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滋阴祛火甘露饮
中医丨中药丨食养丨药养丨医技丨传承
让中医中药走进你我生活,健康你我他!
甘露饮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甘露两地与茵陈芩枳枇杷石斛伦
甘草二冬平胃热桂苓犀角可加均
方解
甘露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剂由生地、熟地、茵陈、黄芩、枳壳、批杷叶、石斛、甘草、天冬、麦冬组成。具有清热利湿、滋阴降火之功,用于治疗胃中湿热上蒸。方中诸药相配,去除湿热,诸证自愈。本方加肉桂、茯苓,增强利尿之效,导湿热从下而去,名“桂苓甘露饮”;加犀角(水牛角代)凉心泻肝,增强清热解毒作用。
组成
生地、熟地、茵陈、黄芩、枳壳、枇杷叶、石斛、甘草、天冬、麦冬各等份。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滋阴祛火,清热利湿。
主治
胃中湿热上蒸于口。症见齿根宣露,口臭喉疮,吐衄、齿龈出血等。
各位亲们:
本平台分享的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寻求专业医师指导。电话:4001682719
?甘露饮子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甘露饮子--《阎氏小儿方论》
【别名】甘露饮、大甘露饮
【处方】生干地黄(焙)、熟干地黄(焙)、天门冬、麦门冬(各去心,焙)、枇杷叶(去毛)、黄芩(去心)、石斛(去苗)、枳壳(麸炒,去瓤)、甘草(锉,炒)、山茵陈叶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润肺利咽;滋阴清热,行气利湿。主治心胃之热上冲,牙龈、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湿热黄疸,阴虚盗汗,胃脘疼痛;又疗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房劳,湿热相搏,致生疸病,肢体微肿,胸满气短,小便黄涩;或时身热,温热病,咳嗽,消渴,肝郁头痛,衄血,痛经。
【用法用量】甘露饮〔《局方》卷六(绍兴续添方)〕、大甘露饮(《咽喉经验秘传》)。
【注意】素体阳虚,溃疡日久难愈,肢冷,腰膝酸楚,溲清。舌嫩有齿痕,脉沉细等肾阳不足,阴损反阳,水不济火,虚火上炎之证,不宜用此方。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此足阳明少阴药也。烦热多属于虚,二地、二冬、甘草、石斛之甘,治肾胃之虚热,泻而兼补也;茵陈、黄芩之苦寒,折热而去湿;火热上行为患,故又以枳壳、枇杷叶抑而降之也。2.《医林纂要》:熟地黄以滋养肾水;生地黄能升肾水以上交于心;麦冬以清肺宁心;天冬能滋肺金以下生肾水;石斛甘微咸,得水石清虚之气,故能补心安神,清金保肺,去胃中之湿热而布膻中之清化;茵陈去胃中沉郁之湿热;黄芩降肺逆;枳壳破郁积,且能敛阴;枇杷叶酸能补肺敛阴,宁心收散,苦能泄逆气,泻火清金;甘草补中而亦能去热。热盛则水涸,二地以滋之;热盛则金流,二冬以保之;清用黄芩、枇杷叶;去湿用茵陈、枳壳,而皆有悠扬清淑之致。不必大为攻下,此所以为甘露。热莫盛于胃,而诸热皆统于心,心化不足,则热妄行,石斛补心以除妄热,所谓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也。3.《时方歌括》:足阳明胃为燥土,喜润而恶燥,喜降而恶升,故以二冬、二地、石斛,甘草之润以补之;枇杷、枳壳之降以顺之。若用连、柏之苦,则增其燥;若用耆、术之补,则虑其升。即有湿热,用一味黄芩以折之,一味茵陈以渗之,足矣。盖以阳明之治,最重在养「津液」二字。此方二地、二冬等药,即猪苓汤用阿胶以育阴意也;茵陈、黄芩之折热而去湿,即猪苓汤中用滑泽之除垢意也。
