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糯米饭糯米鸡糯米粥……大寒时节打开糯米暖身的N种方式
今日大寒,也是腊八。
昨日北京下雪,
让南方的朋友们羡慕不已。
大寒时节广东民间喜欢吃糯米暖身,因为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中医认为它性温味甘,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糯米最常见的做法便是糯米饭,其实入菜也是不错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糯米的几种家常做法。
01古法生炒糯米饭
旧时一到秋冬,生炒糯米饭就在广东和港澳地区的餐桌上“蒲头”,这可是粤菜师傅的“一绝”。
一盘优秀的饭必须是糯米粒粒饱满而干爽,每一粒米都能均匀地挂上豉油,能够渗透入肉汁风味。生炒糯米饭最考验厨师的耐性与细心程度,由于糯米的黏性特质,稍微一不留神就会黏住锅底;下汤不能过多,否则糯米受湿过度,彼此黏连成一团。生炒糯米饭三次溅汤,再焗三次。用汤不用水,糯米的滋味自然出来了。生炒糯米饭里,少不得腊肠、冬菇、虾米、菜脯粒、葱、芫茜,还有饱满大粒的花生。
02腊味糯米饭
在广东,糯米的最家常吃法,要数经典的腊味糯米饭了。各种广式腊味遇上糯米的清香,口味可以有N种可能性,但每一款,都能找到它的粉丝。
在家做腊味糯米饭,最重要的就是要对糯米进行充分的浸泡,煮出的糯米饭才会又香又软。一般是浸泡2小时以上,然后倒去泡糯米的水,洗净糯米,加入没过糯米的清水蒸20分钟左右。将冬菇、珧柱、腊肠、培根、腊肉等切成小粒,喜欢的话还可以加入胡萝卜、青豆等。将所有的配料炒香,加入用浸泡冬菇的水和生抽、蚝油拌匀制成的酱汁,拌匀,焖3分钟左右。将配料拌入蒸熟的糯米饭中翻炒一下即可享用。
03蚝豉糯米鸡
眼下生蚝肥美,正是吃蚝的好时节。那如果生蚝和糯米鸡“联姻”,又将会是怎样的新奇味道?
这个想法可以有,一份蚝豉糯米鸡便能一尝其“鲜”。与多数生蚝美食使用新鲜生蚝不同,蚝豉糯米鸡以干生蚝为宜,因其蚝香浓郁。泡发的生蚝需要用姜葱酒炆一下,以去腥提味。内馅除了配上口感细嫩的鸡腿肉外,还会酌加一点咸蛋黄增香。整体上而言,这可能是馅料最为丰富的糯米鸡。
在干荷叶的包裹之下,一番入笼高温清蒸,让蚝香、荷香与鸡肉、蛋黄的鲜香完美融合,而经过肉汁浸润的糯米粒油润饱满,入口奇香袭人、“蚝”情满满!
04糯米荷香骨
材料:
猪排中排骨、糯米、绿豆、干荷叶、叉烧酱、海鲜酱、柱侯酱、五香粉、蜜糖、酱油、精盐、葱花末。
做法:
1.取适量糯米、绿豆,分别加入冷水浸泡一整晚,待糯米发白、绿豆发胀时捞起晾干,将绿豆逐一去皮备用。
2.将猪排中排骨斩砍成段,相继加入叉烧酱、海鲜酱、柱侯酱,并略放一点蜜糖,拌匀后同样腌制一整晚,以让肉和骨充分入味。
3.以干荷叶垫底,于糯米和去皮绿豆中放少许酱油和精盐,略加一点五香粉,一起拌匀后盛装于荷叶之上。然后依序摆上已腌制好的中排骨块,最后再撒放一层糯米和去皮绿豆,基本覆盖住骨块即可。
4.入笼上锅,以中大火蒸约40分钟左右,出笼上桌时表面撒一点葱花末增色添香。
05糯米淮山粥
材料:大米、糯米、淮山、冰糖
做法:
1、大米洗净加水,用小火熬制两到三小时,至粥绵稠。
2、加入糯米、豆浆熬煮。
3、加入淮山打成的粉末,至淮山与粥融为一体,最后加入少量冰糖。
有煮意:
糯米粘性强,可以让粥更加香滑。豆浆和冰糖能为粥增添豆香和清甜。
更多精华文章▼▼▼
【一周靓汤】益智温补靓汤,为大寒“保暖”醒神→_→
「链接」
文火熬土鸡3小时,简简单单出本味→_→
「链接」
要温补,要精致,还要不肥腻,牛肉可以试试这样做→_→
「链接」
没有什么寒冷,是煲仔搞不定的→_→
「链接」
小寒大寒时,糯米饭怎么吃才好?
