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善若水什么意思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上善若水什么意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意思是说最好的为人处世的类比。就是像水一样去做事情。因为水有千姿百态。他顺势可为江河湖海。他顺行可为气体,固体,液体,他可随事物变得细窄。他也可随事物变得狂暴。这是一个类比。
"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
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老子《道德经》。
上善若水指具有完美道德的人,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后也用来赞美人的无私奉献和宽厚、包容、谦卑的高尚品德。主谓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最好的答案?
答:“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明建邺憨山道者德清是这样注解的:此言不争之德,无往而不善也。上,最上。谓谦虚不争之德最为上善,譬如水也,故曰上善若水。水之善,妙在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谓随方就圆,无可不可,唯处于下。然世人皆好高而恶下。唯圣人处之。故曰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几,近也。由圣人处谦下不争之德,故无往而不善。居则止于至善,故曰善地。心则渊静深默,无往而不定,故曰善渊。与,犹相与。谓与物相与,无往而非仁爱之心,故曰与善仁。言无不诚,故曰善信。为政不争,则行其所无事,故曰善治。为事不争,则事无不理,故曰善能。不争,则用舍随时,迫不得已而后动,故曰善时。不争之德如此,则无人怨,无鬼责。故曰夫惟不争,故无尤矣。
“上善若水”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老子在这里颂扬水的精神,是在宣扬一种处世哲学。所谓善,我把它看成是道家所推崇的“道”之所在。也就是“道德经”中“道德”二字的真义。“上善”则是“道”和“德”的最高境界。而此种境界恰恰和水的精神所吻合。水,万物之生遂无一不福被其泽。可是水却功盖天下德润万物而不知功。不但此也,世间,无论是天地之精灵,还是人间之凡子,都是好清而恶浊,好上而恶下;水则清他物而浊己身,浮他物以上,自沉以下。这种“上善”不正是老子的“道”吗!
我个人的体会,很浅薄,不一定正确。
上:指上天,善:指所有的最好。若水:如水或像水。
水的特点:
1,清白。水自身是清澈透明无色无味的。
2,柔弱。水是软弱的,如果装袋里,放手上,它没有筋骨,很柔软。
3,水顺其自然。它只能从高往低顺势而流。如果遇到土山,它就绕路流。
4,水能生发。它滋润万物孕育生长,使天地间有了生命。
5,水能灭火。
上善若水,意思是上天的慈悲像水一样甘甜、清澈、自然、轻柔、不做作,悄无声息的滋润我们,使我们世世代代蒙受它的恩典却不自知。上天养育了我们,我们感恩的同时,应该学习上天,向它那样顺其自然,道法自然!
上天若水不意味着它只会柔,只会退而不会进。水也有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时候!违背天意,肆虐天下,***招灾!这说明上天是有底线的,它不是一味的退让,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环境,避免灾难发生。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上善若水什么意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善若水什么意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