【临床应用】1.口疮:本方加减治疗口疮31例,方药为:干地黄15g、熟地黄12g、天门冬12g、麦门冬15g、黄芩10g、茵陈9g、枇杷叶9g、枳壳6g、石斛10g、黄连6g、桔梗6g、甘草9g。每日1剂,煎水分3次服完,小儿量酌减。除婴儿外,重症者可用柳花散加减煎汤含漱(青黛10g、冰片9g、黄柏15g、甘草15g。每日1剂)。典型病例:肖某,女,69岁。口舌生疮,灼热疼痛,屡治不愈5年余,且伴口苦咽干,头晕头痛。体温39℃,口喉干涩,吞咽疼痛,纳少,溲黄便结。口腔及舌缘两边有黄白色的溃疡点16个,两侧扁桃体呈Ⅱ度肿大,咽喉部充血,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给予甘露饮加减(干地黄15g、熟地黄12g、天门冬12g、麦门冬15g、黄芩15g、茵陈9g、枇杷叶9g、枳壳6g、石斛10g、黄连6g、桔梗6g、甘草9g)。每日1剂,煎水分3次内服。另用柳花散加减煎水含漱。连用2日后,口腔溃疡点由原来16个减少至8个,颜色变浅,面积也明显缩小,诸恙亦愈。上方加生黄耆15g,继用5剂后治愈。追访1年未见复发。2.胃脘痛:李某某,男,31岁。上腹部于饭后隐隐的痛反复发作3年余,症见纳差,口干多饮,大便干结。舌质红,少苔,脉弦细。诊断为慢性胃炎。证属胃阴不足,虚热内扰。用甘露饮去茵陈、枇杷叶,加入金铃子9g,延胡索9g,青木香9g,乌梅6g。连服7剂腹痛消失,食饮好转。后又减理气止痛之品,加入太子参18g,淮山药12g,鸡内金9g,连服30余剂,症状消失。3.阴虚盗汗:魏某某,女,4岁,患儿睡后汗出不止2年,尤以夏天为甚。平素体弱,口干喜饮,纳差,大便干结,小便短急,五心烦热。经用多法治疗无效。唇赤舌红,无苔,脉细数。X线胸透,肺部正常。辨证为阴虚内扰,心液不敛。用甘露饮去茵陈、枇杷叶,余各味减量三分之一,再加太子参12g,五味子6g,浮小麦6g。服3剂后好转。后又在此基础上减味,并先后用白芍6g,淮山药9g,生牡蛎12g,连服10余剂,盗汗消失,手足烦热好转,5年未复发。4.温热病:褚某某,男,35岁。因受凉后发烧5天,体温达39.5℃,微恶风寒,伴有头痛,咳嗽,痰少黄稠,口渴唇乾,喜冷饮,3天无大便,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白,中间微黄,脉滑数,X线胸透,为左侧支气管炎,辨证为外感风热,邪传阳明。用甘露饮去茵陈,枳壳,加石膏30g,大黄9g(后下),银花9g,连翘9g,日服2剂,每日4次。2天后体温下降,大便通畅,头痛减轻,但仍有咳嗽,低烧,周身酸痛,去上方加味之药合麻杏石甘汤及蔓荆子。日服1剂,每日2次,连服5剂,症状消失。
【摘录】《阎氏小儿方论》
甘露饮的功效与作用 甘露饮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1、甘露饮是中药汤剂,它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调节人体的机能。但是中国历代来甘露饮的组方非常多,大致上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治疗身体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症状,可以治疗胃炎以及上火所引起的眼睛发红、牙疼,还有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这些都可以通过甘露饮来进行调整。
2、甘露饮性偏寒,可以清热养阴,行气利湿,对于人体的很多疾病,比较常见的是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对于黄疸也有一定的疗效。
口腔溃疡反反复复,专家说内治虚火是关键,推荐一款“甘露饮”
文/董洪涛(中医博士)
口腔溃疡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疾病,病人往往因口腔内疼痛而烦躁不已,既影响休息,又影响工作。特别是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内反复发作溃疡,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或溃疡面裂开出血,或旧的刚伏,新的又起,病人极为痛苦。
不少患者认为此病属火热,因此常自行大量服用清热解毒中药,如双黄连、三黄片、牛黄解毒片、排毒养颜胶囊等,结果是大部分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未见减轻,反而越吃药食欲越差,面色越暗,以至于小病渐成痼疾,久年难愈。
