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牛奶+鸡蛋”是最佳早餐搭配这10大营养误区快认清
大家都知道,食物的营养对于身体健康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选择从食物中获取很多营养,但实际上,很多人都会陷入营养饮食的误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揭秘这些“营养食物”~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10个营养误区,看看你中了几个?
误区一:多喝汤就能补充营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煲汤是一种「大补」。
医院中经常见到家属为患者送汤,如乌鸡汤、牛尾汤、鱼汤、海参汤、猪蹄汤等,一般还要嘱咐一句:精华都在汤里,要多喝点,汤渣可以扔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实:汤里的营养成分,真的很少。
各种鱼、肉熬成的汤,确实含有脂肪、非蛋白氮、嘌呤、肌酐,以及少量游离氨基酸、少量的钾、钠、钙、镁等离子等。但它的主要成分还是水,营养密度低。
大量喝汤,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膳食单一,反而会导致营养不良。不论是病人还是普通人,都没有什么好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使是有吞咽困难、咀嚼困难、卧床等需要进食流食的患者,一般也不建议喝汤,而是应该:
将各种食材(粮食、蔬菜、水果、肉蛋等)分别制备软烂,单独或混合用匀浆机(豆浆机)打碎,制成糊,熬成粥。
这样既便于吞咽,又有利于消化吸收。
误区二:“发物”影响恢复,吃素比较好?
所谓「发物」,是中国古代民间的说法,指能引起旧疾复发或新疾加重的食物,如有记载的豆芽、韭菜、苜蓿、鹅肉、鸡肉、狗肉、牛肉、海鲜等。
许多人在生病后,因为担心这些食物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癌症复发,就对它们敬而远之。
事实: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因食用所谓「发物」而导致癌症复发的病例。
如果不对这些食物过敏,那它们就能吃。
误区三:多吃红枣能补血?
讲真,红枣远远不如猪肝。
说到补血,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红枣。有关红枣补铁补血的说法大概只是出于“红”的联想,实际没有医学、营养学依据。单纯从含铁量来说,红枣远远不如猪肝。每100克干红枣的含铁量平均只有2毫克,而猪肝则达到25毫克以上。
而如果是针对“造血原料”不足所致的贫血,下面这些食物的效果都比红枣好太多了:
含铁:动物肝脏、大豆、黑木耳、鸡鸭肉、瘦肉、红糖、鱼肉;
含维生素B12:肉类、动物内脏、禽肉、鱼肉;
含叶酸:动物肝肾、绿叶蔬菜、坚果、豆制品。
误区四:吃银耳可以美容清肺?
煮出来粘稠的物质可不是胶原蛋白......
银耳是很多女同胞特别喜欢的甜品,说是既能养颜美容,又能滋润清肺?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认为银耳富含“胶原蛋白”!不过很可惜,银耳煮出来的那个黏黏糊糊的物质并不是大家以为的胶原蛋白,而是“银耳多糖”,属于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
至于清肺,银耳、梨、百合等所谓的“清肺食物”既不能阻隔空气中的颗粒物,也不能在体内分解这些颗粒物,顶多只能稍微缓解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症状,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银耳其实并不能真的“清肺”。
不过平时喝点银耳也是有所用处的,可以补充水分和身体需要的可溶性膳食纤维。
误区五:脱脂牛奶比全脂牛奶更健康?
正常成年人还是建议喝全脂牛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营养还是口感,都是比全脂奶更优秀。脱脂奶只是更适合部分人群的需求,例如减重人群、有心血管疾病需要控制血脂的人群。
脱脂奶,脱去了全脂奶中的脂肪,而脂肪也正是牛奶香浓口感的来源,所以脱脂奶喝起来寡淡,少了奶香味。
另外,脱去脂肪的同时也脱去了一部分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这些维生素只能溶解在脂肪中)。
没有减重需求、没有控制血脂需求的小伙伴,更推荐选择全脂牛奶哦,没有必要纠结一袋牛奶中多出来的几克脂肪。
误区六:吃南瓜、苦瓜能降血糖?
