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冬至节气诗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冬至节气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咏冬至七律诗十六首?
咏冬至的七律诗十六首推荐唐代杜甫的《小至》,描写冬至浓厚的生活气息。
全诗如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译文如下:
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事逐日相催,冬至一到,阳气初动,春天也就快来了。
刺绣姑娘添丝加线赶做迎春的新衣,律管内的灰相应飞出则知冬至已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山中的腊梅冲破寒气傲然绽放。
冬至节气打油诗?
1.
冬至打油诗一 太阳偏心照极南,长夜今日最漫漫。 新年应从冬至起,阳气渐生庆元旦。
2.
冬至打油诗二 垂柳已无婀娜枝,一树金黄落深池。 归根还泥流不走,何惧三九起冬至。
3.
冬至打油诗三 苦难深重吸雾霾,冬至挟雨荡涤开。 安得一场激扬雪,银装素裹白皑皑。
4.
冬至打油诗四 平仄推敲费黄粱,不若斟酒煮羹汤。 小酌一杯驱冬至,窗前正好照暖阳
冬至阳生春又来全诗?
《胡笳曲·十一拍》
宋代 文天祥
冬至阳生春又来,口虽吟咏心中哀。
长笛谁能乱愁思,呼儿且覆掌杯。
云白山青万馀里,壁立石城横塞起。
至戎小队出郊坰,天寒日暮山谷里。
杜甫《小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浮灰 一作: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译文
自然界的节气和人世间事逐日相催,冬至一到,阳气初动,春天也就快来了。
刺绣姑娘添丝加线赶做迎春的新衣,律管内的灰相应飞出则知冬至已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山中的腊梅冲破寒气傲然绽放。
此地自然景物与故乡相差无几,让小儿斟满美酒,一饮而尽。
全诗为:
小 至
[ 唐 ]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男,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七律冬至最好的祝福?
七律 - 冬至
极阴消尽逐阳还,
山晓川晴过小年。
碧水曾为秋水鉴,
潮风已被北风掀。
日光透牖初添暖,
篱菊含苞始触寒。
时节立冬怀杂感,
心无挂碍是清欢。
过冬至节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一直相沿至今,《清嘉录》亦曾有“冬至大如年”之说。班固的《汉书》中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到了冬至,意味着白昼将一天比一天长,阳气逐渐回升,这是上天赐予的福气,自然是一个吉日,理应庆贺。杜甫也曾在诗中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足见古人对冬至的重视。
光阴流转,时节暗换,冬至将至!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古往今来,冬日总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思。
在最长的夜,十一首冬至同题诗词,愿你温暖又幸福!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冬至节气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冬至节气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