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class='title_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到什么程度要吃药呢这篇文章讲明白了
很多人问华子,为什么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健康风向标呢?LDL-C,高到什么程度才需要吃药,控制目标又是多少呢?华子说,LDL-C的高与低,意味着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可能大与小,是引起脑梗与心梗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人控制的目标不一样。
一、LDL-C过多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1、损伤血管内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其实是“低密度脂蛋白”与“胆固醇”的结合体。低密度脂蛋白是一辆“专车”,专门负责把肝脏合成的胆固醇,送到身体的各个地方去。
胆固醇可以构成细胞膜、合成人体的各种激素、合成胆酸参与脂肪的消化。可是如果送出去的LDL-C太多了,人体利用不了,这些过多的LDL-C就会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引起炎性反应伤害血管内皮。LDL-C还会从血管内皮损伤的地方钻到内皮里面去,赖在里面不出来。
2、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血管内皮中的LDL-C不出来,人体就会派出巨噬细胞去“教训”它们。这些巨噬细胞会把这些不听话的LDL-C都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可是吃了过多LDL-C的巨噬细胞没法消化它们,最后只能变成胖胖的泡沫细胞也沉积在血管内皮中。
泡沫细胞也越积越多,人体没办法把它们拿出来,只能使周围的纤维、血管平滑肌增生,把这些泡沫细胞包裹起来,于是就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就是最初那些多余的LDL-C。
3、胆固醇的“好”与“坏”:除了“低密度脂蛋白”,人体中还存在着“高密度脂蛋白”,它也会与胆固醇相结合,形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会把人体其他位置的胆固醇送回到肝脏进行分解。
HDL-C有着与LDL-C相反的作用,可以抗动脉粥样硬化。所以HDL-C又被称为“好胆固醇”,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对血脂异常的治疗,就是要降低LDL-C,升高HDL-C。
二、LDL-C的控制范围
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LDL-C过多的危害,那么LDL-C要保持在多少才算正常呢?关于LDL-C的合理范围,对身体情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以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性大小,把人群分为4种危险类型,划分了4个LDL-C控制标准。
在说LDL-C的控制标准之前,得先了解一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有什么。最重要的独立因素是高血压,其他的因素有年龄(男性大于45岁,女性大于55岁)、吸烟、HDL-C过低(低于1.04mmol/L)、肥胖、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等。
1、低危:医院化验单上的LDL-C参考值上限为3.37mmol/L,3.37~4.14mmol/L者为边缘升高。没有高血压,其他危险因素不大于3个者,在LDL-C超过4.92mmol/L时进行药物治疗,控制目标为低于4.14mmol/L。
2、中危:有高血压,并且其他危险因素小于等于1个者;或是没有高血压,但其他危险因素超过3个者,在LDL-C超过4.14mmol/L时开始药物治疗,控制目标为低于3.41mmol/L。
3、高危:已经患有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相关疾病,如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狭窄、周围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等疾病,还有糖尿病患者,在LDL-C超过2.6mmol/L开始药物治疗,控制目标为低于2.6mmol/L。
4、极高危:已经发作过心肌梗死、脑梗死者,或是冠心病者合并糖尿病,在LDL-C超过2.06mmol/L开始药物治疗,控制目标为低于2.06mmol/L。但临床上医生常要求极高危人群控制在1.8mmol/L以下,因为有试验证实,当LDL-C达到2.0mmol/L时,血液中的LDL-C就停止向血管内皮中转移,当LDL-C达到1.8mmol/L时,血管内皮中未被巨噬细胞吞噬的自由LDL-C就会转移回血液之中。
三、如何可以控制LDL-C呢
1、生活干预:改善生活习惯是降低LDL-C的基础,饮食中要避免食用富含胆固醇的动物性脂肪,以及动物内脏。尽量不吃猪、牛、羊等畜类,可以选择鸡、鸭等禽类瘦肉,还有鱼类。也就是说在吃肉的选择上,要记住“四条腿”不如“两条腿”,“两条腿”不如“没有腿”。烹饪食物的时候要用植物油,不要用荤油,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限制盐量,戒酒。
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要戒烟,还要增强运动。每天保持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糖脂代谢。还有助于保持体重,避免肥胖,运动还是升高HDL-C的有效方式。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让自己微微出汗的有氧运动,如健身操、广场舞、快步走、中速骑行等运动都可以。
2、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以上,以及LDL-C严重超标者,就需要及时用药来控制LDL-C了。控制LDL-C首选为他汀类药物,强效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以将LDL-C降低50%。如果单用他汀类达不到治疗目标,可以合用依折麦布或是考来烯胺、考来替泊来强化降脂效果。
LDL-C超标者,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都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通过生活干预就可以达到控制目标者,可以尝试停药。但大部分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甚至终生接受降脂治疗,才能稳定的控制LDL-C水平。
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超过多少需要吃药?早知道早受益
血脂如果长期升高不加以控制的话,就可能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等心血管疾病,那么血脂超过多少需要吃药呢?
