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何必年年到人民广场排队买鲜肉月饼有那个时间自己做好不好
去年的中秋节,我还在人民广场辛辛苦苦地排队买鲜肉月饼吃。到了今天的中秋节,我都已经吃上了自己做的鲜肉月饼。
来到了南方以后,每到中秋都被苏式月饼套得死死的。
苏式月饼因为其独特的起酥工艺,用猪油开酥,皮层酥松,口感松软,不同于广式月饼那样的柔韧。
苏式月饼从拿起的那一刻起,就开始酥的掉渣,如此这般酥松,即便是要吃得小心翼翼的,它也是江浙人民的心头好。
然而苏式月饼的馅料也是很丰富,有清水豆沙馅、苏式椒盐馅、松子枣泥馅、白果桂花馅、鲜肉馅、小龙虾馅,麻辣牛蛙馅……
传统馅料和新潮馅料并驱,苏式月饼给到大家的选择很多。
不过在这些选择中,我还是最喜欢吃鲜肉月饼。
鲜肉月饼,酥皮为皮,鲜肉为馅,酥皮吃起来皮脆而粉,又透着几分韧劲。
肉馅咸甜鲜香,肉馅紧实,汁水丰盈,皮松馅紧,口感甚妙。
想要吃到好吃得鲜肉月饼,如果不自己做的话,是要排长队才能买得到的!
今年推味君实在无力去排队,就提前几天自己烤鲜肉月饼(自己做好像更费力气),吃多少烤多少,刚出炉的味道是最好!
苏式月饼的制作要点就是开酥。之前没做过的也不用担心,推味君手把手教你,包教包会!
做苏式月饼,最好用猪油,这样出来的层次分明,闻着也香,嗯介意猪油的朋友们可以用黄油代替。
大致讲一下开酥,做酥皮需要两个面团,水油皮和油酥。
用水油皮包裹住油酥,折叠多次,经过烘烤后,油酥融化,水油皮的层次就突显出来了。
所以等下我们要准备两个面团,别搞混了哈~
鲜肉月饼
水油皮:面粉200克,水100克,猪肉50克,糖10克
油酥:面粉150克,猪油75克
馅料:肉馅250克(三七肥瘦最好),葱花、姜末、生抽、料酒、糖、蚝油适量。
1)先把水油皮的材料准备好。
把面粉倒在案台上,砌出一个粉墙,中间放入那100克的水和猪油。
2)然后就是一个长达20分钟的揉面。要把面团揉的得光滑,能够轻易拉薄膜即可,这段超累的。
揉好的面团用保鲜膜包好,让它松弛15分钟。不要让它任自吹干……接下来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注意给面团保湿,不然包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包不上……
3)油酥:油酥的制作相对来说就简单了,只需要把面粉和猪油混合均匀,无干粉就行。(是不是找不见油酥的图片?别找了……我忘照了)
4)趁着面团这个时候你可以来准备肉馅~
猪肉馅加上葱花、姜末、生抽、料酒、糖、盐拌均匀,拿着筷子超一个方向快速搅,搅得猪肉上劲,抱成团。这样烤出来的鲜肉月饼肉馅紧实有口感,包的时候也不会那么散。
4)将水油皮和油酥都分成小块,油皮大概15克,油酥大概9克一个。(你们应该可以想象,等会烤出来的月饼非常小!)
一个水油皮旁边放好一个油酥。一对一对的不能能拉落单啊!
5)然后用水油皮当皮,油酥做“馅”,收好口。
每一对水油皮和油酥都这样包好,排列整齐……
6)取一个包好酥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牛舌状(就是擀长)
从上往下卷一卷。
7)接口朝下放好,24个都这样排排好让它们松弛15分钟,一定要用保鲜膜盖好!我还往上盖了块湿毛巾呢!
最左面那一排不是面团,是我准备的豆沙松子馅,和黑芝麻芋泥馅……想顺便包两个甜口味的小月饼,你们可以忽略它。
8)15分钟一过,取一个小卷,擀长卷一卷,这个动作X24,卷好铺上保鲜膜。然后再等15分钟松弛,是不是很无聊,但这样烤出来才会酥的掉渣,软化心扉啊~
9)再次熬过艰难的15分钟,就可以包馅了。
把小卷卷们擀成圆饼,放入两小勺肉馅,在你能够掌控的范围之内,肉馅可以多一点。肉多了好吃~
10)收口,接口朝下,轻轻按扁,印上大红印子“鲜肉”!可喜庆了。
11)可以压烤盘也可以不压,我是在月饼上面垫了长高温布,又压了烤盘,这样烤出来的小月饼,扁扁的规规整整的很可爱。你们是可以忽略这一步直接烤。
12)烤箱上下火都是190度,烤18分钟就可以了!
