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节庆云南 | 中国·南华第二十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开幕
野菌飘香迎客来!8月4日,中国·南华第二十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开幕,八方宾朋齐聚南华,感受“野生菌之乡”的魅力。当晚8时,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开幕式暨迎宾晚会在南华县城龙泉广场举行。
迎宾晚会以《遇见》灯光秀、舞蹈《芦笙欢歌》作为序篇开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展现南华魅力,《绣绷里的至善》让观众感受南华彝绣的精妙绝伦,《美丽家园》《节日纵歌》《我们的田野》等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最后,在著名歌手者建周、王喆演唱的《锦绣南华》中,晚会现场迎来又一次***,观众长久地沉浸在优美旋律里。
晚会现场,主办方以***介绍和产品展示的方式,隆重推介了本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的IP形象和野生菌、彝绣等系列文创产品,依次展示本届“十大菌王”并揭晓拍卖标的。晚会结束后,万人打跳狂欢活动延续着观众的热情。
南华县地处滇中腹地,位于楚雄州西部,林地面积广阔,森林类型多样,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菌***,野生菌的种类、数量、质量均处在全国领先地位。境内已知野生食用菌种类290多种,年蕴藏储量达1万多吨,“四大名菌”和“中国十大名菌”在南华县均有分布。其中松茸、牛肝菌因质优量大远销日、韩等国。通过培育,南华县内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野生菌交易市场,成为了云南较大的野生食用菌集散中心。
近年来,南华县依托丰富的野生菌***和交通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小菌子、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以野生菌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野生菌王国”品牌效应得到不断提升,野生菌产业已成为推进南华县域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22年,南华县野生菌集散交易量达1.11万吨,野生菌综合产值达52.91亿元。
据了解,目前南华县已培育野生菌加工企业14家,2022年全县野生菌加工产值23.5亿元。并在本地培育野生菌餐饮企业311户,实现营业额14.6亿元。同时,南华县抓住电商发展机遇,开辟线上渠道,2022年野生菌线上销售额达2.64亿元,并开通了南华至长水机场邮航直达专线,提高供货链效率,新鲜野生菌13小时可达上海,12小时可达深圳。南华县强化三产融合,每年约有12万人次参与野生菌生产经营,实现农业人口年人均野生菌收入2500元。
文杨振
图杨振李发兴
编辑刘榕杉
本期责编张灵洁李文女
审核马波刘丽
运维云报集团公司·文旅头条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电话:0871一63534744
邮箱:870715538@qq***
云南芒市泼水节是几月几号
云南芒市泼水节每年的时间都不一样,但一般都会在4月中旬举办;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也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沿袭已有百年。泼水节时人们往往要盛装打扮,上山***摘吉祥花;再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
云南芒市泼水节
泼水节也称“宋干节”、“浴佛节”,是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个节庆历时数日,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注意事项 :
1、云南省的每个地方早晚温差都大,游客要注意着装,预防感冒;气候较为干燥,外出时请多注意喝水补水。
2、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室外紫外线照射较强,游客要带上防晒霜和太阳镜。
云南的摸你黑节庆在哪里?好玩吗?
摸你黑是云南佤族的一个特有个节庆,人们把锅底灰、牛血、泥巴、巧克力等植物汁混合物相互涂抹,据说具有美颜护肤、健康祈福的作用。佤族是一个崇尚黑色的民族,佤族姑娘被誉为东方黑珍珠,他们的肤色黝黑健康,浑身充满活力。
每年的五月一号在云南临沧的沧源县都会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狂欢活动,这就是摸你黑狂欢节。这一天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游客齐聚沧源这个小小的县城,共同参加这个独一无二的少数民族节庆。
我觉得佤族摸你黑节庆比傣族的泼水节还疯狂还恐怖,泼水节上泼的是干净水,而摸你黑上抹的全是黑黑的泥巴物,届时你浑身上下里里外外都是都会被抹透,如果带着手机相机的话,也会无一幸免。
根据我的经验,参加摸你黑必须先把自己武装好,衣物为短袖短裤,手机用手机袋装好,相机的话就不要带到场地里去了。如果想拍到好的镜头,可以到观众席上把相机换上长焦镜头,至少要5000px以上才能抓拍到出彩的画面,但也要随时注意,一些偷袭者会跑到台上给你一场乱抹。
还有五一节庆时来的游客太多,一个小县城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接待能力,所以要提前把房间预订好,否则你就只有露营或者跑到县城周边的乡村里去借宿了。云南地区昼夜温差大,请带足保暖防寒衣物,并备常用药品;由于是高原地区日照强,紫外线强。长时间在户外活动,请戴上太阳帽,涂抹防晒霜,以保护皮肤。
??????