血脂可分为两大类,一个是胆固醇,一个是甘油三酯,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甘油三酯,引起甘油三酯升高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饮食不 健康 和缺乏运动锻炼,所以一旦发现甘油三酯升高以后,就必须要管住嘴,比如戒烟戒酒、低脂饮食、严格控制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的摄入、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并加以适量的运动,通过这些方法大部分轻度的甘油三酯都能恢复正常,但是当血脂超过正常值,而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或者单纯甘油三酯超过5.6的时侯,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且还会诱发急性胰腺炎,这个时候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贝特类的降脂药。
第二个就是总胆固醇升高:如果超过了正常值,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就会增加,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通过 健康 饮食和运动锻炼来控制,但是当数值高于5.72的时候,就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药物治疗了。
第三个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能将脂质分子从其他地方运送到血液中,导致内脂类物质在血管中堆积,血管内垃圾增多,久而久之血管就会变得狭窄,硬化,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心梗、脑梗等心血管疾病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把低密度脂蛋白称为最坏的血脂。但是看低密度脂蛋白并不只是单纯的看血脂检查的指标,对于不同程度风险的人群,控制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一些低危人群,只是单纯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它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或者是危险因素比较少的中危人群,要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3.4以下,高危人群控制在2.6以下,极高危人群控制在1.8以下。如果我们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低密度脂蛋白仍然没有达标的话,就要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他汀类药物,以减少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第四种就是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都升高了,首先我们就要坚持锻炼,控制体重,养成低盐、低糖、低脂、少荤多素的饮食习惯。至于是否用药?用他汀类的降脂药还是用贝特类的降脂药?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和个人的身体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
血脂到底高到多少要吃药?
体检发现血脂异常的人很多,但是,并不是一旦发现异常结果就需要吃药!
今日出诊,一位35岁中年男性找我问诊,说自己体检结果显示血脂异常,内心很着急,还问我需要吃些什么药?下面,我分享一下血脂水平到底到多少才需要吃药?
血脂的检查主要看两个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酸酯。
如果,你没有高血压、糖尿病,仅仅是血脂异常,并且以往也没有得过冠心病,心梗,脑梗,动脉硬化性疾病,那么只要你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3.4毫摩尔每升以内,甘油三酯在5.6毫摩尔每升以内,就不需要药物治疗。
但是,大家都知道甘油三酯的正常范围是在1.7毫摩尔每升以内。那么,1.7到5.6毫摩尔每升以内的人,尽管不需要额外用药,但是,也需要戒烟、酒,多运动,控制体重,注意荤素搭配,少吃甜食和精米精面做的主食;同时,每年要复查血脂。
如果,你有高血压或者是糖尿病。那么,你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好控制在2.6毫摩尔每升以内;甘油三酯最好控制在2.3毫摩尔每升以内;如果,在生活方式调节以后还是不能达标,就需要吃降脂药物去控制。
如果,你之前也得过冠心病、心绞痛、心梗、脑梗、动脉硬化引起的疾病,那么,你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少要控制在1.8毫摩尔每升以下;甘油三酯要控制在2.3毫摩尔每升以内;因为,胆固醇有相当部分是人体肝脏自己合成的,所以,想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压到1.8毫摩尔每升以下,单纯的靠饮食控制往往很难,这部分人大多数都需要药物***调整。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你是不是吃了药物,要戒烟酒,多运动,控制体重,合理膳食都是必须的,这是控制血脂的基础,如果有高血压或者是糖尿病的朋友,血压和血糖一定也要控制好。
血脂多高需要吃药?
