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看倪海厦老师是如何用3味药就搞定静脉曲张问题的
一、到底什么是静脉曲张?
二、应该怎么办?------要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倪海厦老师,仅用三味药的小方----白芍、炙甘草、炮附子,常常调理静脉曲张,就屡试不爽,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为什么重用白芍?
2、用炙甘草是何意?
3、用炮附子又怎么讲?
那听倪海厦老师讲,一位太太,10几年的静脉曲张,药下去之后,立刻就少了9成,效果是非常好的。
而经方就是这样,药简力专,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剂量上的问题,白芍、炙甘草是等量,加重用,而炮附子是永远要小于这两位药的,因为我们主要是靠白芍酸、收的力量,那具体使用还请大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如果大家有类似问题的,可以先在评论去留言。
关注崔医生,关注健康知识。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十)
甘草干姜汤恢复脾阳,热就会传到肌肉上,可是津液还下足,所以肌肉还有挛急的现象,有点抽筋的现象,脚没办法踩在地上,这时候用芍药甘草汤,当然这甘草也是用炙甘草。?
伤寒伤阴,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缺失濡养造成了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用芍药甘草汤。
在伤寒论条辨第28条中是这样说的,伤寒病,出现了脉浮、自汗出、小便频数、心烦、轻微怕冷、两小腿肚拘急疼痛、难以屈伸症状的是太阳中风兼阳虚阴亏症,治疗的时候,应当扶阳解表,如果单用桂枝汤来解表,这是错误的治法。
喝了桂枝汤以后就会出现了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躁不安、呕吐,甚至会出现谵语症状,这就是误治导致阴阳两虚,也就是发汗发得太过了。治疗应该先给予甘草干姜汤,使阳气恢复,如果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厥冷的现象慢慢消失,而见两腿温暖的,说明阳气已经恢复。然后,再用芍药甘草汤来复阴,使阴液恢复,病人两小腿肚拘急疼痛便可解除,两腿便可以自由伸展。
在这里讲了一个健康的标准,正常人头面冷的,手脚是温的,所以,我们在诊病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什么是正常,我们用一只手去摸病人的手,一只手去摸他的额头,手是温的,额头是冷的,这是常态;额头是热的,手足是冷的,这就是非常态。
现在对于芍药甘草汤常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证所引起的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的病人,总之对于阴血亏虚的都可以用。
这里用到的芍药,芍药是补阴的药,所谓补阴就是补津液,如果我们把人体的动脉分为阳,静脉为阴的话,我们知道血液循环系统,一个是体循环,一个是肺循环,这里我们就不作详述了,芍药是养阴,就是让静脉的血,流回心脏的速度加快,炙甘草可以健脾,脾土生肺金,所以,炙甘草可以强胸阳,让心肺功能加强,因此,对于很多的脚抽筋,静脉瘤,静脉曲张啊都可以吃,特别是静脉瘤,剂量可以加大。
芍药和炙甘草这两味药是等量,如果用10-15克,可能力量不够,效果不会很好,有的时候炙甘草用到50克,芍药用到30克以上,那个力量就强了,所以,处方是对的,剂量不够的时候看不到效果。这个平常常用汤剂,“汤”字加个草头就是“荡”,扫荡的意思。当然喝了药以后,出现了头晕的现象,这个不要怕,是瞑眩反应,表示药对症了,效果特别的好,中医有句话叫“药不瞑眩疾弗瘳”。所以说,我们在开药方的时候,这个剂量很重要。
芍药甘草汤还有一个外号叫“去杖汤”,为什么叫去杖汤?那是因为老太太脚不能走路了,只能拄着拐杖走路,喝了芍药甘草汤以后,脚好了。从这里我们知道,让脚的血液能够正常循环,我们要重用白芍,因为脚是离我们心脏最远的地方,大家想一想,大自然的冬天是不是离太阳最远,所以,冬天就会很冷,冷就会让液体变成固体,所以,水就会结冰,要想把冰化掉,只有把温度提起来,当然,太阳我们是不可能想让他温度高一点就高一点,那么我们人身体的温度是可以做到的。