说说云南有哪些节日
(火把节)
主要是白族和彝族都盛行的节日,是一种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节庆活动。火把节历史悠久,早见记载:白族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彝族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节庆期间,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仪式和游乐方式。白族和彝族,家家门前要竖起一个火把,村口要竖一个高15米左右的大火把,插花挂果,晚上,男女老幼汇集广场,点燃火把,围着火堆唱歌,还用烛光粉扑撒火把,气氛欢快、活泼,姑娘们要把五彩手镯线放在火堆上烘烤,藉以消除邪气;刚结婚的小伙们,当火把燃烧“开斗”掸下时,便一拥而上,抢其“开斗”上的模拟刀、戈,以求早得贵子;火把节之夜,各家还备一小火把,,人手一柱,人们举着火把,同行田间,有的还骑马举火把奔驰,远远望去形成一条弯曲的火龙,场面极为壮观。这一夜,往往通宵不寐。
(白族本主节)
“本主”意为“本境、本家族的福主”,是白族人民特有的宗教信仰。村民不论升官发财、疾苦病痛、生儿育女都要去本主庙祈求保佑。各村白族信奉的本主有神、烈女贞妇、孝子忠臣等都建有本主庙。庙宇宏伟,本主像雕塑精湛,造型美观。每逢本主诞辰,都要杀猪宰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称之为“本主节”。本主节十分隆重,有一套完整的祭祀礼仪,伴之悦耳动听的洞经音乐和各民间歌舞表演,形成了白族地区特有的本主文化。
(三月街民族节)
“三月街”又叫“观音市”。传说唐永徽年间,观音菩萨前来大理,用白语讲经说法,听众越集越多,形成集市。由于大理是南方丝绸之路一博南古道的重要通商口岸,因此三月街商品经济日渐发达,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
每年农历3月15日至21日,是大理三月街的会期,1991年起又定为大理州民族节,故称“三月街民族节”。届时,在大理古城西苍山中和峰麓举行盛大***,滇西各少数民族,乃至全国各地商贾云集,中外游客纷沓而至,在这里进行牲畜、药材、茶叶、铜器等名特产品物质交易会和文艺体育盛会,规模空前,人潮如流。骑手逐角***,歌声如海,真是好戏连台。“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各族人民齐欢唱,***唱歌做买卖”,这是对“三月街”热闹、欢快场面的真实写照。
(蝴蝶会)
蝴蝶会地点在蝴蝶泉,时间为农历四月十五日。相传是为白族人民纪念为反抗封建婚姻而投泉殉情的霞郎、雯姑而举行的传统盛会。
(普米族朝山节)
普米族人的朝山节在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间进行。人们身着盛装,骑马或步行到附近的山上欢度佳节。除祭祀山神外,还有***、摔跤、射箭等***活动。野餐后另选道路下山,不返原路,以示辞旧迎新,来年好运。
(傈僳族阔时节)
阔时节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又名“迎新节”,在每年的农历11月20日举行,节日期间,各家都喜欢用松枝装饰堂前屋后,全村老少都喜欢围在一起吹葫芦笙,跳迎新舞,唱迎新歌,并举行隆重的送魂仪式,把过去一年不好的魂赶走。节日热闹非凡,打跳对歌,射箭比赛等丰富多彩,风情浓郁。
(纳西族棒棒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纳西族传统节日“棒棒节”,最有特点的是节日期间进行竹木农具的交流,附近农村的群众和小商贩在农贸市场上摆摊售货。这是一个竹、木、铁农具交流盛会,品种繁多,热闹异常。邻近各县的农民,乃至大理、保山、***一带的农民和商人,都携带本地特产到***上出售,然后购买所需物品,而丽江一带的农民也为备春耕购买农具和所需用品。
(纳西族骡***)
骡***是丽江纳西族传统民俗节日,于每年农历七月中旬举行,会期为一周,以交易骡、马、牛、羊等牲畜为主,还交流各地土产。大理、剑川、鹤庆、中甸、永胜等一带的农民都前来买骡马和丽江铜器,上市骡马上万头。会期还举行各种交娱活动,***,演戏等是最受欢迎的节日内容。
(佛教节日)
傣历6月份的浴佛节,就是傣历新年,外地人称“泼水节”。
毫瓦萨”(傣历9月15日)和“卧瓦萨”(傣历12月15日),即“关门节”和“开门节”。整整3个月为净居斋戒期。
赕,即布施。是信众对寺僧的捐献活动。节日繁多,一年内至少赕7次以上。
“毫干”,即禁忌日,时间在傣历2月份。
“播帕”,即升和尚。
“痕帕洼”,即祭佛山。
“松桑卡”,时间傣历5月15日,为比丘集结日。
“播董”,即竖旗杆。
“机光罗”,即烧白柴堆,祝贺帕召升天。
(他留粑粑节)
居住在永胜六德乡境内的他留人不过火把节,而过“粑粑节”。
农历6月24日这天早晨,妇女早起开始春糯火粑粑。每户必备一盘,每盘十二个粑粑,底层一个最大,上层一个最小,垒成塔形。早饭后,每户端着自己做的粑粑尾随葫芦笙和鼓乐队边走边舞,通过山门,走上敬献坛祭祀神灵和祖先。祭毕,大家跳起欢乐的葫芦笙舞,燃起柴火烧烤粑粑进行中餐。此间青年男女借此机对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纳西族三朵节)