血脂重点观察四项指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其中,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死、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因此是中老年人需要重点观察的指标。那么,这两项指标多高需要服药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两项指标的主要作用是预测心脑血管***风险,这两项指标越高,对心脑血管的损害就越大,发生缺血性梗死的风险就越高。由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预测价值更大,因此多数患者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高低作为参考指标。正常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应超过3.4mmol/L,但并非低于3.4mmol/L以下就无需用药,因为不同的患者降脂指标不一样。如果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或发生过稳定性心绞痛、短暂脑缺血发作等患者,均需要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较低范围,以减轻对心脑血管的损害,预防复发或加重,通常需要控制在1.8mmol/L以下,几乎需要终生服用他汀。部分患者未发生心脑血管***,但如果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的风险超过10%,也需要服用他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主要包括: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为目的时,应首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如果甘油三酯严重升高,如高达5.6mmol/L时,可诱发急性胰腺炎,此时应首先降低甘油三酯,药物以贝特类为宜。
综上,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脑梗死、心绞痛、短暂脑缺血发作等患者,几乎需要终生服用他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8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4.9mmol/L或总胆固醇高于7.2mmol/L时,或同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时也应使用他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甘油三酯高于5.6mmol/L时应使用贝特类药物降脂。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 健康 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血脂高的发生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遗传因素,比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就与肝脏的脂代谢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用降脂药干预。此外,血脂中的成分都是经肝脏合成与代谢的,虽然这个过程与日常生活比如饮食与运动有关,但所受的影响程度不一样,比如胆固醇出现升高大多是因为肝脏功能障碍引起,单靠改变生活方式收效不明显,而甘油三酯与饮食关系密切,改变饮食结构就比较容易降下来,
总胆固醇参考标准 甘油三酯升高参考标准 低密度脂蛋白参考标准
特别要提醒的是,对低密度脂蛋白来说,特殊人群超过下列标准即需要及时服用降脂药,且必须长期服用不可轻易中断:
像血脂这样的 健康 检查指标,发现某个指标或几个指标偏高,要不要服药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考量?先来说一个大原则:相对于不同的个体,如果经过评估,目前的血脂水平会造成高危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或者有导致心血管疾病二次发作的风险,而通过生活干预调理,又无法有效的将其调整至达标范围内的话,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
血脂检查指标一般有四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因素则不止仅仅是看血脂指标这一项,是否已有心血管疾病和无心血管疾病不一样,而无心血管疾病,也要在了解血脂情况的基础上,综合高血压、糖尿病、是否吸烟、是否有肥胖、是否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年龄等因素来判断,如果综合判断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而血脂指标又无法控制达标的,就推荐服药来控制血脂。
到底何种情况需要服药,何种情况不需要服药,简单的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1. 单纯甘油三酯升高(其他指标在正常范围,无心血管疾病)的,如果甘油三酯水平未超过5.6mmol/L,建议先通过生活调理来控制甘油三酯,减肥,加强运动,低脂低糖饮食,戒烟酒,避免熬夜,这些方面都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如果甘油三酯重度升高,而通过生活调理又控制不下来的情况,则建议服用药物来控制甘油三酯,贝特类药物,高纯度鱼油,烟酸类药物都是调节甘油三酯升高的药物,可以根据情况选用。
3. 未发作过心血管疾病的,如果总胆固醇超过7.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超过4.9mmol/L,不需要其他风险评估,就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情况了,这种情况下,一般光靠生活干预是无法把血脂降下来的,建议服药控制血脂,选择他汀类药物或其他降脂药,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2.6以下才算达标。
4. 未发作过心血管疾病的,低密度脂蛋白超过3.4,但未达到4.9的高危评估值的,则需要结合高血压,糖尿病,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情况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心血管疾病风险,具体如何判断就不多说了,这种情况可以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如果评估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而低密度脂蛋白通过生活调控干预,又无法降到2.6mmol/L以下的,建议服用药物来控制,目标值是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2.6以下。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脂是否需要服药,血脂高到多少需要服药控制的问题,很多时候并不仅仅是看血脂指标就能评估判断的,如果发现血脂超标了,不妨请教下专业人士,做好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再确认要不要服药进行控制,最后还是要强调的一点还是, 如果生活调理干预无法控制血脂达标(这个达标值不同情况要求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又属于高危或极高危风险的情况,才需要考虑服药控制血脂。
你好,三诺讲糖很高兴为你解答!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大于等于6.2mmol/L,甘油三酯(TG)大于等于4.1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LDL-c)大于等于2.3mmol/L。LDL-c大于等于1.9mmol/L,或在1.8 4.9mmol/L区间且年龄超过40岁的糖尿病患者,被定义为高危人群。
血脂多高需要吃药?
血脂多高,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说明血脂大概多高需要吃药,如果患者在结合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后,低密度脂蛋白仍然高于正常范围3.1mmol/L,那么就要结合服用降脂药物来使血脂达标。
对于一些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即使血脂不高,也会建议常规服用降脂药物,相对在临床上使用最多的便是他汀类药物,代表***物有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这类药物不但可以降低血脂,在临床当中主要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药,它可以稳定斑块,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的进展。
纯手打,码字不易。若您赞同文中观点,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留言或邀请“三诺讲糖”回答!
长期胆固醇偏高,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超过多少,需要吃降脂药?
胆固醇并非是“坏蛋”,它对人体有哪些作用呢?
