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立夏小满田水满 芒种夏至火烧天” 是什么意思 今年夏天热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的农村,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田野里人们正在除草播种,山坡上的洋槐花一片片如雪般的白。花香袭人,淡雅清香。而再过几日,又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炎炎夏日的火热天气也在一天天的临近。农谚“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是什么意思?今年夏天热吗?
立夏小满田水满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天的第一个节气。随着立夏的到来,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雨水开始增多。而小满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农村民间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雨量开始增多增大,尤其是暴雨在这个时候开始轮番上场,江南地区也在这个时候迎来了一年中的“梅雨季节”。
而这句农村民间谚语“立夏小满田水满”,意思是说到了立夏小满节气之时,随着雨水的增多,无论是田地里,还是房前的池塘里都会被雨水灌满。充沛的雨量对于农作物的生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
芒种夏至火烧天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随着农历芒种节气的到来,北方地区的农民也迎来了小麦的收割季。南方地区在芒种节气到来之时,也开始忙着播种晚稻。夏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随着夏至节气的到来,北半球白昼逐渐开始变短,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等恶劣天气,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而随着温度的普遍升高,高温难耐的人们也尝试着吃西瓜、吃雪糕、喝绿豆水等方式来避暑。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对农村农耕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赓续传承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句农村谚语“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不仅是人们对农历时令节气的经验总结,而且也是对旱涝天气的初步预测。那么,今年2023年夏季会不会热呢?在今天看来,天气气候已经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化,再用一些有关古语老话是很难预测出天气的准确变化的,还是要多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各是什么意思?
1、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2、小满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3、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叫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4、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
5、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6、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1、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立夏节气一到,意味着夏天就将开始,此时的温度明显升高,炎暑降临,同时农作物也静茹旺盛生长,因此夏天是一个生长的季节。
2、小满
小满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南方)。另有解释是指北方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北方)。
3、芒种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4、夏至
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也就是说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夜晚达最短。
5、小暑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6、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