出炉!小鲜肉月饼就完成了……真的很小啊,一口一个就没了。
13)后来我又做了一盘大的,像个小包子似的,大月饼的油皮是28克,油酥是25克,你们可以参考一下,大小月饼自己决定哦!
苏式月饼做完就要趁热吃,不用像广式月饼那样要等月饼回油才会柔软很好吃。
刚烤出来的鲜肉月饼,肉汁正丰富,酥皮正焦脆,二者融合,简直不要太好吃!
不过再好吃的鲜肉月饼,也不能贪吃,猪油虽然香,但是会胖啊!
上海人民排队买鲜肉月饼,这家店做的月饼为何如此受欢迎?
马上又要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今年你打算买什么口味儿的月饼?在上海街头一家门店外,人们排着长队等着买鲜肉月饼,人们要排一个小时左右才能买到月饼。
这家店就是老字号“真老大房”,这家店被认为是上海苏式月饼的代表。每年中秋柜台前总是出现排队长龙的景象,这家月饼之所以受欢迎,可能有以下四个原因。
店铺受欢迎的原因
临近中秋,在上海街头的“真老大房”前,人们早已排上长长的队伍,队伍能绕街道很大一圈。来买月饼的有游客、有老上海人、外国友人,这家店之所以受欢迎,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纯手工制作,现烤现卖。“真老大房”是上海老字号的店铺,店铺主打鲜肉月饼,是传统苏式月饼的做法。在物价不断上涨的今天,这家店已经五年保持原价。
“真老大房”一直延续传统做月饼的工艺,即使在繁忙的中秋之际,这家店的酥皮和馅料均是手工制成,保证出炉的酥饼各个酥脆。
然后,连续五年没有涨价。在物价飞涨的当今,这家店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四元一个,可谓是一家良心店铺。
不涨价的同时依然保持着鲜肉月饼的品质,鲜肉月饼外壳焦黄酥脆,内馅鲜美多汁,做好的鲜肉月饼飘香四溢,很多客人是闻着味道而来。
再有,这家店的年头久。“真老大房”最早开业是在清道二十二年,之后不断演变成现在的“真老大房”。这家店已经陪伴了几代人,店里的味道是很多人儿时的回忆。
有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回忆,小时候家里穷,能吃上一口鲜肉月饼很难。现在生活好了,小时候鲜肉月饼的味道一直忘不掉。
最后,独特的调料。“真老大房”的肉馅肥而不腻,鲜味十足,是因为他家用了独特的调味酱油。这款酱油并非是市面上销售的酱油,而是向酱油厂家定制的独家配方。
而且“真老大房”还会根据顾客的反映,对酱油进行调配,这样用心的店家,制作出的鲜肉月饼味道自然很好。
“真老大房”鲜肉月饼,独一份的记忆
据悉一年四季在“真老大房”都有鲜肉月饼出售,但一到中秋,等待的队伍就会排起长龙。为了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这家店还特意定制了两个超大的转炉。这两个超大的转炉一个小时就能出炉4800块鲜肉月饼,“真老大房”最高销售记录是一天卖出85000块鲜肉月饼。
“真老大房”除了经典的鲜肉月饼外,还有一些土特产、熏类食品和新口味的月饼,比如咸蛋月饼和笋尖入馅。
这两款月饼依然坚持纯手工制作,就连咸蛋都是整个咸鸭蛋,人工剥离的,而不是现成的机器脱离咸蛋黄。
咸蛋月饼出炉后,咬上一口鲜浓的肉汁包裹着鸭蛋黄,吃在嘴里不干也不腻,咸香十足。新鲜笋尖入馅,外表被烤制的酥脆掉渣,吃上一口肉的鲜嫩和笋尖的脆爽相结合。
一位外国友人说,自己无意间尝过这家鲜肉月饼,就爱上了这个味道。还有的年轻人说吃过很多新奇味道的月饼,还是老味道最好吃。
从小中秋必有的味道,每逢佳节就想着这个味儿。此时鲜肉月饼不单单是一块月饼,而是承载几辈人的记忆。
“真老大房”是否能网上购买?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这些老字号小食店除了保持传统工艺外,还跟着时代与时俱进。这家店除了线下销售,也提供线上跑腿购买。这样不仅能减少排队的等候时间,还能扩大销售人群,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老字号的味道。这些老字号的包装并不华丽,却是中秋送礼的必备品。
就是这样简单的包装,朴实的样子,足够收获很多人的心。吃了一辈子的鲜肉月饼的老人,吃上一口就能品出味道的差异。
上海除了“真老大房”店门前排满长队,还有很多家店也是被围着水泄不通,比如新雅粤菜馆、第一食品商店、泰康食品等。
这些店都有自己独特的配方,味道更是各有千秋。不过排队的市民都井然有序,还有的人拿出排队神器小马扎。
店家为了防止食物浪费,每个人是限制购买数量。比如第一食品商店限制购买8盒,还有的店限购四盒等。
言到此处
又要迎来团圆中秋节,上海市民排起长长的队伍购买鲜肉月饼,其中备受欢迎的“真老大房”受人们青睐的原因有四点,分别是纯手工制作、良心不涨价、秘制配料和店铺资格老。上海人为什么要排队七个小时买鲜肉月饼,而且是从中秋节前一个月开始?
