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今天星巴克中国CEO正面回应咖啡价格战我们在玩长期游戏
文:何丹琳
“我们欢迎竞争。竞争实际上扩大了咖啡市场,加快了咖啡消费的普及。”今天,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静瑛这样说。
王静瑛是在清晨结束的星巴克第三财季电话会议上,发表有关看法的。当时,有华尔街分析师提问,称有对手(注:瑞幸)最新表示要把9.9元咖啡活动持续数年,希望了解星巴克在不改变品牌高端地位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好客流量。
小食代注意到,王静瑛随后从多个方面就面对中国同行的打折活动进行了讲解,以展示星巴克的战略定力。事实上,在咖啡价格以外,在电话会上有关中国业务的其他情况,也一再被全球高管和分析师提起。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星巴克的最新说法。
“无法***”
首先,我们先了解王静瑛对9.9元咖啡的评论。
她指出,首先,竞争对第三季度的业绩没有明显影响,自己对第三季度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并对在该季度取得的逐步改善感到高兴。星巴克中国将继续专注于自身的业务与策略,进一步优化增长和回报。
王静瑛还认为,不同的品牌会带来不同的价值主张和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她只想谈谈星巴克自己的价值主张。
“我们从事的是与人沟通的事业。”她说,自24年前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第一天起,星巴克就一直专注于提供“优质体验”。这种体验由星巴克的咖啡品质以及与消费者和伙伴(员工)建立的情感体验所决定,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
王静瑛表示,星巴克中国业务的战略是服务于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和各种场景,包括实体和数字化、快速和慢享体验。她强调,星巴克建立的独特业务模式和能力,为公司带来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因此,我们将加倍努力,加大力度投资于创新产品、门店体验、伙伴和数字化,从而创造更加独特的竞争优势,抓住中国未来的无限机遇。”王静瑛说:“我们在玩长期游戏。”
王静瑛
昨日,小食代介绍过,在这场9.9咖啡的“折扣游戏”中,主角是突破10000家门店的瑞幸,以及由其前高管操盘的库迪咖啡。在交出靓丽的二季度成绩单后,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最新宣布,要把9.9元活动常态化进行下去,又决定此次活动将至少持续两年。
郭谨一声言,通过这个活动,瑞幸让更多的消费者以更优惠的价格喝到了“更高品质的咖啡”,加速提升了中国消费者对咖啡消费的进一步认知,同时也帮助咖啡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提升了品牌影响力。瑞幸CFO也指出,卖出更多的咖啡大幅促进了上季度的收入(注:瑞幸上季净收入总额为62.014亿元或8.552亿美元,同比增长88.0%),从而带动了利润高速增长。
不过,这个活动也有争议。Tims中国首席财务官李东早前就表示,如果咖啡的定价在10元左右,消费者不会认为这是一款专业或者高质量的咖啡,又认为瑞幸和库迪的产品“合理售价”应该在14元~15元。
增长空间
那么,星巴克在华的“长期游戏”要怎么玩呢?
在会议上,第二次为星巴克发布业绩的新帅纳思瀚(LaxmanNarasimhan)数次回顾了自己早前的访华行程。
他表示,上季度自己在中国市场待了很久,包括在门店里与伙伴一起工作,也在考察中国的供应链上花了一些时间。他还在相关支持中心待了一段时间,了解星巴克如何在数字化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我必须告诉你,我去中国、研究中国、为中国市场提供建议、在中国开展业务已经有20年了。这是一项非常独特的业务。”纳思瀚说:“星巴克是一个充满爱的企业,我们的伙伴充满***,这一点非常了不起。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纳思瀚说,星巴克进入中国这个拥有喝茶传统的市场后,用了20多年,一直在推动咖啡消费的转变发生。如今中国的人均咖啡年消费量已经达到了12杯,上海的这一数字还要高许多,但是和日本(注:人均200杯/年)这个也有喝茶传统的市场相比,这个数字化还是低得多。
“星巴克在中国依然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未来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说,除了餐饮渠道,星巴克的即饮产品也在大幅增长,同时还在供应居家消费的咖啡产品,因此星巴克正通过多种渠道在中国打造品牌。
纳思瀚表示,星巴克将继续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更加垂直地整合旗下的供应链,这将让公司在中国有更大的灵活性,同时也将进一步提高生产率。他说,星巴克中国门店和门店以外的生产率都有进一步改善的机会,对逐步提高在华利润率充满信心,尽管目前的利润率处于健康的水平。
给出预测
最后,我们回到星巴克上季度的业绩上来。
在截至2023年7月2日的为期13周的第三财季,星巴克合并净收入为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GAAP营业利润率从15.9%上升至17.3%,这主要是由于销售杠杆、定价和生产率的提高带动。