吃这些真的没什么效果!
关于南瓜和苦瓜可以降血糖的说法,是因为有研究发现,南瓜中的「南瓜多糖」以及苦瓜中的某种提取物可以降糖。
但事实是,这些有降糖效果的是它们的提取物,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才能提取出来。直接吃南瓜苦瓜根本达不到降糖的效果。
提醒:直接吃南瓜苦瓜根本达不到降糖的效果,而且,南瓜吃多了反而会升糖...
误区七:吃生鸡蛋营养更丰富?
有的人觉得食物加热后会有营养流失,因此生鸡蛋营养更丰富。
实际上,生鸡蛋不太好消化,而且也容易被细菌污染,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另外,蛋清中的抗生物素的物质也会影响鸡蛋营养的吸收。
所以,不建议生吃鸡蛋。如果你喜欢吃生鸡蛋,还是在口味和安全卫生之间权衡一下吧。
误区八:红肉比白肉的营养价值更高?
营养价值各有不同,吃肉不应该只吃一种。
饮食界的争论向来层出不穷,咸甜党之争、素食党肉食党之争,就连肉类中都出了红肉、白肉之争。
一般“红肉”指的是做熟前是红色的肉,比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而“白肉”指的是做熟后是白色的肉,比如鸡、鸭、鱼、虾、蟹、牡蛎等非哺乳动物的肉。(当然,红肉白肉的区分有好多种说法,这只是其中一种。)
一般红肉脂肪含量较高,即便是瘦肉,脂肪含量也不少。不过红肉中也富含矿物质(铁、锌),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1、B2、A、D)等,而白肉的脂肪含量较低,且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
事实上,不论是红肉还是白肉,摄入过量都会影响健康,引起肥胖等问题。所以,建议大家不要专注于一种肉类,而应均衡摄入,吃猪肉过多的人群应尽量多增加些“白肉”摄入。
误区九:鲜榨果汁是健康的,应该多喝?
还是直接吃新鲜水果比较好......
鲜榨果汁听起来是十分健康的,但我们却不应该多喝。鲜榨果汁≠新鲜水果,榨汁过程中会损失膳食纤维和大部分果胶,而且在榨汁过程中水果的细胞结构受到破坏,维生素C暴露在空气中就会氧化、流失,另外钙、铁、胡萝卜素等也会有所损失。
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般榨一杯水果汁(不掺水的话),起码需要用上两三个水果,这就意味着你摄入的糖分和热量也要×2~3,长期喝会导致肥胖,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直接吃新鲜水果比较好哦~
误区十:“牛奶鸡蛋”是最佳早餐搭配?
这种搭配缺乏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能量摄入不足。
说到早餐,很多人会认为早餐最完美的搭配就是“牛奶鸡蛋”,但这是有一定误解的。早餐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早餐的食物量应相当于全天食物量的1/4~1/3。
牛奶鸡蛋的搭配,虽然能够给我们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和钙质,但是缺乏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能量摄入不足。所以早餐除了加牛奶鸡蛋,还可以加入麦片粥、果蔬、面包等食物。
(高质量生活家)
“牛奶+鸡蛋”是最佳早餐搭配?医学专家提醒:这些营养误区需牢记
“早上鲜牛奶温热后跟鸡蛋一起吃的,不到一会就开始拉肚子,目前3个小时上了5次厕所了……”
“不是说鸡蛋和牛奶一起吃容易得结石吗?”
“牛奶鸡蛋营养价值很高啊,那究竟应该怎么吃?”
生活中,人们常被大量或真或***的 健康 资讯包围,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入营养饮食的误区。家族群中经常会有“什么样的配餐营养又丰富”“这样做,孩子营养不发愁”等吸引眼球的转载文,原本“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似乎变成了“ 养生 讨论群”,不少市民为家人的营养操碎了心,却依然时不时陷入营养焦虑当中。
多喝汤就能补充营养?喝骨头汤能补钙?