身体机能运转,需要多种激素,而激素合成的功劳都归集于胆固醇,经过一些列的过程之后,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激素,比如雌激素、雄性激素等,维持身体平衡。
还可以促进脂肪消化,肝脏是人体的排毒器官,胆固醇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肝脏形成胆汁,人们进食之后,胆汁会进入到肠道里面,帮助食物消化,将体积较大的脂肪渐渐分解变成小的颗粒,这样更有助于被脂肪酶分解。
长期胆固醇偏高,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胆固醇升高,直接会影响人的肝脏 健康 ,看到油腻类的食物,会产生恶心恶吐的现象,临床上部分的脂肪肝疾病,都是因为它引起的,并且还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使胆固醇在胆汁里形成结节,影响食物消化和脂肪分解,严重的话还会引起胆囊炎,病情不断发展,甚至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还会影响皮肤 健康 ,容易使身上长出***的脓包,多集中在眼部和腿部,使皮肤发生病变。
中老年人胆固醇偏高,还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它会抑制身体钙元素的吸收,是骨头变得脆弱,长期以往过多的胆固醇会在人的血管壁上堆积,使血管变得狭隘,影响血液流通,使其发生堵塞,增加患血栓的风险。
胆固醇升高不容小觑,超过多少,需要吃降脂药?
胆固醇分为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一般情况下,前者超出10.1mmol/L,甘油三脂超出2.3mmol/L,总胆固醇含量高出6.2mmol/L,就属于高血脂了,正常人前者是不超过2.6mmol/L。
是否需要吃药还是要分情况而定:
高血压低密度胆固醇超出2.6mmol/L,需要吃降脂类的药物进行调理,持续下降可能会使血管发生破裂。
糖尿病人血脂只要超出正常范围,会已经临近边缘,都应该及时吃降脂药。
5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低密度脂蛋白超出3.4mmol/L,且有家族史的患者,适当吃药调节,可以降低得心脏疾病的风险。
查出高血脂也不一定立马服药,若是生活干预,超出4个月,症状还不见好,应该通过吃药的方式调理,正确情况下,通过饮食和生活干预,可以将血脂降低30%-50%左右。
长期血脂偏高,对 健康 影响很大,除了通过药物调理之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盐少油,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含量超出25克,坚持运动,才能科学有效的将胆固醇保持在合理范围。
医生:并非所有胆固醇升高都需要服药,关键看低密度脂蛋白的多少
高胆固醇是近些年来,继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三高”疾病之后,又一常见的基础代谢疾病。虽说高胆固醇是高血脂的一种,但是二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中,高胆固醇的破坏性在于制造血管垃圾,虽然高胆固醇和其他三高疾病一样,不会对我们的身体立刻产生威胁,但若是我们置之不理,任其发展,长期下去,就很有可能因此诱发一系列的心肌梗塞,或是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直接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
所以对于部分高胆固醇患者而言,若是为了我们的身体 健康 ,那么就必须通过药物来控制体内的胆固醇含量。但是,是所有的胆固醇升高时,都必须服用药物吗?医生提醒:并非所有的胆固醇升高,都需要通过药物来控制体内的胆固醇含量,我们关键还需要看低密度脂蛋白的多少,以此来决定是否需要服用药物。
在医学上,我们一般判断体内的胆固醇水平是否正常,一般来说是根据测量的胆固醇数值来判断,而胆固醇测量标准,正常情况下会包含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这三项指标。高密度脂蛋白就是医学上所谓的好血脂,这类血脂对人体具有很多的好处,不仅可以帮助身体清理血管中的垃圾,而且还对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可以说,高密度脂蛋白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帮助人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所以说若是我们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较高,其实对于我们身体来说是比较有利的。
总胆固醇,顾名思义就是我们体内的胆固醇的含量,一般来说,人体正常的胆固醇含量在2.8至5.17mmol/L,若是我们人体的胆固醇含量低于2.8mmol/L,那就说明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较低,而若是胆固醇含量超过了5.17mmol/L,那么就说明体内胆固醇过高。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医学上认为的坏血脂,与高密度脂蛋白相反,这种血脂一般都是血管垃圾的制造者,不仅如此,这种血脂还会对我们的血管产生伤害,从而导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进程加快,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
所以,高胆固醇患者是否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来控制体内的血脂,一般是需要根据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值来判断的。若低密度脂蛋白越高,则说明其危险性越大,那么,因此我们就需要通过药物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使其维持在正常水平。
所以,对于患有高胆固醇的人而言,是否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来稳定病情,我们需要根据低密度脂蛋白的数值水平来决定,并非是所有的胆固醇升高都需要服用药物。只有当低密度脂蛋白的素质水平较高时,我们才需要通过药物来控制,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以此来维持身体的 健康 。