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半夏种植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半夏种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半夏种植行距株距多少?
株距6—8厘米
8—9月份挖半夏时,将直径1.5—2厘米,当年生的小块茎带泥取下,用湿砂土混合存放在阴凉处,作为繁殖材料。栽种时期以冬、春季为好,秋季栽种产量低。栽种前要选无病虫害、完整无伤的块茎作种,将种茎按大小分级,分别种植,行距15—18厘米,株距6—8厘米,挖窝大约4—5厘米,每窝种植块茎2—3个,覆盖泥土3—4厘米,栽种深度10厘米。每亩需要种茎100公斤左右。
半夏种茎一般分为四个等级。种茎直径1.8厘米以上的为一级种;要条播或点播,其播种行距为20厘米、株距7厘米、播深7厘米,亩用种茎约150公斤。种茎直径1.4—1.8厘米的为二级种;条播或点播,其播种行距18厘米、株距5厘米、播深为5厘米,亩用种茎约120公斤。
半夏为什么不能大规模种植?
1、土壤要求高
合适的土壤是第一个难题。半夏对土壤要求苛刻。常见植物对土壤的需求不是沙土就是粘性土,对酸碱度的需求不是很高。半夏喜欢平衡、不粘、不透水,那么土壤应该是肥沃的堆肥土壤,如果是有机肥积累,发病率仍然很高。许多种植者每年都绞尽脑汁选择合适的土壤,但半夏一般不适合坐在一起,这是种植的第一个难点。
2、良种难得
半夏现在有很多品种。半夏的各种品种已经在市场上大放异彩。试种发现了一个坑。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许多人在这方面遭受了损失。优质***和幼苗没有被释放,劣质***和幼苗越来越普遍。对于一些新增加的散户投资者来说,一些长期合作的企业可以说是悲惨的。罕见的改良品种是另一个很大的门槛,这增加了每个人的种植风险。与半夏相比,种植投资不低。
3、病害频繁
虽然半夏是一种药材,但说到这种疾病,它真的很可怕。它属于被纵容的那种。关键是这些疾病容易感染。许多人的种植基地一个接一个地遭受这种疾病的折磨,这让每个人都感到难过。稍高一点的温度会让你生病,稍低一点的温度会让你生病,多一点的水会让你生病,雨季到来时,你会再次生病,更不用说频繁的虫害了。据估计,半夏每年都会导致人们退却,这是相当大的一部分困难。人们应该有心理准备。
4、技术需求高
种植药材可以赚钱,但技术要求也不简单。只有优质药材才能赚更多的钱,其余与普通种植基本相同。半夏属于对种植技术有一定要求的品种。从幼苗的温度和湿度到幼苗的光控和追肥,再到成熟植物的除草和维护,它基本上赚了大钱。此外,这些因素需要长期保持。农民只能每天调整和控制,也可以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和控制。疏忽可能会产生连锁效应。
半夏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用人工种植需技术含量高,对光照水分的要求也不一致,生长前期的季节在春季温度较低,需要足够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生长过程的夏季,光照强烈,温度高,需要遮蔽控制温度,到了秋季日光强度减弱,秋雨增多,土壤空气湿度加大,半夏既怕旱,又怕涝,怕盐碱,和过量酸性士壤,喜有机肥料,忌化肥,综所述,半夏因地理环境条件,技术含量要求等的条件,就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面积种植。
1、半夏的一生中对光照要求不一致,生长前期的春季由于温度较低,需要光照条件;生长中期的夏天温度高、日照强烈,这段时间只有在隐蔽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进入生长后期的秋季,由于日光强度逐渐减弱, 加上雨水较多,土壤和空气湿度大,所以又需要光照条件。
2、半夏种植对土壤、地势选择要求较严,它既怕旱又怕涝,既怕盐碱又不能太酸,既喜欢有机质又怕化肥; 所以,低洼地不宜,稍粘一点的地也不好,必须是砂壤土或轻壤土才行,而且涝能排、旱能浇,须要达到这个标准才可种植,不能有一点含糊。
3、半夏投资较高,一般种茎、肥料、人工等总投资每亩需1500元左右,一般农户都望而生畏,唯恐投进去后打了水漂,加之不懂技术或听到看到别人的失败而不敢种植。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半夏种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半夏种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