“大量喝汤,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膳食单一,反而会导致营养不良。不论是病人还是普通人,都没有什么好处。”张春玲表示,从营养学角度说,肉相比汤更富有营养,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质量更好,氨基酸种类也更丰富。只喝汤不吃肉,相当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长期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代谢性疾病等情况。
“骨头汤,虽然骨头里绝大部分都是钙质,但并不是可以被人体吸收的游离钙。就算用高压锅炖煮几个小时,融到汤里的也都是脂肪。”
张春玲举例说,每百毫升骨头汤的钙含量只有1.9毫克,只有牛奶的2%左右,根本无法起到补钙的目的。真正可以补钙的食物,是牛奶酸奶等乳制品、豆腐腐竹等豆制品,以及荠菜小***油菜等绿叶菜。
米汤、米粥更有营养?
“米汤更有营养。”张春玲谈到,米汤中含有大量的烟酸、维生素B1、B2和磷铁等无机盐,还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等营养素。米汤性味甘平,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饮用米汤对孩子的 健康 和发育有益,有助于消化和对脂肪的吸收。
用米汤给婴儿作为***饮料,都是比较理想的。就粥而言,由于粥是在相对温度较低、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熬出来的,有利于减少对蛋白质、脂肪的分解破坏,减少一些维生素的流失,并使一些矿物质能够逸出溶于汤中,这样可使粥更具营养价值。
“发物”影响恢复,吃素比较好?
“发物”作为一种民间流传的概念,其范围很难明确界定。“忌发物”亦应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对于某些特殊体质或特殊疾病的人来说,有些食物不适宜食用,这些食物在这类特殊人群当中就是“发物”,而如果能发挥食物的某些特性,适宜的人群食用后反而能防病治病,正所谓“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张春玲说,甜度较高的水果如橙子、芒果、香蕉、红枣、荔枝等对糖尿病患者为“发物”,而此类水果含糖量高、营养丰富,对于素体消瘦、营养不足之人大有裨益;又如习惯性便秘患者常宜多吃水果,可增液润肠,利于大便排泄,但此类水果却为素体脾胃虚寒、易腹泻患者的禁忌之物,食则发病。因此,“发物”的界定还需辩证对待,不能简单地概而论之。
多吃红枣能补血?
单纯从含铁量来说,红枣远远不如猪肝。每100克干红枣的含铁量平均只有2毫克,而猪肝则达到25毫克以上。
而如果是针对“造血原料”不足所致的贫血,张春玲建议说,这几类食物的效果都比红枣好——
含铁:动物肝脏、大豆、黑木耳、鸡鸭肉、猪瘦肉、红糖、鱼肉;
含维生素B12:肉类、动物内脏、禽肉、鱼肉;
含叶酸:动物肝肾、绿叶蔬菜、坚果、豆制品。
“牛奶+鸡蛋”是最佳早餐搭配?
这种搭配缺乏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能量摄入不足。早餐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25%至30%,早餐的食物量应相当于全天食物量的1/4至1/3。
张春玲建议,牛奶鸡蛋的搭配,虽然能够给我们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和钙质,但是缺乏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能量摄入不足。所以早餐除了加牛奶鸡蛋,还可以加入麦片粥、果蔬、面包等食物。
红肉比白肉的营养价值更高?
张春玲说,一般“红肉”指的是做熟前是红色的肉,比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而“白肉”指的是做熟后是白色的肉,比如鸡、鸭、鱼、虾、蟹、牡蛎等非哺乳动物的肉。一般红肉脂肪含量较高,即便是瘦肉,脂肪含量也不少。不过红肉中也富含矿物质(铁、锌),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1、B2、A、D)等,而白肉的脂肪含量较低,且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
事实上,不论是红肉还是白肉,摄入过量都会影响 健康 ,引起肥胖等问题。所以,张春玲建议大家不要专注于一种肉类,而应均衡摄入,吃猪肉过多的人群应尽量多增加些“白肉”摄入。
鲜榨果汁是 健康 的,可以多喝?