我在广州。小寒时,广州传统是早上是要吃糯米饭的。但是为了避免糯米饭太糯、太过腻人,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传统的腊味糯米饭,除了固定的糯米、腊肉、腊肠和花生外,各家会视乎口味和需要,在糯米饭中添加香菇、虾米、瑶柱、香菜、叉烧、鱿鱼等等。正宗的传统小寒、大寒糯米饭要在早上吃,但是由于要上学、上班,一般都改到晚上吃。
糯米又叫江米,是家常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散湿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小大寒季节,正是人们提高身体素质加强食补的的大好时机,旧时代穷人家没有更多营养品食用,从小寒、大寒开始经常吃上一碗糯米饭就算是补身体了。1
糯米饭有很多种做法,湖南、广东和港式的做法又各有其精髓。湖南糯米饭很腻,吃一小碗已经饱肚,但广东糯米饭吃两碗还有肚余。港式糯米饭会用上鸡丝、香菇等做主料,再以高汤淋料,增加香味和口感。广式糯米饭,必定要有腊肉、腊肠等经典配料,这两样配料也是整锅糯米饭的灵魂所在。
推荐做法:腊味糯米饭
材料:糯米、腊肉、广式腊肠、冬菇、虾米、干贝、萝卜干、红萝卜、蒜苗、荷兰豆、花生米。
做法:
1、糯米洗净后用水浸泡一晚;糯米沥干水分,放入沸水中稍煮片刻捞出待用;所有配料都切成丁;锅烧热油,放入姜片爆香,放入腊肉、腊肠、虾米、冬菇炒香,翻炒片刻,放入糯米饭,中火不停翻炒。
2、泡香菇的水放入老抽,打进蛋黄,放适量生粉,调匀淋入锅中;盖上锅盖,焖十几分钟(如果水烧干了饭还没熟,就再倒入香菇水直到饭焖熟为止);最后洒上各色蔬果丁,再焖数分钟后洒上炸香的花生米,出锅。
小提醒:如果用猪油炒饭则会更香;除了淋的酱汁外不要再另外放盐了,腊肉、腊肠、虾米、干贝都很有味道了,如果真的淡了,就最后淋些老抽。
做糯米饭的诀窍
用电饭煲做的饭和用瓦煲做的饭是截然不同的,后者更能保持糯米的“饭味”。其秘诀就在于瓦锅的保温密封性能好,传热均匀,盖上盖子糯米饭的香气全部焖在锅中,原汁原味,吃起来特别香。
想糯米饭煮得好吃,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加一定比例的粘米。糯米不吸水,光用糯米煮的话会很黏,不好下口,搭配了黏米,中和了吸水率,口感就刚刚好了。
很多人认为糯米会黏在一起,其实只要掌握诀窍,黏性超强的糯米还是可以保证颗粒分明的。诀窍首先是水不要太多,刚刚淹没米面,其次是在电饭煲中加点花生油和盐,会香口很多。
糯米饭要慢火慢慢焖,火太猛,不仅会焦,而且还煮不熟。煮一锅香的糯米饭,秘诀就在最后的5分钟。煮糯米饭不能用大火,要用温火煮半小时左右,等饭八九成熟时,放入各类材料搅匀,盖上盖子焖5分钟,只有这样煮才软硬刚刚好。
大寒吃糯米饭习俗 大寒吃糯米饭由来及功效作用
大寒吃糯米饭习俗 大寒吃糯米饭由来及功效作用
大寒吃糯米饭是一种习俗。大寒是二十四气节最后一个气节,也是整个冬天感觉最冷的一天,故名曰“大寒”。在这一天,广东人不仅穿得最多,而且也会吃一些暖胃的东西以御寒,比如糯米饭。糯米暖胃养胃,补气血,最适合寒冷的冬天吃,吃完全身上下都感到暖呼呼。
旧时穷苦人家屋漏墙透,被席单薄,防寒条件太过简陋,每到这一天都要面对苦寒的煎熬。而中医认为,糯米其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于是老百姓们一试,果然觉得胃里暖烘烘的,就像揣了个小暖炉,不再怕寒气入侵了,于是大寒日吃糯米饭这种风俗开始流传起来。
糯米饭是中国传统主食之一,在南方中国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之食品,各种节日的主食,多为糯米做成的各种食品。
糯米饭也是温州的主食之一,尤其是作为早餐,但温州人对糯米饭的喜欢使得很多地方的糯米饭经营变成全天时。上海流行糯米饭团加油条当早餐,粢饭是上海传统早点。
大寒吃糯米饭营养功效
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
1、滋补佳品
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
2、缓解脾胃虚寒
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
3、缓解尿频症状
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糯米的营养价值:糯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谷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及淀粉等,为温补强壮品。