最早一位凌晨四点来排队
从地铁人民广场站19号口上来,是南京路步行街的西端。
上午8点,平日熙熙攘攘的步行街入口此时还有些冷清。不过若再往前走一段,买月饼的数道“长龙”就已经在街上展开了。
北侧的泰康食品尚未开门,隔离栏里的队伍已排到几十米开外。
队伍的最前列是位爷叔,他凌晨四点到这里,已经等了四个小时。不过,他不愿意多谈为什么会来的这么早。排在第二位的女士,是五点到的。
带着红袖章管理秩序的师傅告诉周到君,来得早不等于排队少。“早上四点来,要等四个多小时,七八点来,就两个多小时。不过,早上来可以排在阴凉处,现在才来的人,过一会儿要排在太阳里了。”
说话间,从东方照过来的阳光已经晒到了距离不远处的老凤祥,等日上三竿,泰康门前的一小截队伍就会暴露在骄阳之下。这两天三十多度的天气,日头很是灼人。
来自浦江镇的陈师傅排在队伍的中间。他有点后悔自己没有早半小时出门。
“我六点半到这里的,已经等了快两个小时了,估计还有的等。如果早半小时到,前面就没这么多人了。”
一起排队生出“革命友情”
陈师傅很健谈,他告诉周到君,自己是69届的知情,后来读了铁路学院,就留在了外地的铁路系统工作,直到退休才回沪。即使数十载在外,陈师傅乡音不改,一口上海话正得不得了。
鲜肉月饼是陈师傅从小吃的。最近三五年,每年节前都会排队来买。去年,他在光明邨排了八小时,实在吃不消,今年就改来南京东路了。
“光明邨传统的做法,比较慢,半小时只能卖二三十个人。这里炉子烘的,排起来快。”不过,陈师傅觉得光明邨也有优点,就是他们煎月饼是在沿街的透明房里,排队的人可以一边等,一边看他们做月饼。“泰康的月饼在里面做,就看不到了。”
不同于光明邨门前的“板凳大队”,泰康食品的这道队伍,几乎不见“小马扎”。
“因为这里椅子多啊。”陈师傅指了指步行街上原本就设置的一些红方块的长椅。
虽然是只身前来,但陈师傅站累了,也能离开队伍到旁边休息一会儿。因为队伍前后的人都已经认住了脸,一起排上两三个小时,有了些“革命友情”,能彼此照应一下。
这几乎是所有排队者的通用办法。一些外向开朗的女士们甚至还张罗着互相拍照,给前后“人头”留个证据,三五个人就暂时结成了一个齐心合力的小团队。
自然也不用担心上厕所的问题了。
上海特色美食有哪些?
1、生煎。上海生煎的每家店的做法都不同,用料也很讲究。有“清水生煎”和“混水生煎”之分。清水生煎的特点则是皮韧面厚,肉馅扎实、汤汁偏少, 上海人常称为生煎馒头;混水生煎特点是底酥、皮薄、汁儿多,肉香。萝卜***各有所爱,看个人口味。
2、鲜肉月饼。每逢中秋时节,上海人就开始满大街排队买鲜肉月饼了。上海的鲜肉月饼是一种酥式月饼,刚出炉的时,外皮酥脆,内馅香浓鲜甜,咸鲜可口,酥香美味。一定要趁热吃,酥掉渣,鲜掉眉。
3、葱油饼。老上海葱油饼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葱油饼,大小十公分左右,厚度不大于一公分,外皮是酥脆的,内里却又极松软,咬开之后,层层叠叠,夹了大量的葱花,葱香味儿和猪油的香气完美的融合,一口下去,整个塞满口腔、鼻腔,不要太幸福。
4、青团。这位今年的新晋网红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每到清明时节,青团就上市了,传统的青团将艾草汁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甜而不腻,带有青草香气。当然,现在很红的蛋黄肉松馅儿也相当好吃。
5、粢饭糕。首先科普一下,粢饭糕与粢饭团是两种不同的食物。粢饭糕又叫“粢饭”,外表金黄酥脆、焦香四溢,咬开来是颗颗分明的白色米粒,软嫩软糯,口感层次分明,非常简单的食材与做法,却赋予了它独特的老上海风味。
6、蟹壳黄。蟹壳黄是上海地道的点心,饱满***的造型就像是蟹壳一样,再加上外皮烤成金***,因此得名蟹壳黄。外面的酥皮做得更薄且酥,一口咬下去,香喷喷的外皮酥脆的会迸渣,咸香的葱花馅与酥皮渐渐在口中融合、满口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