“还是直接吃新鲜水果比较好。鲜榨果汁听起来是十分 健康 的,但我们却不应该多喝。鲜榨果汁不等于新鲜水果,榨汁过程中会损失膳食纤维和大部分果胶,而且在榨汁过程中水果的细胞结构受到破坏,维生素C暴露在空气中就会氧化、流失,另外钙、铁、胡萝卜素等也会有所损失。”张春玲提醒市民,一般榨一杯水果汁(不掺水的话),起码需要用上两三个水果,这就意味着你摄入的糖分和热量也要翻倍,长期喝会导致肥胖,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建议市民还是直接使用新鲜水果比较好。
都市新闻
编辑 陈鹏 胡岚
二审 刘钢 施昱凌
校检 张欢 曾勇
三审 赵宏斌 田旻佳
牛奶加鸡蛋的早餐是最佳组合吗?为什么呢?
牛奶加鸡蛋 "是最好的早餐组合吗?这种组合缺乏碳水化合物,这可能导致能量摄入不足。谈到早餐,许多人认为完美的早餐组合是 "牛奶加鸡蛋",但这是一种误解。早餐提供一天总能量的25%到30%,早餐的食物量应该相当于一天总食物量的1/4到1/3。
牛奶加鸡蛋 "是最好的早餐组合吗?认清这10个营养误区虽然牛奶和鸡蛋的组合可以为我们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和钙质,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将导致能量摄入不足。因此,除了在早餐中加入牛奶和鸡蛋,还可以加入粥、水果和蔬菜、面包等食物。然而,这样的组合,反而不能实现人们每餐营养多样化的目标。对于一天中的第一餐,不仅要吃饱,而且要选择合适的食物。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主食,有些人认为早餐没有必要吃主食,其实这是错误的。每一餐都应该有主食。主食中含有大量的能量,可以避免人们的疲劳和头晕。但在主食的选择上,不建议选择白米和面条的主食,因为这种主食的营养过于简单。我们可以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比如一开始大家提到的牛奶、鸡蛋,还有少量的肉类,或者豆制品等。不建议吃加工过的肉类或者油炸的肉类,这些都是高脂肪的,不利于控制体重和日常健康。你有每天吃早餐的习惯吗?搭配什么样的食物?欢迎在下面的评论中与我们的营养师分享。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牛奶+鸡蛋”=营养早餐?坑娃!这6大“***营养”食物不要给娃吃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但对宝宝而言,一顿饭可不止吃饱那么简单:宝宝处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大量营养和能量来支撑身体发育,如果吃不好,不仅饿肚子,严重的还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虽然现在爸爸妈妈们都很注意宝宝的吃饭问题,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容易走进一些误区,很多我们观念里认为有营养的食物搭配,其实都是“***营养”!那到底有哪些“***营养”食物呢?一起来看看吧~
6大“***营养”
你也在给娃吃吗?
“牛奶+鸡蛋”=营养早餐?
由于牛奶和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所以“牛奶+鸡蛋”的组合是多数人心中的营养早餐,但事实上, 早餐只吃鸡蛋和牛奶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如果摄入不足,会影响多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对于宝宝来说,由于其天生比较好动,如果早餐只吃鸡蛋和牛奶,可能会因为碳水摄入不足影响整个上午的学习或运动,所以我们建议, 早餐在“牛奶+鸡蛋”的基础上,搭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包子)一起吃 。
白粥养胃好消化?
疫情期间,张文宏教授提出“早上不能喝粥”的观点,震惊了很多网友,受到不少质疑。白粥在多数人的观念里都是一种养胃、好消化的食物,早上不让喝粥,那吃什么?其实后来张文宏教授也做出了回应, 白粥确实好消化,但并不养胃 :长期吃这种好消化的食物反而会让胃的消化能力退化,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白粥+咸菜”=清爽搭配?