1、含钙高,有很好的补骨健齿的作用。
2、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哪些人不适合吃糯米饭?
1、湿热痰火偏盛之人
凡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之人忌食;发热时患者的胃肠道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因此应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2、病后消化力弱者
糯米黏腻,若作糕饼,更难消化,病后消化力弱者忌食糯米糕饼,此时患者食欲虽有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过量食用糯米不利于康复。
3、糖尿病人
因为糖尿病患者是对糖的代谢不正常,忌食多糖食物,而米饭在体内即水解成葡萄糖,尤其是糯米食品,含糖量更高,故当忌食之。
4、胃肠道病患者
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患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糯米,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5、老人和儿童
糯米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果吃得多了,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大寒节气民俗吃什么之糯米饭
大寒节气民俗吃什么之糯米饭
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糯米味甘,性温,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人们可以蒸煮糯米饭,也可以用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莲子、枸杞子、桂圆肉、大枣等一起用旺火蒸熟,然后加点白糖,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做法:
食材准备:红小豆、薏苡仁、糯米、科瓜籽、黄瓜丁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红小豆及薏苡仁用水淘洗干净后并放入锅内先蒸20分钟
2、然后放入少许糯米及科瓜籽加水蒸熟,起锅后撒上黄瓜丁即可食用。
大寒节气民俗吃什么之鸡汤
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做法:
去油的方法:
1、煮鸡汤前要将鸡的皮下油脂去掉下,一般都是在***附近的都可以直接去除。
2、煮的时候在小火炖的时候可以用切片面包把伏在液面的油吸掉。
感觉不到油的办法:可以加些冬瓜、蘑菇之类的吸油的东西一起烧,就感觉不到油了。
烧鸡汤很多讲究的:
1、锅子用直筒型的,不能用炒菜的锅烧。
2、大火烧开后小火炖,不要开锅看啊,加料一次加满,中间不加水。
3、炖之前最好把鸡皮去掉,这样就不会太腻,还可以加些冬瓜、蘑菇之类的吸油的东西一起炖。
4、可加参须调鲜,枸杞子增色,红枣补益。
大寒节气民俗吃什么之年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做法(八宝年糕):
原料:糯米1000克、白糖20克、麻仁20克、青梅20克、葡萄干20克、桃脯20克、白莲20克。
步骤:
1、先将1000克糯米淘洗干净,水浸24小时后上屉蒸烂,取出用木棒捣烂摊凉备用。
2、把白糖、麻仁、青梅、葡萄干、桃脯、冬瓜条、白莲各20克搅拌做成馅。
3、在方盘内刷一层猪油,铺上捣烂的1厘米厚的糯米饭,每铺一层放入适量的馅,共铺三层。
4、上锅蒸熟后,用刀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大寒节气民俗吃什么之腊八粥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做法:
【材料】:圆糯米150克,绿豆25克,红豆25克,腰果25克,花生25克,桂圆25克,红枣25克,陈皮1小片,
【调料】:冰糖75克,
【步骤】:
1、先将所有材料用水泡软,洗净,
2、粥锅内注入水,加入所有材料煮开后,转中火煮约三十分钟,
3、放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
【特点】:甜爽可口,营养丰富。
【厨师一点通】:此粥凉食、热食均可。
糯米粥都有哪些做法?
