈蚣经过一夜的活动,到天亮时就要找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躲藏),把窝挖好后,口外切一块能遮住窝口的小草渣把口掩遮好,只要窝内透不进阳光就可以了。同时将窝内的草根、杂虫和粗土除尽,在每天早上5—6时,把草渣揭开看里面有无蜈蚣。如此循环捕捉,直到季节过后,待次年只要将窝内清扫一下仍可使用。
③在乱石堆、山坡的石块和阴暗潮湿处及蜈蚣较多的地方,用铁搭扒捉。此法效率低,易伤害蜈蚣。
④杀l一2只鸡(杀鸡数应根据诱捕点的多少和大小灵活掌握),将其毛、肉、骨、血、内脏混合下锅焖煮。煮烂后,将其混合液与稻糠相拌,湿度以抓在手里能挤出水,抛在地上撤得开为宜。饵料做成后,在山凹中,找一块碎石、树叶混杂的地方,扒开一个深8厘米左右的长形沟,沟底平坦。然后,在沟中铺上饵料,厚度约7厘米,上面盖以树枝、树叶和草渣。几天后在投饵处就会聚集很多蜈蚣,这时就可捕捉。
⑤根据蜈蚣夜间活动的习性,也可在夜间捕捉。还可在大雾天、雷雨前后空气湿度大、天气闷热,蜈蚣纷纷出洞觅食、活动,这时进行捕捉也可捉到。
1厘米长的黑色虫子有蜈蚣一样的触角有什么虫子呀?
马陆多栖于阴湿地区,食草根及***的植物,触之则蜷缩不动,并放出恶臭
马陆,又名千足虫(Millipede),倍足纲节肢动物,陆生。身体有多节,头部有触角,生活在潮湿地方,大多以枯枝落叶为食。有时会啃食植物幼苗,因此可能会被认为是害虫。部分种类遇袭击即***死片刻(把自己蜷缩起来)。马陆味臭,鸟兽都不爱吃。
从颈板到肛节,约有体节64个。头部两侧有许多单眼,***成2团,形似复眼。触角1对,有毛,长约5毫米。口器包括大小颚各1对,小颚愈合成为颚唇。体背面黑褐色,后缘淡褐色,前缘盖住部分淡***。颈板半圆形,深褐色。第2~4节为胸部,每节各有步肢1对;第5节以下为腹部,除末节外,每节有步肢2对。雄虫在第7节上的步肢变为生殖肢。自第6背板后各体节的两侧,有臭腺孔。幼虫环节少,足仅3对,每脱皮1次,则体节和足陆续增加。多栖于阴湿地区,食草根及***的植物,触之则蜷缩不动,并放出恶臭。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蜈蚣草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蜈蚣草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