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铜绿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铜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铜绿是什么?
铜绿,学名为碱式碳酸铜。
碱式碳酸铜,呈孔雀绿颜色,所以又叫孔雀石,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又称铜绿,颜色翠绿。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溶于酸并生成相应的铜盐。在自然界中以孔雀石的形式存在。
铜绿不溶于水,溶于氨水中生成铜氨配离子。加热到220℃时分解。组成为2∶1的碱式碳酸铜为天蓝色的粉状结晶。如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则吸湿并放出部分二氧化碳,慢慢变成1∶1型碱式碳酸铜,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而形成铜氨配离子。
扩展资料:
铜管被腐蚀以后,会产生超标的铜绿,每天早上首次水样中的铜含量大大超出人的饮用水标准,有的达10mg以上。
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作“绿水”或“蓝水”现象。对人体而言,饮用水中的铜应该低于2mg/L,大于3mg/L水中将有异味。
铜绿***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该菌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因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水、土壤、食品以及医院等环境中广泛存在。
同时因对消毒剂、干燥、紫外线等理化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所以对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较大健康风险。
铜绿的化学式怎么生成?
铜在空气中易生锈,生成一种叫“铜绿”的物质,铜绿的化学式是Cu2(OH)2CO3 ,化学名叫碱式碳酸铜,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CO2+H2O=Cu2(OH)2CO3 .
铜绿是什么颜色的什么状固体?
铜绿是一种绿色固体,加热后变成黑色,这是因为生成了氧化铜,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中的分解反应),在铜绿中加入稀盐酸,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体放出,稀盐酸变为蓝绿色容液(氯化铜溶液).
固体,化学式为Cu2(OH)2CO3,又名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属于碱式碳酸盐,是盐的一种。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又称铜锈(铜绿)。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绿色的松软固体。
铜绿,学名为碱式碳酸铜。
碱式碳酸铜,呈孔雀绿颜色,所以又叫孔雀石,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又称铜绿,颜色翠绿。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溶于酸并生成相应的铜盐。在自然界中以孔雀石的形式存在。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铜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铜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