桂圆红枣糯米粥,黑米糯米粥,红豆糯米粥,冰糖银耳糯米粥
糯米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物,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是一种温补强壮的食品,用糯米煮粥不仅好吃,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等功效,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非常适合日常食疗。
糯米粥的做法根据食材的不同,略有差别,比如说红豆、银耳等需要提前泡发,然后和洗净的糯米一起放入锅中焖煮。比如冰糖银耳糯米粥,提前一夜将银耳用冷水泡发后洗净,与糯米一起放进锅中焖煮即可。
一般来说食材泡发处理好之后,可以直接倒入压力锅中焖煮,但更推荐用砂锅大火烧开后,小火慢慢熬煮,这样可以让不同的食材和糯米慢慢交融,糯米慢慢吸收食其他食材的味道,煮出来的粥更加鲜甜绵柔。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糯米粥质地粘稠,不易消化,所以老人和小孩不能多吃,病人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人也不能食用,以免症状加重,此外患有体征湿热以及糖尿病患者也不宜食用。
喜欢吃糯米的人,除了用糯米做粥以外,也可以尝试其他糯米的做法,比如糯米鸡、糯米糍粑、糯米卷等,还有我们经常吃的早餐点心烧麦。总的来说,糯米既是主食也是非常适合入菜或点心的一种食材,不管是和素食还是和肉类搭配,都会有不同的风味。
糯米有多少种吃法
桔红糕:
该制品是传统的冬季时令产品,其特点:颗粒均匀,甜软柔糯。
原料配方:炒糯米粉45千克绵白40千克糖桔皮2千克糖玫瑰花2千克红曲米粉适量
制作方法:
1.炒糯米粉制作:用50℃温水淘米后,放置一定时间吸水胀润。锅内加白砂炒至180~200℃,然后加入吸水后的糯米,焙炒熟后出锅去砂,用粉碎机粉碎成末,过100目以上筛子。
2.炒糯米粉团调制:先将绵白糖、红曲米粉与开水一起搅拌,使糖充分溶解,再加入炒糯米粉、糖玫瑰花、糖桔饼末、红曲米粉继续搅拌均匀。开水应一次加入,如在炒糯米粉面团形成后,再添加开水就会影响制品质量。根据粉质的含水量和气温调节加水量。
3.成型、切块:将炒糯米粉面团放在案板上,为防止散热影响制品质量和成型,要***取保温措施趁热成型。先分块擀成厚1厘米左右的面片,切成1厘米左右宽的细条,搓成圆柱形,再切成1厘米长的颗粒块状、拌上绵白糖,冷却即成。
材料:排骨,糯米,
调料:葱,姜,酱油,料酒,白糖,胡椒粉,五香粉,丁香,腐乳1块
1.排骨,糯米洗净,葱姜切片备用
2.排骨大概在400克左右,用了3勺酱油,1勺半料酒,1勺白糖,4分之1勺胡椒粉和5分之一五香粉,丁香4颗,腐乳1整块又舀了1勺腐乳汁倒了进去,加入切好的葱姜片,所有调料都放好了之后搅拌一下,让调味料和排骨亲密接触之后放置10-15分钟使之入味。
3.把排骨1块1块的夹到糯米里滚几下,沾满糯米然后码到容器里
4.我用的是普通的蒸锅,用了个大号的,因为老妈说蒸这个要蒸很久,怕锅小了水一会就烧干了,锅里放足够的水放上蒸架放好码满排骨的大碗盖上锅盖开火开始蒸,这个大蒸锅的盖子不是很严,为了防止蒸汽流失,我用锡纸把锅的边缝给包了起来,哈哈,效果很不错,保证了排骨的原汁原味(发现了么?没有加水哦)
提示:因为放了酱油又放了腐乳,所以没有再放盐,做出来的味道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