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湖北嘉鱼出“佳鱼”叉尾鮰鱼苗俏销全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是我国最大的斑点叉尾鮰繁育基地,据往年数据显示,嘉鱼县年繁育叉尾鮰苗种百亿余尾,年生产量占全国斑点叉尾鮰苗种总量的90%以上。
初夏时节,嘉鱼县各个斑点叉尾鮰繁育场进入忙碌的孵化期。5月18日,记者在嘉鱼县官桥镇官桥村嘉东叉尾鮰育苗基地看到,工作人员正有序进行捞籽、孵化、称重、灌装、增氧……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鯰、河鯰,是一种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嫩、效益好的大型鱼类,原产地北美州,1985年引进,经过30余年的努力发展,嘉鱼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叉尾鮰种苗繁育和供应基地。
据该基地负责人雷誉介绍,基地4500组青本(3年以上的成鱼)4月中旬已开始产籽,一直持续到7月份。目前,该基地已向全国各地销售斑点叉尾鮰苗过1000万尾,预计今年年产将突破1亿尾,相比去年增长50%。
“我们嘉鱼目前基本都是以叉尾鮰种苗繁育销售为主,未来我还想积极探索出一条一站式产业链。”雷誉表示,希望未来能通过种苗繁育带活延伸产业链,拓展从鱼苗到成鱼到预制菜的乡村振兴产业思路,以“生产加工品牌”模式推动淡水养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通讯员刘震叶子周泽宇)
嘉鱼民间传说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皇帝,乘御舟路过嘉鱼,船正在江心行驶时遇到风暴,忽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蓬帆撕裂,桅杆折断,舵失灵,船摇摆,御舟倾刻有翻沉的危险。这时,江底顿时腾起两条黄龙,把这只即将沉没的御舟稳稳地从江心驾到岸边,保全皇帝一行人平安无事。
当地老百姓立刻传开啦:“还是皇帝有福分呵,皇帝是龙体,当然有神龙保驾。”从此,皇帝钦定此地为“驾御口”的民间故事也流传开了。
后来,唐明皇游江南,看够了苏杭的秀丽景色后,就沿长江向上游览,领略江南各口岸的水乡风光。御舟行到嘉鱼一带,发现这里江流、湖泊相连,一脉水天福地,默默自语道:“这里水多鱼多,联想此地鲜鱼必然别有风味。” 话音刚落,只见一条银光闪闪的鱼跳到唐明皇面前,他便叫侍臣赶快捡起来看了又看,高兴地说:“福承天应运,所想必至。”
侍臣们更是佳言相捧:“皇上洪福齐天,此鱼自献,必有吉祥。”马上叫随行厨师施出烹调巧技,献给皇上下酒。唐明皇吃了两口,觉得肉嫩味美,鲜甜可口,问道:“此鱼何名?”那些读死书的侍臣回奏:“臣未曾在书上见过。”
厨师也说:“自我当厨师以来,未曾见过这样好的鱼。”左右随员站了半天也回答不了这鱼的品名,好在唐明皇是个又开明又有学问的皇帝,说道:“凡鱼必有名,既然你们都不知名书上又无记载,联给它赐个名字吧!”
明皇想到古称“驾御口”的吉样故事;又看到这鱼跃波浴浪、银鳞耀日的可爱;又回顾诗经上有“南有嘉鱼”的美称。如是金口玉言畅开:“嘉者,美好也。就叫嘉鱼吧。”因此,这个御封名词就流传至今。
扩展资料:
嘉鱼县是湖北省咸宁市下辖县,沉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县境内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点甚多,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境内有三国古战场遗址——陆口,系三国东吴吕蒙、陆逊屯兵之地,现尚存有吕蒙城遗址、吴王行祠、孔明取箭所、鲁肃夫人墓、丁奉墓、吕岱墓等三国古迹和古迹“烟墩台”。
有万里长江第一湾——“簰洲湾”和层峦叠翠的牛头山森林公园、幽深蜿蜓的仙人洞群、风景优美的三湖连江水库风景区;有***、世界第二的红粘土型露天金矿。
有全国第一组(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官桥八组;还有即将开发建设的集旅游、温泉、农业观光园、水上游乐、***、住宿于一体的山湖温泉旅游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嘉鱼县
嘉鱼往事讲的是什么
小雅·南有嘉鱼》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南有嘉鱼,蒸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南唐保太十一年(公元953年),皇帝南巡经此地,尝到了当地渔民进贡的鱼,连声赞道:“佳鱼,佳鱼!”嘉鱼,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