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三线建设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大三线建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叫大三线建设?
大三线最初是指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西北的陕西、青海和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中原的豫西、鄂西,华南的湘西、粤北、桂西北,华北的山西和冀西地区,都属大三线的范围。
这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工业布局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的畸形片面发展的不合理布局,积极开发内地和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提高人民经济生活水平,同时也是根据当时国际形势,为巩固国防需要而提出的伟大战略决策。它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和非凡胆略。
什么是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指: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 、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
三线建设是六、七十年代面临当时的国际形势而展开的建设。
当时我们与两大超级大国关系是,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局势紧张。面对这样的国际局势国家将一批国防项目,特别是尖端项目以靠山,分散,隐蔽的方式在全国展开,共计建立了一千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
这一建设主要是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的战略布局与决策,最大的意义和作用是使我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也客观上造成了我囯第一次对西部的大开发。
三线建设是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确定的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以交通、国防科技和基础工业为主题的大规模基础建设。三线建设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创造了不朽的工业奇迹,孕育了伟大的“三线精神”。
三线建设,是1964年在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的决策下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战略。国家共投入2052亿元的资金和几百万人力,历时15年之久,在三线地区和一二线地区腹地,建设起了以国防工业、基础工业为主的近2000个大中型工厂、铁路、水电站、科研院所等基础设施。三线建设规模堪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战略的空前壮举。
云南三线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大三线建设是中国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是三线建设的主要部分,建设内容是建立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体,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中国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三线建设的主要部分燃料动力和农业、轻工业在内的国家战略后方基地
什么是三线建设?
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国家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重点在西南、西北。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 1960年代初,中国70%的工业分布于东北和沿海地区,从军事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工业布局显得非常脆弱。
1964年,中央决定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将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逐步迁入三线地区。三线建设宣告拉开帷幕。三线建设包括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大三线建设是中国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是三线建设的主要部分,建设内容是建立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体,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中国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三线建设的主要部分燃料动力和农业、轻工业在内的国家战略后方基地。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大三线建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三线建设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