上面我们已经说到白粥并不是养胃的好食物,而咸菜属于腌制类食品,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其他食品添加剂,对身体还未发育完全的宝宝来说,很 容易对肝脏、肾脏造成损伤 ,即使是 健康 的成年人,长期食用咸菜也会伤身, 甚至有致癌的风险 。
“豆浆+油条”=完美早餐?
“豆浆+油条”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早餐组合,但这也并不 健康 。一方面,当豆子变成豆浆,其含钙量会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漫长的夜晚过去后,宝宝的胃里几乎已经没有东西了,由于消化油脂需要大量胃酸,如果早上起来就吃油炸食物,容易 对胃内壁造成灼伤 ,且油条在高温油炸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不仅容易让宝宝长胖 , 还会影响其对钙的吸收 。
另外,宝宝1岁前胃肠道发育不完全,体内缺少能够消化分解豆类的消化酶,进食某些不易消化的豆制品容易引起宝宝腹胀、腹泻。
多喝肉/菜汤更有营养?
很多人的饮食习惯都是在饭前喝一碗汤,如果也让宝宝在饭前喝汤,会让其容量本就很小的胃被撑满,吃不下其他东西。而且相对于汤来说, 汤里的肉其实更有营养 ,看起来白白的、很有营养的汤其实只是脂肪乳化的一种现象...拿骨头汤来说,很多家长都认为喝骨头汤能补钙,但事实上骨头中的钙很难溶于水,其补钙的效果微乎其微,如果想补钙,可以给宝宝喝奶或选择合适的钙剂。
多喝果汁身体好?
很多宝妈认为,果汁(尤其是自己榨的果汁)新鲜又营养。但事实上,即使是自己榨的果汁, 在榨汁过程中,水果中富含的纤维素会大量损失,留下的大部分都是糖分 ,另外,一些原本被封存在细胞中的营养素接触空气后,很容易被氧化。也就是说,喝果汁并不能达到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的目的,因此还是直接给宝宝吃水果比较好,如果担心宝宝月龄太小,吞咽困难,则建议吃果泥。
合理饮食搭配
3大原则
1 食物种类要多样
合理的饮食搭配应该是多样的,日常饮食中,家长们要 避免长期给宝宝吃同一种食物 。如果早餐来不及,也不能只给宝宝喝白粥,可以用含铁米粉、蔬菜粥、瘦肉粥等代替,尽量保证食物种类的丰富。
2 选择高营养密度的食物
其实大家走进上面这些误区,主要是因为对“营养密度”的概念不清楚,那我们就先来解释一下吧~
营养密度是指食品中以单位热量为基础所含重要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的浓度。 举个例子,同样是一碗“饭”,一碗稀粥和一碗大米饭所含的营养是不一样的!粥里很多都是水,可能只有小半碗米,营养密度自然也就比较低。
所以给宝宝准备食物的时候应遵循以下3个法则:
固体食物营养密度 液体食物 ,如米饭 稀饭 米汤
完整食物的营养密度 分解的食物 ,如水果 果泥 果汁
粗粮的营养密度 精细粮 ,如小米 精米
3 主食 蔬菜 肉=3 2 1
合理的饮食搭配应该是多样、丰富的,且 主食应尽量占到宝宝每顿饭的一半 。主食作为提供能量的主要食物,当其比例达到1/2时,可以避免过多摄入其他食物。宝宝每顿饭应按照“321”的原则搭配各类食物,做到有荤有素有主食,避免单一摄入某种食物,造成营养不良。
总之,饮食搭配、保证营养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家长们一定要多用心,千万不要偷懒给宝宝吃固定的某些食物, 应遵循“主食 蔬菜 肉=3 2 1”的原则 ,让宝宝每顿饭都吃得 健康 ,如果宝宝吃不下,适当的少食多餐也是可以的。另外,有些家庭可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养娃,两代人之间可能存在观念冲突的问题,这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耐心和爷爷奶奶沟通,达成共识,一起科学养出 健康 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