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五音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代五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五音记法?
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
阶,,同西方有别。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一下的话,古中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ti"。当然,古中乐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乐的"哆、来、咪、索、拉"叫法一样,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则用"宫、商、角(读jué音)、徵(读zhǐ音)、羽"了。所以,如果我们稍加留意,正宗中国古乐曲,是没有"发(fa)"和"稀(ti)"两个音阶的。比如,还时有听到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来、咪、索、拉",全无"发、稀"两音;名古曲,岳飞词的《满江红》亦然。
乐律上的"五声"就是"五音"。在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中,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商、角、徵、羽也可作为第一级音。如以宫作为第一级音,则五声音阶为:宫(1)、商(2)、角(3)、徵(5)、羽(6);如以徵为第一级音,五声音阶则为:徵(5)、羽(6)、宫(1)、商(2)、角(3)。
音阶的第一级音不同,调式就不同。以宫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意思是以宫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商为音阶起点的是商调,商为主音,其余类推。这样,五声音阶就可以有五种主音不同的调式。同样,七声音阶也可以有七种主音不同的调式。
古乐调分为宫(C)、商(D)、角(E)、变徵(F)、徵(G)、羽(A)、变宫(B)七种。变徵相当于现代西洋乐的F调,声调悲凉。羽声相当于现代西洋乐中的A调,比变徵音短,能表现冰冷的情绪。如《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3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9;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
中国古代五音
古代的五音为宫商角羽徵,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用数***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五音”:唇、舌、齿、鼻、喉。五行配属为“土、金、木、火、水”。
五音是哪些?
宫、商、角、徵、羽
古代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行配属为“土、金、木、火、水1”。五音分别代表不同的意义,如“宫音”代表天子,统帅“众音”,“商音”代表臣子,“角音”代表百姓,“徵音”代表政事,“羽音”代表万物2。在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分别为宫、商、角、徵、羽,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3。
五音指的是中国五声音阶中的角、徵、宫、商、羽,五个音级。
五音中各相邻两音间的音程,除角和徵、羽和宫(高八度的宫)之间为小三度外,余均为大二度。 五音中各相邻两音间的音程,除角和徵、羽和宫(高八度的宫)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古代五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五音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