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物价飞涨大米在一个星期内由85元一袋涨到了100元一袋
物价飞涨!
大米在一个星期内,
由85元一袋涨到了100元一袋,
排骨27元涨到了31元公斤,
今年的西红柿就没有下过6元,
玉米10元4个,
去年这个时候都已经10元6个了,
物价涨成这样,
我的工资还没有涨呢!
你们物价涨了吗?
北平无战事是真实历史吗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讲述***垮台前两年国共谍战斗争,虽然大部分人物都属虚构,但却力求接近历史背景的真实,这比那些胡编乱造的戏说历史剧前进了一步。尽管如此,该片还是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人希望得到的历史真相,而非历史真相本身。
老板近一袋大米50元,卖出80元,收了一百元***钱,老板亏了多
70元。
1、首先一袋大米进价为50元,已售出且收到***钱,因此首先亏损50元。
2、其次一袋大米售价为80元,收到100元,找出100-80=20元,因此又亏损20元。
最后将亏损相加50+20=70元,因此总亏损70元。
如果粮食涨到每斤100元,是不是大家就都来农村种地了?
如果粮食涨到100元/斤,问人们会不会都想去种地?我有三种答案:
第一种答案:绝大多数人都想去种地
这一答案的提前是,其它物价及费用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上或呈下降态势。
目前的水稻价格,按照国家最低保护价是1.30元/斤左右,如果涨到100元/斤,则上涨了近77倍。再按照目前农民种水稻,抛去人工不算,最高纯收入为500元/亩。涨价后每亩收入则为500╳77=38500元/亩,按一年两季算,每亩一年收入为77000元,中国农民人均土地为2亩多一点,则每为农民人均每年的种粮收入为154000元。
这么高的收入,就是目前一般城镇职工一年的工资加***,也是很难达到的,更何况漂泊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了。
因此,如果是这种情况,我想,***都想去从事自由自在的种地工作。但是,这一答案的概率很小,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你粮价如此大幅上涨,让其它物价和费用原地踏步,这可能吗?
第二种答案:部分人想去种地
如果粮价上涨到100元/斤,上涨了77倍,其它物价上涨幅度不是太大,农民种粮一年能收入5~8万元,与外出的农民工年收入差不多,或略有超出。别的职业人员不说,单大部分农民工,就会愿意回家种地。
这种情况也难以实现,除非国家动用行政手段,控制其它物价和费用的上涨幅度,以此来保障种地的收入。
第三种答案:***都不愿种地
从过去几十年的历史来看,粮价与其它物价和费用的涨价,就如同龟兔赛跑、拖拉机与小汽车比速度。每次粮价上涨后,其它物价跟随其后上调,并在短时间内反超很多。大米从当初的2角/斤,到如今的2~3元/斤,只不过涨了十多倍,而其它物价和费用则上涨了几十倍、上百倍,有的上涨幅度则呈病狂的几何数。
如果粮价上涨到100元/斤,其它物价和费用再***过去的历史,那粮食涨价得到的收入,还不是被其它物价和费用的压倒性上涨,榨得干干净净,说不定农民还得从自已荷包里往外拿钱,来弥补种也的亏空。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农民种地的困境将越加艰难,那还不如粮食价格维持在目前的水平,省得一石激起千层浪,最终受损的还是农民。
结语
问题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农民都能回家种地,希望农民有很好的收入。但光靠粮食涨价来实现美好的愿望,可能是一厢情愿的事。
只有国家对三农大力抉持的政策、行政调控手段和全社会对农民的支持,加上粮价的适当上涨,多管齐下,农民种地有了一定的收入,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