纳西族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在北岳庙举行。这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的保护神“三朵”而举行的盛大节庆活动,除在北岳庙举行节庆活动、纳西族都要在自家举行隆重的祭祀“三朵”仪式。节日期间,纳西族群众还举行多顶文娱活动,还喜欢在此期间到野外进行野餐,开展各种交流活动。
(白族打歌节)
打歌是白语音译,即游戏,玩耍,***的意思。打歌时,人们在歌场中心烧一堆篝火,歌手分甲,乙两方。两方由一人带引,环火“踏”歌。唱者每人端一碗水或烤茶,“打”完一段歌组,喝口茶或酒,继续环火踏歌。
白族打歌节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大家到大姚、双江***集杜鹃花插于各处,青年男女盛装跳起“左脚舞”。
(新米节)
基诺族同胞在每年的10月份会举行“新米节”,庆贺新谷登场。布朗族的节庆大体与傣族相仿,重要的有农历六月的“尝新节”。主要是庆贺新稻谷登场,另外凡是盖新房、结婚,布朗族男女老幼均载歌载舞,举行狂欢活动。
(白族三月街)
白族三月街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到二十一日结束,历时7天。三月街为滇西最隆重,规模最大的旅游节活动,人数达数百万。其活动内容主要为***、龙舟竞渡、歌舞、物资交流等。
(摩梭转山节)
农历7月25日,摩梭人便身着盛装,或骑马或步行,去朝拜泸沽湖畔的狮子山(又名格姆山)。狮子山是格母女神的化身。格母神是摩梭女儿国最高保护神。人们到山上烧香磕头,悬挂彩色经幅,敬献供品,祈求女神福佑。其间有规模盛大的***、摔跤、对歌等活动和野餐,青年男女借机结交阿夏。
(苗族赶秋节)
苗族斗牛在每年的立秋之日举行,所以又叫“赶秋节”。斗牛比赛一般在相邻的苗族村寨轮流举行。
届时,人们纷纷身着节日的盛装,唱着山歌,吹着芦笙,牵着各自膘肥体壮的斗牛来到赛场。斗牛比赛紧张***,开始是众多斗牛互相挑战,赶走败者;得胜者又继续拼争,直至决出最后一对。经过拼死相争,最后胜者昂立场中,英雄无比。主持人给它戴上红花,由主人牵着它绕场一周。
(彝族火把节)
彝族传统的火把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丰盛的食品,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畅饮。白天举行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等活动。入夜则点燃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
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最后人们汇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跳舞,一片欢腾。
(傈僳族刀杆节)
傈僳族刀杆节在每年的二月初七举行。夜幕降临之后,人们点燃篝火,唱歌跳舞。篝火燃尽后,形成一个彤红的火塘,此时,若干精壮青年喝下烈酒,赤足走进火塘中,这就是著名的“下火海”。
次日中午,人们在草坪上竖起一根高约15米的树杆,上面刃口向天,横绑着36把锋利的小刀,5名下过“火海”的青年,攀登至顶。
“下火海”,“上刀山”,充分展示了傈僳族青年的英勇无畏,强健剽悍。
(橄榄坝“泼水节”)
从景洪沿澜沧江而下约40公里处,这里江水清清,林木葱绿,孔雀飞舞,群莺鸣唱,一派热带风光,傣族佛寺和竹楼相映衬,为一处秀色别具的天然清明节后公历4月13日-15日傣族新年,通称“泼水节”,附近村寨群众多汇集于此,互相泼水,浴佛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共祝人寿年丰。
(丽江地区节庆活动)
丽江地区因民族众多,节日多姿多彩。农历二月初八有“三朵节”、五月十五有“棒棒节”,此外,还有农历二月二十八的“见丹节”、三月的“龙玉庙会”、六月的“火把节”、七月的“骡马交流会”、七月二十五的“朝山节”等。
(傣历新年)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消灾祈福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隆重热闹的节日。“泼水节”每年4月中旬举行,一般都安排在公历4月13日至15日。
“泼水节”活动安排3天。第一天在澜沧江赛龙舟,中午一点开始,地点在江边公园,观众达十余万人之众。赛龙舟分为男队和女队。观看女队赛龙舟最有民族特色,女队全部由傣族妇女组成,鲜艳的服饰与急驶的龙舟再加上傣族妇女的呐喊助威声,为澜沧江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晚上在澜沧江边举行燃放焰火,高升和孔明灯活动。
第二天是景洪全城的泼水狂欢,外地游客特别是年轻女性往往成为被泼水的对象。第三天是赶摆,地点在曼听(春欢)公园,开展丢包、民族歌舞、民族风情展示等活动。“泼水节”期间在州体育馆和版纳民族风情园还举行堆沙、斗鸡、剽牛以及傣、布朗、基诺、哈尼、拉枯、佤等民族风情展示表演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