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菊花茶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白菊花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菊花茶的功效与作用: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具有一定的镇静、降压、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对冠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症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白菊花即中药菊花,中医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入药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等病症。菊花一药,主要分白菊、黄菊、野菊。黄、白两菊,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平肝明目力较强;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力量很强。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菊花含挥发油、木犀草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降压、免疫调节、抗病原微生物、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氧化等作用。
白菊花茶即菊花泡水,能有效清肝火、平肝阳、祛肝风,对于缓解眼睛迎风流泪、多眵、视物模糊等不适及肝阳上亢导致的头痛、头晕等具有一定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菊花苦寒,乏力怕冷,胃脘部冷痛胀满,饮食少、经常腹泻的脾胃虚弱者应谨慎服用。
本内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谷丰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白菊花和黄菊花有什么不同?
白菊花与黄菊花有很多不同。
1⃣️形态不同
白菊花花序扁球形、不规则球形或稍压扁,直径在1.5~4厘米左右。总苞由三至四层苞片组成,外层为数层舌状花,类白色或***,中间为管状花。
黄菊花花型小球状,数朵一簇,花瓣细密为管状。
2⃣️生长环境不同
白菊花喜凉爽、地势较高、土厚肥多、中性土壤,耐旱。短日照。温度适宜18~21度。
黄菊花产地海拔范围更大。
3⃣️著名产地不同
白菊花在我国中、东、西南广泛分布。尤以福田白菊和滁菊花最为著名。
黄菊花以杭菊花和黄山贡菊为优。
名字很相近,功效却不一样,很多人都分不清楚,一起来了解下:
白菊花:适用于明目、平肝,用于治疗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经常上网、玩手机等长时间用眼人群适合。
黄菊花:清热能力强,以疏散风热为擅长,能清上焦风热,清头目,常用于散风热,如果上火,口腔溃疡,用它泡水能败火。对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疗效较好。口感略苦。
一般,白菊花可以用作花茶,黄菊花则适合入药。
但是二者不建议合用,因为同有去火功效,合用极寒。
推荐一道白菊花枸杞茶:
白菊花+枸杞:
在基本功效上,黄菊和白菊实际是一样的,他们都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但是,如果因此把他们混用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有一句古话,叫做“黄菊入药、白菊入茶”简单明了的表明了黄菊和白菊的区别。
白菊的味道清甜,苦味药味较轻,其平肝、清肝明目的效果相对较强,所以一般适合和决明子,枸杞子等搭配,用于补充肝肾精血不足,治疗眼目昏花,视物不清。
而黄菊相对来说药味和苦味就重了许多,同时药性寒性也更强,所以中医一般用黄菊入药。但不是说就可以用黄菊花代替白菊花,黄菊花擅长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却不及白菊花。而且因为黄菊的药性寒性更重,如果当茶饮用的话,非常容易伤身。
除了我们常知的黄菊和白菊外,现在还能看到很多销售野菊茶的,实际上这是很不健康的。野菊花非常擅长清热解毒、消痈,煎汤内服外洗可以用来治疗***、湿疮、风疹痒痛等。但是它的味道最苦,寒性最重,并不适合长期作为茶喝,如果长期或过量很容易伤害肠胃和身体。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野菊花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白菊花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菊花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