具体到中国市场,上季度星巴克中国的收入为8.219亿美元,同比增长51%。同店销售额增长46%,而去年同期为-44%,其中同店交易量增长48%,平均客单价下跌1%。这些数据的大幅度变化背后,是去年同期星巴克布局“重镇”上海的门店受到疫情影响而临时关闭,而今年随着中国市场的重启,星巴克在华业务也在逐步复苏。
期内,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拥有6480家门店,季度内净新增门店237家,比去年同期净新增719家门店。其中,仅在上海,星巴克就有超过1100家门店。
谈到中国市场,纳思瀚对分析师指出,他对上季度的表现感到鼓舞。如果不考虑9%的汇率影响,实际中国市场期内增长了60%,按季度也增长了10%,这凸显了在华业务的长期稳健发展态势。
星巴克CFORachelRuggeri今天也表示,在上季度,中国市场的饮料销售额达到了过去五年来的最高水平,同店销售额增长符合预期。随着市场持续复苏,她很高兴看到需求得以持续,这得益于产品创新、数字化能力增强、粽子创纪录的销售额,以及新店开业速度的加快——期内,几乎每天都有三家新店在中国开业。
她说,中国市场的每周平均销售额较上一季度有所增长,星巴克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到第四财季,周平均销售额将实现低至中个位数的增长。鉴于当前的需求和中国长期机遇,星巴克会继续投资于在华门店、伙伴和社区,在美国以外最大的烘焙工厂——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也将在秋季正式开园。
对于这份成绩单,路透今天指出,尽管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大幅反弹,但北美和国际市场对咖啡和冷饮的需求显示出了一些减少的迹象,星巴克上季同店销售额未达到市场预期。彭博同样指出,星巴克上季销售收入低于分析师预期,主要是由于美国市场客流增长放缓。
华尔街日报指出,星巴克今天公布了创纪录的咖啡饮品销售额,但这家咖啡巨头表示,员工工资的上涨和对咖啡馆的投资拖累了利润。另外,第三财季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增长了46%,超出分析师预期。
星巴克用涨价回应风波,门店的销量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
我认为星巴克门店的销量应该是会受到影响的,至少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大家是很少会去星巴克买咖啡的,当然这不是意味着没有人去星巴克买东西,只是说到星巴克的人可能会相应的少一点。一些有意识的人,一些对于星巴克的行为感觉到很愤怒的人,是不会再去星巴克消费的。毕竟咖啡不仅仅是只有星巴克才有,而且它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星巴克如今做出这样的事情,再加上涨价的风波,可能他会引起大家的一阵子的抵触。因为他这样的行为无疑就是想隔我们中国消费者的韭菜的行为,又或者是完全的无视我们的抵抗行为,他们这样做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
星巴克的***也是频频上热搜,在前一阵子,星巴克一门店,居然驱赶在他们门口吃盒饭的我们中国人民警察,并且还闹了一些小矛盾和不愉快。这件事情引起了我们的愤怒,一时之间也引起了我们中国消费者的愤怒,因为中国或许可以没有星巴克,但是绝对不可能没有中国人民警察。星巴克的这种处理方式和行为理念确确实实是特别的让人愤怒的。我想这家门店的销量是一定会受到影响的,虽然其他门店的销量或许不一定受到影响,但是这家门店的销量一定会受到影响,因为自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这家门店陆续受到很多白花,门店的口碑和质量也是下降了非常多。
在这件事情之后,星巴克所有的门店居然将咖啡的价格上涨了一部分,星巴克咖啡涨价这件事情又再一次引起了我们的不满,毕竟星巴克一杯咖啡的价格确实不是很便宜,而再一次涨价,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他的销售量吧。
罗永浩为什么要在星巴克自打耳光?
最近一篇题为《致星巴克中国CEO王静瑛***:什么时候才不觉得中杯顾客无知或愚蠢?》引来了众多微博大V的讨论和数百万网友的吐槽。为此锤子科技?CEO罗永浩于11月4日——11月16日连续发了几条微博吐槽星巴克,还不惜扒出了自己几年前在星巴克自打耳光的***。罗永浩为啥在星巴克自打耳光?星巴克出了什么事?
事情是这样的。一名星巴克金卡会员在点单时被服务员连续两次要求确认“你确定是中杯吗”、“中杯是我们最小的杯型哦”,这让他感觉很不舒服。这位会员就给星巴克中国CEO王静瑛写了上文的***。这封***在社交网络上发酵,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锤子科技?CEO罗永浩的微博及他几年前在星巴克自打耳光的***。
***中,罗永浩要点一杯中杯咖啡,但星巴克女服务员反复指着眼前的三个不同型号的杯子对罗永浩说,最小的才叫“中杯”,中间大小的叫“大杯”。罗永浩说,我明白你指的是大杯,但是我要中间的那个中杯。但服务员还是说,对不起,这是大杯。被一再羞辱之后,罗永浩恼怒的自打数个耳光后离去。对此,罗永浩在一次现场活动中说,过去三年中,他曾被星巴克服务员说了7、8次,星巴克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对此,星巴克给出了回复,表示将提升服务水平,为喜爱星巴克的顾客提供与众不同的星巴克体验。星巴克在回复中解释,为确保顾客杯型选择准确,有时会再次与顾客确认。对于这种不痛不痒的回复,很多消费者并不买账,不少网友表示,星巴克不仅没有透露出改变杯型称呼及服务的意愿,还为自己做辩解,实在是有些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