从中医来说,此病的关键还在于内治。内因不除,单纯从外治其实没有太大意义。至于用局部烧灼等损伤性方法来治疗更是误人不浅,是不能治愈此病的。中医认为,疼痛皆与火有关,《黄帝内经》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的记载,但此火有实火与虚火之不同。
可以用苦寒药来清掉的是实火,这种火一般用些清热解毒的中药都会有很好的效果,而且疾病很容易痊愈,难以形成痼疾。真正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多是由虚火造成的。其中又有气虚、阳虚与阴虚的不同。
#1
气虚阴火上炎
元代名医李东垣认为:“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什么是“土位”?就是脾胃所开窍的口腔部位。根据李东垣的分析,宜用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并大忌苦寒之药损伤脾胃。
一般我喜欢以 四君子汤 (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为基础,适当加入一些补气清虚火之药,如黄芪、山药、荷叶、虎杖等。如果病人出现短气、乏力、大便次数增多等中气下陷的症状,可用补中益气汤。
#2
阳虚火浮
病人多表现为上热下寒,既有口腔溃疡的热痛不适,又伴有小便清长、夜尿频频、下肢冰冷、畏寒等阳虚诸症。其主要治疗思路在于扶阳、潜阳与引火下行,一般习用方剂是 潜阳丹、封髓丹,配合附子理中丸 等。临床上多数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此类,可用此法治疗。
注意阳虚火浮虽然多见,但并不是说治任何口腔溃疡都要扶阳,具体病证要具体分析,一切以疾病的病机为出发点。
#3
阴虚火热
此类病症临床时有所见,一般病人表现为明显的阴虚症状,如口干欲饮凉水、咽干、心烦、舌红少苔,兼见大便干结、尿黄等。但临床所见,亦多挟热湿,其原因或素体阴虚,或常熬夜,或多忧思郁怒,而致营阴暗耗。对于这类病人,如果辨证不清,单纯滋阴,或者单纯用大剂寒凉中药清热解毒,效果往往时好时坏,难以根治。
对于阴虚伴有湿热型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我常用余国俊先生在《中医临证思辨录》一书中所推荐的 甘露饮 (生地、熟地、天冬、麦冬、黄芩、石斛、枇杷叶、枳壳、茵陈、甘草),随证加减。
相关链接
何谓“虚”“实”“虚火”“实火”
中医所说的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虚证反映人体正气虚弱而邪气也不太盛;实证反映邪气太盛,而正气尚未虚衰,邪正相争剧烈。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民间俗语“上火”是指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
火有虚实之分。 实火指邪热炽盛引起的实热证。虚火是相对于“实火”而言的,凡属于体质衰弱、真阴亏损或真阳衰竭所引起的机能低下,而表现为虚性亢奋的,都属于虚火的范围。
实火、虚火都会导致喉咙红肿、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内热上火症状,但实火者尤喜冷饮,腹胀痛拒按,脉数实,治疗以苦寒泻火、清热解毒为主;虚火则常伴反复发作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盗汗等,脉细数,治疗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主。
以前文所述口腔溃疡的辨证分型为例,胃火炽盛证、湿热蕴结证可谓实证,治疗需用寒凉药物清热泻火利湿;阴虚火旺证、脾虚阴火证则属虚证,治疗则宜补,或补中寓清。当然也有虚实夹杂的证型,更需要仔细辨证,清补兼施,对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