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四军的由来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四军的由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四军诞生于?
1937年7月在全国抗战爆发后,经过与***当局谈判斗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两党达成协议,陕北的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新四军(简称新四军)。
新四军的由来
新四军,其实就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中央红军被迫长征,辗转来到陕北之后,留在江南的工农军游击队以及地方部队。
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全称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为了团结抗战,向***提出统一整编南方各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开赴华中敌后抗战的建议。经过两党谈判达成协议。
同年10月12日,国民***军事委员会宣布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地区(不包括海南岛)的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和红军二十八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新四军七个师由来?
抗日战争时期,***领导的两支主力部队,一个是八路军,另外一个是新四军,新四军成立的时间还要早于八路军。不过在发展了三年多之后,新四军遭到了重大变故,这就是皖南事变。
当时,新四军军部以及部分部队,突然被***的8万多人袭击,只有2000多人成功突围。新四军损失惨重,后来又在苏北重生。部队编制由以前的纵队改编为师。新建的新四军有7个师,以此为基础,新四军迅速发展壮大。
第一师是以苏北的新四军主力部队编成的,师长粟裕。全师约11000余人。
第二师是以新四军第四支队为主编成的,师长张云逸。全师共18000余人。
第三师是以“八路军南下支队”为主编成的,师长黄克诚。全师20000余人。
第四师是以新四军第六支队,后与新二旅等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1941年八路军四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委,全师15000余人。
第五师是以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9000余人,***任司令员后,后改称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1941年统一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全师共15000余人。
第六师是以新四军苏南指挥部及江南抗日武装合编为第六师,谭震林任师长兼政委,全师8000余人。
第七师根据***中央***的命令,活动于皖江地区(安徽省境内长江沿岸)的无为游击纵队、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团及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部队编成的第19旅及挺进团,组成新四军第7师。张鼎丞任师长,全师3000余人。
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的纪念馆由来?
为了纪念新四军太湖游击队冲山突围65周年,2010年2月4日,在光福镇美丽的太湖冲山,苏州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正式开馆。 冲山原是位于光福镇西太湖中的一座小岛,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住有百来户农民和渔民,地理位置偏僻,四周芦苇茂盛,是太湖游击队的主要宿营地之一。1944年,新四军太湖游击队被日军围困在光福镇的小岛冲山,靠着当地百姓的全力协助20天后得以安全脱险,这就是有名的“冲山之围”。 今天,新四军太湖游击队老战士、“冲山之围”的见证者谢振林老先生讲述了当年的历史。时间追溯到1944年9月9日,因叛徒告密,长期在冲山岛上坚持游击战的55名新四军太湖游击队队员,突然被300余日伪军包围,企图一举扑灭太湖地区的抗日力量。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历经了20天的浴血奋战,才顺利突围。 为纪念这一突围中牺牲的新四军战士,苏州市建设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并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起免费对市民开放。 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位于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冲山村北山,主体工程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总投资约1000万,历经近十个月的时间打造,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新四军的由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四军的由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