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初十是什么日子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初十是什么日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十属于正月吗?
是。
大年初十是正月。初十,即农历一月十日,是农历新年的第十天,农历正月初十日,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
属于正月
大年初10是农历正月初十
也就是春节过后的第十天。按照阳历来算的话,每年的大年初10的日期都会有所不同,因为农历和阳历日期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大年初10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举行祭祖、走亲访友、吃团圆饭等活动,意味着全家人团圆、幸福美满。同时,也是农民们开始开春耕作的日子。总之,农历正月初十代表着一个崭新的开始与希望,对于中国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农历十月初十是什么节日吗?有什么含义?
十月初十是一些地区壮族的“新米节”。
这个节还跟一个叫“吃扁米”传统的习俗有关。吃扁米,指在糯稻七八成熟时将其收割回来,在热水锅中过一下,晾干舂壳后用手捧着吃。这时候的糯稻呈新鲜的碧绿色,有强烈的新稻香,在壮语中称为khaumau,即“拿着吃的饭”。吃扁米习俗的来源,有可能是由于历史自然灾害曾导致人们以未熟的青稻应急食用。
新米节的食品通常是米制作的,如炒米,糍粑等。
新米节与丰收有关,对于农耕民族而言,此类节日并不陌生。不同的是庆祝丰收的仪式与日期,相同的是农人对世代赖以生存的稻米的感情,对丰收喜悦的表达,以及对下一次丰收的期待。
十月初十习俗?
十月初十是老祖宗们的古老节气,即丰收节,因为这个时候,秋收工作基本上全部结束,老祖宗们就能够有空闲时间,并且也因为庄稼得到了丰收,新庄稼,主要是稻米都已经收割完毕,新米已经盛上人们碗里,这个时候人们吃着自己种的大米,新米的香,非常美味,人们喜笑颜开,平日的农忙辛苦换来了丰收的成果,农民们是要感激的,所以,会在十月初十这样好日子当天,举行庆祝丰收的节日。
其中十月可酿酒,正是古人的一种习俗,也就是农历的十月是酿酒的季节,十月初十为酿酒节。老话说:“十月天赦酒,赛过午时水”,是啥意思?什么是“天赦酒”?
酿酒起源于何时?
早在夏代以前,人们就学会了酿酒,关于酿酒的起源有很多传说,明代的《紫桃轩杂缀》中说:“黄山多猿猱,春夏***杂花果于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溢死之。”
十月初十节日当天早晨,该屯家家户户都做十多斤的油糍和白糍,准备送给客人,并杀鸡宰鸭,炒好鱼肉,中午时分,酒肉上台,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汇聚,人们边吃边谈论一年丰收的景象,大家都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之中。
离去时,主人还给每个客人包上几只油糍、白糍带回家,让家人分享丰收的喜悦。晚上,青年男女还进行山歌对唱,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十月初十的节日有十成节、丰收节、油糕节、双喜节等节日。
十月初十油糕节。对于劳作一年的乡亲们来说,秋收之后,改善生活,解解嘴淡;调整节奏,松驰一番,这是辛劳后的享受,收获后的庆典。如果说过大年是大庆,过十月初十则是初庆。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越南,都在农历十月初十这天庆祝十成节,称为节重十或节双十,当天还是医生节,大家会以新米、饼及绿豆沙拜祖先、供奉田头公和祖宗,酬谢他们保佑禾苗丰收。然后全家吃新米饭,吃饭时要关上门、不给风吹。还会***药,散钱给医生、巫师、灵媒等,祈求保佑全家健康。
在中国汉族及大部分少数民族中丰收节为农历十月初十,主要是庆祝一年的丰收,祭祀丰收神“炎帝神农氏”。中国民间认为农历双十节是“十全十美”的吉日,在这天结婚登记的人更是认为是“十全十美婚。每年的农历十月初十是丰收节,古人常常举家团圆并庆祝一年的丰收,祭祀尝百草的农业始祖——神农氏。此时已过立冬节气,正是老百姓农闲之时,冬收冬种业已结束,冬收产量已经定型,农民们辛苦劳累了大半年,正好过过节喘口气,吃点好的庆祝一下。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初十是什么日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初十是什么日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