中医的观念就是通过“寒”“热”这两个字来判断人的身体是不是健康的,我们都知道心脏的搏动产生热,如果你的心脏功能不好,你的脚就开始冷了,就有可能会制造出一些瘀血,我们人身体上的血管就好像是地球上的河流,因为脚冷,才使得脚上的瘀血形成,这是主因,要想把瘀血化掉,只有让脚热起来,要想让脚热起来,只有让心阳振奋起来,所以,芍药甘草汤它就有这个功效,当然,如果再加上一点附子,那个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我们在临床上怎么知道这个药有没有效,就问病人吃了药以后,手脚是冷还是热,如果手脚开始热了,那就对了,如果吃了以后手脚比原来还冷,那肯定你开的药是错了,那就要重新辩证,更换处方了.所以,中医活血化瘀就是这样来的,就好像冰遇到热就化一样.这就是中医“寒”“热”的辩证。
如果只有手脚的末端冷,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脚指头啊手指头啊或者再近一点脚掌手掌冷,瘀血制造得很慢的,因为脚踝以上还是热的,瘀血到了脚踝以上,因为有热就化了,就算是有瘀血也不会马上发心脏病,所以很多女同志脚冷了很多年也没事,这个叫手足冰冷。
中医的四逆,那就不是手足冰冷了,是从脚指头到膝盖,手呢是从手指头到手肘这一段冷,手脚冷的极限就是到膝关节和手肘关节,到此为止(见图六)。这个时候,瘀血就会很快的生成,膝盖以上或者手肘以上,因为血管相对来说要大,瘀血块很容易到心脏,造成心脏病、
所以,我们可以从手脚冷的情况来判断病情的好坏,吃药之前冷到膝盖,吃了你的药,冷到脚踝,代表病在退,如果每个都知道这种判断的方法,就可以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心脏病可不可以预防,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觉得你的脚不温,有点冷了,就可以喝芍药甘草汤,特别是女孩子,妇人们可以经常喝一点芍药甘草汤,当然加上附子会更好一些,我们后面会讲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汤的配方,他们是等量,也就是一比一,一般为12克。
腿部静脉曲张用什么药最好
静脉曲张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其它阴囊精索,腹腔静脉,胃部食道静脉等也会发生静脉曲张。
意见建议:
(1)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位的姿势,步行可以利用小腿肌肉的泵作用来促进静脉回流;(2)抬高下肢能够缓解水肿等症状;(3)穿戴带有压力梯度的弹力袜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4)部分药物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常用的有爱脉朗、迈之灵片等。不过,想彻底治疗静脉曲张,手术应当是首选。
倪海厦经典药方书中有的药方没有煎药方法怎么用?
倪海厦老师在讲《伤寒论》的桂枝汤时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用汤剂,有时会取中药的“气”,有时会取中药的“质”,什么意思?我们从阴阳的角度来理解就比较容易了。中药有四气和五味这些属性,倪师所说的“气”指的就是中药的寒热温凉这四气,气属阳,主升主动;倪师所说的“质”就是指的中药的酸苦甘辛咸这五味,味属阴,主降主静。
搞清楚“气”“质”“味”这些概念之后,我们就理解了倪师的意思。那么,什么情况下我们要取药物的“气”呢?答案是治疗外感类疾病的时候,因为这一类疾病的病位在表,需要用药物“升”、“动”这些属阳的性来治疗,因此,需要用中药的“气”,因为“气”的性也属阳,主升主动,可以引导人体的气血趋向于体表;治疗内伤杂病或各种慢***的时候,需要用中药的“质”,也就是“味”来治疗,因为这一类疾病的病位一般在人体的里面,相对于“表”而言,“里”属阴,而中药的“质”属阴,主降主静,可以引导人体的气血趋向于里。
道理都清楚了,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如何取中药的“气”和“质”?煎药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倪师介绍说,要取中药的“气”,方法就是用大火快煎,一般10—15分钟即可,避免久煎,这样,我们就可能把中药的“气”最大可能地保留了下来,而如果要取中药的“质”,也就是“味”的时候,就需要久煎了,一般可以煎30-60分钟,有些滋补的中药,甚至可以煎1-2小时都没问题,比如现在流行的膏方,其清膏的部分都需要煎煮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